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在开播后一夜爆红,这两天因表演过度被网友吐槽:“节目的最大亮点不是歌手,而是群众演员,比歌手还投入,各种哭就不说了,那种专业的便秘表情做得更加到位!”“羽·泉唱《烛光里的妈妈》她哭,齐秦唱《用心良苦》她哭,陈明唱《当我想你的时候》她哭,黄贯中唱《吻别》她哭……她不是影后赛影后,她是《我是歌手》某女观众。”
哈哈,这个“哭泣姐”果然抢了歌手的风头,怪不得看的时候感觉怪怪的,专业歌手唱得的确声情并茂,但也断不至于哭得那么伤心欲绝,眼泪哗哗地。突然想起了小沈阳的一个小品:明星为了营造人气,雇来“哭丧”专业户,小沈阳趴下就嚎,颇有喜剧效果和讽刺意味。没想到“哭泣姐”真人现身,看人家梨花带雨的样子,也不知这一晚能挣到多少银子。
“哭泣姐”“表情帝”显现当下电视节目的弊病——过分地煽情营造气氛。这一现象其实早已被诟病:在选秀节目中,选手们都成为有故事的人,亲人死亡、出身贫寒、经历曲折,是打动观众的必杀技。某选手在两个不同电视节目中,分别遭遇奶奶离世、爸爸离世,弄得台上台下热泪盈眶。更有电视节目为了抓住观众,竟然无所不用其极。还记得那个《我给儿子当孙子》吗?雇用群众演员表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儿子对老人不敬、不孝,肆意渲染家庭矛盾,突破观众道德伦理承受的底线,最终被广电总局叫停。即使去年最受欢迎的《中国好声音》,也被刘欢透露出被“煽情”的无奈:把所有嗨的地方都弄到一块儿,我们有时候流泪,有时候笑得很开心。虽然导师们试图与制作方沟通,期望后期能多点呈现出导师们对学员的专业点评,而不是这种“演员效果”,但最终都无果。
《我是歌手》播出的两集我都看了,应该说这是一档非常有水准的娱乐节目。参加比赛的歌手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平,看他们PK,真的是在品尝一顿音乐美味餐。令人不解的是,在欣赏节目中,总是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画面:“吻别”的时候哭也就罢了,“秋意浓”也哭成那样,难不成“哭泣姐”真有了“知我意,感君怜”的凭栏怀古情愁?还有那每一首歌都闭眼咬牙作便秘状的“表情帝”,还真是让人无语!
观众真正要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节目的真诚、真实,弄出那么多“表情帝”来煽情,着实有些画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