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的转型与新闻学专业的改革--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2年10月下

传媒产业的转型与新闻学专业的改革

骆正林

2012年11月27日13:51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强。媒介融合带来了媒介产业内部的革命性变革,也给传统的新闻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新闻学教育目前主要是为传统媒体培养编辑、记者,但是传媒产业变化的趋势,要求新闻教学单位必须考虑到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多元需求,进行较大的调整。从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方面来看,新闻专业的课程必须包括人文艺术类课程、社会科学类课程、传媒技术类课程和传统新闻课程四个板块,并根据各个教学单位的特色需要,在它们之间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

【关键词】传媒产业转型;新闻专业改革;课程体系调整

传媒产业的变化带来了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媒介融合给传统新闻学教育带来了生存危机。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国家、我国港台地区的新闻教育单位对危机的感受比较直接,他们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传统新闻专业进行改造。面对传媒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新闻学专业教学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对传统新闻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一些高校对时代发展的感悟不够,有的高校甚至还在逆势上行,盲目扩招。

当前世界范围内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传媒产业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文字、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的边界正在消失,单一符号的传播媒体逐渐势弱,三种传播符号之间不断杂交、组合,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媒介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2)媒介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介的中心权威受到挑战,政府管理媒体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社会团体拥有的媒体越来越多,民间智慧通过新媒体正在呈现出群体化、实体化的特征,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联系更紧密。(3)媒体内容更加显示出即时性、多元化和互动性的特征,内容的稀缺不再成为问题,任何稀缺都是暂时的,稀缺之后紧接着的是多余的生产。同时内容的生产和消费的边界消失,新闻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普通公民可以向媒体输送内容或素材,并可以将媒体上的内容作为素材组合成自己的产品,媒体内容更加体现个性化。(4)媒体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者也可以分享媒体的利润,如博客既是网站的内容,也是博主的媒体。(5)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新闻发布的门槛,普通公民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直接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新闻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它要求专业新闻队伍的素养必须高于普通人,能够为社会提供更精致的内容或更周到的服务,这样才能在公民新闻时代维护职业传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报纸自诞生以来已经风光了500年,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平面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国内外多项调查显示,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新闻受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报纸的读者基本上是过去的“老读者”,他们选择报纸的主要理由是:他们在报纸鼎盛时期已经形成了读报习惯,现在读报相当大程度上是惯性行为的延续。新增“新闻受众”很少加入读报行列,意味着报纸的市场前景会更加暗淡,全球各地很多报纸因为无法经营而陆续关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国际著名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锐减,纷纷传闻要停刊纸质版。著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干脆选择“退市”,专心经营网络上的“电子版”。2008年美国麦克拉奇集团声称将西北地区的5家报纸一次性裁员1400人。[1]2009年8月24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出版商读者文摘有限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据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8月2日报道,英国拥有218年历史的《观察家报》面临倒闭危险,该报母公司卫报传媒集团(Guardian Media Group)透露该报亏损额达到3680万英镑,与上年相比,亏损额增加了近40%。[3]法国中文报纸《欧洲日报》于2009年8月31日起永久性停刊。[4]同时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也时有报纸倒闭的新闻,一些媒体转而经营“电子报纸”。我国的报纸基本上都是由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创办的,报纸的国有身份使他们在感受传媒市场的格局变化时有一定的滞后期。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未来5—10年内,中国传媒市场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报纸在传媒结构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少。

新形势下我国传统新闻专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现有的新闻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报社培养编辑、记者,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的培养,则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承担。报纸在传媒市场中所占份额的快速减少,动摇了传统新闻学专业存在的合法性基础。面对无情的市场力量,新闻院校必须加快新闻学专业改革步伐,才能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因为新闻传播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对新闻学专业原有培养方案做枝节性的修补,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再设计,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一是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体(主要是网站),他们需要懂新闻业务、编辑技术和公关技巧的新闻专业人才。二是政府面对公民社会的崛起,需要加快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需要对公共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需要在国际传播中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各级政府需要新闻学专业为他们培养网站编辑、制作和管理人才,政府危机处理人才,国际公关人才等。三是在网络技术平台上衍生出大量的新媒体,如网络新闻频道、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电子报纸、博客等等,各类商业网站急需懂得编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四是电信部门正在进行产业转型,逐渐从服务提供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变,并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作为电信的增值业务,因此,电信部门正在大力吸纳既懂内容制作,又懂编辑技术的新闻专业人才。五是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公民参与新闻报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专业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加大深度报道和新闻分析的力度,才能高于非专业新闻传播者,这在无形中抬高了传统媒体职业新闻传播的门槛,要求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功底。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些需要,迫使新闻学教育必须调整过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思维来改造传统的新闻学专业。

研究国内外新闻学专业变革的现状和思路,编制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传统新闻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报纸培养编辑、记者,专业课程主要是围绕报纸的采访、写作、编辑和发行等业务流程而设置的。面对现实的挑战,国外很多新闻院校已经开始着手调整陈旧的课程体系,重新编制一个适应新闻事业发展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同时,我国港台地区也在调整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都相应地减少了报纸课程的教学,更多地增加了新媒体的编辑、制作课程。因此,我国新闻院校要充分调研欧美、港台以及国内新闻学专业变革的现状和思路,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媒体发展需要的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