制度化的新闻客观性--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

制度化的新闻客观性

——兼评《纽约客》驻华记者的报道

张瑜月

2012年11月07日14:29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武汉大学张瑜月同学的论文《制度化的新闻客观性——兼评《纽约客》驻华记者的报道》获得三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自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新闻客观性”引发了无数的争论,时至今日,这些争论依然主要围绕“新闻客观性”的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展开。本文将以美国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驻华记者的报道为例,分析理论层面的“新闻客观性”为何不具有世界性和普适价值,从而转向实践层面的制度化的操作经验。制度化的框架并非限制新闻话语自由的刽子手,相反,其权威性恰恰在于它本身对于“客观性”的追求之中。制度化的框架暗含全面性和包容性,在“新闻客观性”这一新闻理念式微的现实中,制度化的操作经验或许可以成为“客观性”的一条新的出路。

关键词:制度化 新闻客观性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驻华记者

“新闻客观性”自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便引发了无数为之论辩的声音,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其进行的阐释与解读可谓蔚为大观。后来有学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客观性”进行概括总结,分别为:作为业务规范和叙事框架;作为策略仪式;作为专业信念;作为话语体制, 依次从新闻文本生产实践的角度,现象学的阐释角度,职业道德的角度,以及批判的社会历史语境的角度对“新闻客观性”进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梳理。时至今日,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仍无一定之规,争论依然不断,这些争论主要围绕“新闻客观性”的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展开。理论层面来讲,“新闻客观性”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客观性,而非绝对的普适的客观性;在实践层面,“新闻客观性”并不如它所标榜的那样充满理想化的色彩,而是往往表现出一种制度化的操作经验。本文将以美国知名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驻华记者对中国的报道为例,对制度化的新闻客观性进行阐述。

《纽约客》是美国一本创刊于1925年的周刊,报道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化、政治、诗歌、小说、幽默笑话、漫画等,其中比较多的是各种类型的纪实报道。《纽约客》引人注意之处,不仅在于其自成一家的杂志风格,还有成熟完备的内部制度。《纽约客》现任驻华记者Evan Osnos认为,《纽约客》的记者需要选择一些“纽约客”式的选题,“让杂志的整体风格看起来一致”。同时,在他看来,《纽约客》做得特别好特别独特的地方“就是信息核实制度(fact-checking system)”。

成功的新闻产品最终被证明都是具备独特个性特点的,比如“走煽情主义道路”的《纽约世界报》 ,“对信息满怀信心”的《纽约时报》 。在组织机构的环境下,新闻产品的独特个性形成了所谓的风格,“风格不仅是社会语境的标志,它还体现个人,团体的个性特征……是语言典型的、可变的结构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显示了在某一特定的语义、语用或情境中说话人的个性和社会语境的特征。” 《纽约客》自首任编辑哈罗德?罗斯开始,到大散文家E?B怀特奠定杂志的文字魂魄,到新世纪设立驻华专栏“中国来信”(Letter from China),杂志上下的工作人员始终都在遵循着《纽约客》长期以来形成的杂志理念。

首先,该栏目至今的两位驻华记者(Peter Hessler,2000-2007 ;Evan Osnos,2008至今 )具有相似的新闻视角和报道方式。两位记者都喜欢写小人物,都擅长个人式的观察方式,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尽力描绘全景式的真实中国社会。Evan Osnos坦言,中国实力的增长,影响力的扩大,并不意味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会更好,相反,美国人容易把中国当成一个漫画式的角色或一个漫画式的印象。而《纽约客》的驻华记者应该做的,是为美国对中国的某些极端的看法之间“注入一些更加微妙、更有细节、更加有层次的理解。” Evan Osnos2008年7月28日的一篇关于中国年轻一代与国家主义的报道《中国愤青:新一代保守民族主义者》(Angry Youth: The new generation’s neocon nationalists ) ,及记者就此报道答读者问 ,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民族主义”进行了细微而具体的阐释。尽管Peter Hessler以驻华记者的身份供职于《纽约客》的报道篇数相对较少,然而个人化的报道风格依然清晰可辨。这种新闻采写方式,在《纽约客》现任执行编辑Dorothy Wickenden看来,非常难能可贵,而个人式的观察“最吸引人,也更超脱” 。

其次,两位作者在报道中秉持客观公正的同时,不避讳用真实的“我”的身份进行实地报道。对于大多数的新闻所秉持的职业理念而言,新闻是事实的,而非个人化的表达,“新闻……是私营或公立的制度化组织制作、表达的产品。这就是说,不仅通常的‘你’缺席了,而且真实的‘我’也不在场” 。然而,在《纽约客》的报道中,不仅常有真实的“我”出场,且他们还有时还表达异议。比如,在BBC的报道《China expels al-Jazeera English reporter》中,全文报道毫无“我”出场,但是报道中出现的相关性报道,以及在当日报道的页面右侧出现的分析,已然潜藏着态度。 然而,《纽约客》对此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可以在相关报道中清晰呈现 。

