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国际传播中媒体误读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
如何减少西方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能力,是我国媒体任重道远的任务。而只有建设强大的国际新闻传播媒介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表达自己,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1.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新闻记者在进行国际传播中,往往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征,因此我国媒体要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按照国际新闻传播的规律,提高传播实效,从而减少西方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
重视文化的差异性。树立平等地包容与理解的观念,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求同存异,加强对异己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吸取对方文化的精华,找到双方文化的“交会点”,向国外受众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西方文化也应摒弃一贯对华的文化偏见,客观平衡地报道中国国家问题,才能减轻误读的程度。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外语水平。国际新闻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说一门外语的能力,这样才能与其他国家的媒体记者充分沟通,找到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文化思维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有一定的了解[7]。总之,不要因为自己的外语水平所限而导致在国际传播中受阻,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读。
提高母体语言与非母体语言的互译水平。新闻翻译的语言要求准确、科学规范、及时、快速,并且新闻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有深厚的翻译功底,如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尤其是我们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向国外受众翻译出符合他们思维方式的文本信息,有利于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此外,要多积累翻译经验,对汉英语言的新词汇,以及人名、地名、机构等知识要不断更新,坚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加强对外交流,更新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与方法
从对外宣传到对外传播,更新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从传播行为上看,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没有本质的区别。宣传在中文中是褒义词,是公布、推广、沟通、说服、解释等,但强调的是传播者的传播意图,以传者为本位,向受众强化传者的主导思想。目前我国从政府到媒体,都逐渐从对外宣传慢慢转变为对外传播,强调的是以受众为本位,以受众的喜好进行国际传播,这表明我国对外传播理念的更新。
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信息公开化。现任我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曾总结我国对外传播的方针:“向世界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向世界各国准确阐述我国政府对当今世界各种重大问题的立场、原则和政策。”[8]政府在面对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时,坚持真实性原则,摒弃以前的瞒报、漏报、不报的错误做法,从“捂盖子”思维向“揭盖子”思维转变。我国媒体更要真正地坚持信息公开原则,不断完善自己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本位的意识,深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现场进行独家报道,扩展有限的话语空间,真正坚持信息公开化,以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让西方媒体最大限度地采用中国媒体的信息源。
统筹当前国内国际舆论引导格局,建设我国国际一流媒体。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9]。中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是我国在应对极其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和“西强我弱”的媒介竞争格局下的举措。我国要统筹当前国内国际舆论引导两个格局,充分和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新闻传播的规律打造我们的媒体。一是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国际社会用同一话语体系进行对外传播活动,是牢牢把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二是在对外传播内容上,加强国际新闻议程(议题)的设计和设置,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此,重在挖掘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普世性的议题,多用事实和故事说话,多利用意见领袖发言。三是在对外传播渠道上,加大海外落地和入户的力度和覆盖面,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充分挖掘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信息开放、互动、海量和无界等方面的潜力。四是在传播对象上加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因长期受对华负面报道影响的国外受众对我们新闻报道产生逆反心理的“民情”,必须尽力摸清国外目标受众的基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需求、利益诉求乃至信息接受习惯,即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外传播,以此建立互联网国际舆情汇集、监控和分析机制,从而显著地改善对外传播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争取到国际舆论的主导权,提高我国的舆论引导力和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结 语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所揭示的那样,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密切相连的基本属性,必然反映掌握它们的利益集团及国家机器的政治利益。任何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与控制机制相联系,不受控制的传播者实际上是没有的[10]。
在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是系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政治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从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总之,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问题,除了如当前政府所强调的加大外宣力度之外,还必须深入了解西方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既要增强媒体实力,建设舆论阵地,同时也要具体到语言运用等业务问题,消除文化心理差异产生的误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误读”的天堑变成理解的通道,纠正“被误读的中国”国家形象,从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赢得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威.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J].国际新闻界,2001(2).
[2]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3]王储.论克林顿执政时期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J].河西学院学报,2003(3).
[4]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
[5]转引自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1995-2005[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5.
[6]伍海英.“编码——解码”理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2).
[7]胡细辉.英文报刊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6).
[8]龚文庠.换一个视角:也谈对外传播[J].对外大传播,2007(1).
[9]中国新闻网.中央提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EB/OL](2011-10-25)[2012-02-06].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0-25/3414071.shtml.
[10]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84.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