最后,“中国来信”依然遵循“信息核实制度”的核查过程。《纽约客 》的“信息核实制度”由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完成,对每一篇文章和文章中的字、数据、事实等进行核实,他们的工作独立而不受干扰。从第二任驻华记者开始,《纽约客》的信息核实部门增设了两个事实核查员,他们都懂中文,会将普通话,其中一个还会粤语。“信息核实制度”的存在,无形中为《纽约客》的记者们设置了一道职业规则:记者应该对其在报道中说的每一句话完全诚实。

《纽约客》的报道风格得益于其完善的制度化实践经验。制度化的框架形式有助于把“无限值得关注的细节”转变为全部可行的技巧,有利于新闻取舍等级规则的形成,并促使世界秩序的形成。制度化的框架并非限制新闻话语自由的刽子手,相反,其权威性恰恰在于它本身对于“客观性”的追求之中。作为新闻的事件不计其数,如何取舍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制度化的框架暗含着全面性和包容性,至少,在对待不同意见和声音时,必须做到表面上的“平衡”和“公正”。占主导地位的新闻框架在每天对新闻话语的不断重复中取得了看上去自然的、天经地义的地位。 在“新闻客观性”这一新闻理念式微的现实中,制度化的操作经验或许可以成为“客观性”的一条新的出路。

为什么说“新闻客观性”在实际的操作中步履维艰呢?

首先,在现代编辑制度下,新闻客观性是存在于记者和编辑之间的谈判协商砝码。在现行的新闻采编制度下,记者是新闻事实原材料的首要贡献者,然而编辑对于新闻成品的把关作用至关重要。对于记者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某种看上去平衡的报道方式,巧妙地规避可能的来自编辑的责难,或者降低被以诽谤之名起诉的风险。这种巧妙隐蔽的方式这一就是利用新闻客观性的理念进行的一场立场和利益的博弈。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仅记者本人会在事实的镜像呈现与个人的主观性解说之间做一番权衡与取舍,编辑也会对记者交付的新闻稿件进行类似的,但可能程度更深的删减加工。客观性的理念,可以使记者以仿佛“置身事外”的旁观视角对事件进行观望,他们不提出任何主张或者倡议,不参与到事件的争论中去,也不在双方之间做任何事实上或者道德上的判断,从而尽可能接近对事实的镜像呈现。然而,客观性报道与主观意见的插入之间的界限通常是模糊难辨的。在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常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归属解释”,即“把对某一事件的见解或评价以出自一个相关来源的引语形式放在报道中。由此,越来越多的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专家’作为权威解释者和公共事实的定义者,加入到政府和社会机构在发言人行列。” 对解释的双方(或多方)的观点进行不偏袒的姿态予以呈现,这种“归属解释”的方法毫无疑问是对事件进行平衡报道的重要途径。

其次,现代传媒的发展经历过商业市场的洗礼,新闻业对于客观性的自我理解已经发生并将长期发生不断转变。旁观者永远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新闻编辑室成熟的运作机制并不是依靠看上去很美好的某种新闻理想或者新闻理念作为支撑基石的,财力的压倒性优势才是掌控新闻论调的实力依据。传媒巨鳄鲁伯特?默多克与其新闻帝国的市场扩张就是极佳的例证。这些有实力的财团轻易获得媒体,生硬地行使所有权,干预编辑室的行为,只关注于他们所拥有的财产的经济指标,对于严谨的新闻思想表露出强烈的不尊重,所有的这些都暴露出了隐藏在第四等级(新闻界、记者)之下的经济力量和权力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追求客观性的诉求,实际上是为商业利益进行辩护的一条证词。正如加拿大华裔学者赵月枝在《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一书中所引用道:“追求专业主义和客观性使记者能够突出强调他们工作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同时还可以淡化和隐藏记者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的雇员的身份。它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社会合法性,以及为新闻与商业利益之间不可避免的妥协建立起某种绝缘机制。”

再次,存在于全球新闻语境中的话语霸权,是的新闻信息流的分配处于不平衡、不对等的流动结构中,增加了在事实上实现新闻客观性的障碍。

一个权威的“新闻客观性”的定义的出现必然对应着一个普适的统一标准,唯如此,才能称其为权威。然而世界范围内新闻流的传播却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记者的职业素养等壁垒的干扰,并且这样的壁垒无法实现彻底的消除。按照Wallerstein“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的观点,世界上的国家可被分为三类:核心国家(core country)、半周边国家(semi-peripheral country)和周边国家(peripheral country)。有学者进一步做了量化研究,分析得出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核心国家、半周边国家以及周边国家被报道的信息大致遵循如下等式:1个核心国家=2.5个半周边国家=7个周边国家。 所以,一个普适的、权威的“新闻客观性”的标准只能是个悖论。

在新的语境下,新闻客观性不仅仅是追求新闻来源权威可靠,内容真实准确的职业伦理,更是一种在组织结构环境之中发展成熟的一种制度化的权威框架。具体而言,这种制度化的客观性形成于新闻机构内部,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至日趋完善的状态。在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内部,制度化的客观性是相对封闭且稳定的,它的存在,大体上决定了其所处的新闻机构新闻论调的走向,同时,也为新闻产品的流水线作业、组织机构的有序运作提供了相应的参照依据。

不过,这种在制度层面上运用娴熟的新闻专业技能依然摆脱不了其固有的局限性。即使是《纽约客》独具风格的对华报道,也具备一定的主观偏向。两任驻华记者都喜欢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以个人化的方式进行报道,这实际上也代表了《纽约客》的主编更希望给读者,特别是给中国之外的美国读者展现的中国的某个侧面。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一个组织完善,发展成熟的新闻编辑室中,那些业已制度化了的新闻制作标准。为了让制度化的标准听上去更人性化一些,通常会给制度化的标准一件体面的外衣,曰:新闻客观性。

当然,制度化的客观性并非密不透风到快要令人窒息的密室,也不是消磨个体创造力和积极性的绝望之境,而是一种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利益博弈后的具象性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对一个相对封闭而具体的新闻组织环境的适应,从而在操作层面上实现的经验积累。这种选择,体现在某一媒体对外报道中,则是满足其对自身之外的世界的某种想象。在“客观性”不可能具备权威性,不可能实现普适,不可能真正实现世界性的现实条件下,客观性应该朝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走向制度化的客观性,或将成为“新闻客观性”的一个新的突破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映, 董天策:新闻客观性:语境、进路与未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详见《纽约客》驻华记者Evan Osnos 关于《纽约客》采写规范的演讲记录http://www.duku.cn/docs/378.aspx

[3]【美】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著,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92页

[4] 同3,第108页

[5] 【荷】托伊恩?A?梵?迪克(Teun A.Van Dijk)著,作为话语的新闻(News as Discourse),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第75页

[6]见Peter Hessler 在《纽约客》的个人简介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bios/peter_hessler/search?contributorName=peter%20hessler,

[7] 见Evan Osnos 在《纽约客》的个人简介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bios/evan_osnos/search?contributorName=Evan%20Osnos ,

[8]详见《纽约客》驻华记者Evan Osnos 关于《纽约客》采写规范的演讲记录http://www.duku.cn/docs/378.aspx

[9] Evan Osnos. Angry Youth: The new generation’s neocon nationalists[N/OL].The New Yorker, 2008-07-28.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08/07/28/080728fa_fact_osnos

[10] Evan Osnos. Ask the Author: New Yorker Writers Answer Readers’ Questions[N/OL].The New Yorker, 2008-07-25.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ask/2008/07/questions-for-e.html

[11]李邑兰.第一个在《纽约客》写中国的,是E?B?怀特[N/OL].南方周末,2011-04-08.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324

[12] 【荷】托伊恩?A?梵?迪克(Teun A.Van Dijk)著,作为话语的新闻(News as Discourse),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第77页

[13] China expels al-Jazeera English reporter. [N/OL]. BBC News 2012-05-08,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17986447

[14] Evan Osnos. China Expels a Correspondent.[N/OL]. The New Yorker, 2012-05-08,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evanosnos/2012/05/china-expels-melissa-chan.html

[15]参考 【英】斯图亚特?艾伦(Stuart Allan),新闻文化(News Culture),方洁,陈亦南,牟玉涵,吴娱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66-67页

[16]参见 【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沈荟 周雨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参见【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沈荟 周雨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18] 【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沈荟 周雨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John Pauly, Rupert Murdoch and the Demonolog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in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ed. James Carey, Beverly Hill, Cal. : Sage Publications, 1988

[19]参见Tsan-Kuo Chang, Tuen-yu Lau and Hao Xiaom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ith News and More: International Flow, Television Coverage and the World System [J].Gazatte vol.62(6):505-522,Sage Publiction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2000. 此外,还可参考H. Denis Wu, Homogeneity Around the World?:Comparing the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untries [J].Gazatt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munication Studies, vol.65(1):9-24,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2003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晓越、赵光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