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中国新闻奖是众多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在2012年11月,由天津广播电视台报送的广播评论《津工超市,领跑中国社区商业的启示》(以下简称《津工超市》)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作品的题材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全国意义。也就是说,新闻事件是本地发生的,有发生地鲜明的地域标签,同时在主题上又具有跳出地方局限的普遍意义。因此获得中国新闻奖。下面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这篇广播评论的具体内容和拓展意义:
一、广播评论《津工超市》的具体内容
(一)站在全国看天津,选题掷地有声。这篇评论,以津工超市2011年11月获得中国零售创新大奖为切入点写起。作为天津唯一一家本土连锁经营超市,记者多年来伴随津工走过每一步发展历程,津工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单体店发展到2011年的441家连锁门店,覆盖天津近60%的社区市场,年销售额13亿元以上,连续4年入选“中国连锁百强”,并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获得“中国零售业创新奖”和“中国零售创新大奖”。在全市零售业中,门店数量和营业面积排名第一,从2005年300多万元利润起步,7年之内利润增长了10倍。
尽管便利店业态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目前还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业界只引进了业态,而没有本土化创新。这篇评论抓住了社区超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催化下应运而生的发展形势,把握了社区超市主要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和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需求水平这一主要特点,彰显出在我国目前市场条件下,社区超市成为便利店业态在我国实现特色化业态创新和本土化突破发展的趋势。
以津工为代表的社区超市成为我国目前零售业态的特色性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社区超市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若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而津工则提供了一个发展样本,走在了社区超市发展的前列。评论牢牢抓住了其发展的核心:津工在对消费者需求的不断调研和对政策的认真解读中,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即在一个定位于社区的超市零售网络平台上集合诸多的社区服务项目,包括社区超市、社区厨房、社区服务、社区物流和社区养老。对于零售业务而言,这些服务项目也并不是赘加的负担,因为集合的服务项目增多后,将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增加的客流会带动产品销售,实现相互反哺的双赢效果。专家评论认为,其业态组合和社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商业发展的出路所在。
(二)建立“大民生”视野,将政府意志和百姓意愿有机统一。“大民生”视野要求媒体站在时代的高度,体察社会存在及其普遍意义,广播评论《津工超市》将“国计”与“民生”的思维融合,探求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和机制。该评论围绕三个方面,突出反映了津工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1.津工超市在日常的经营点滴细节当中无不渗透着“一站式服务”的人性化社区商业服务理念。记者列举了一位消费者夜晚10点多突遇停电难题,在卖电的电力网点和银行都关门的情况下,津工的售电服务为消费者解了难。作为永不关门的24小时社区商业,津工超市将服务送到了社区居民的心里,除代收电费以外,代卖火车票、代收交通违法罚款等琐碎、繁杂的业务给社区居民带来的是更多的便利,收获了居民百姓的好口碑。评论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向东的观点:“当前全国商业连锁业态同质化发展严重,天津津工超市打破传统的业态模式,为业态的健康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2.《津工超市》抓住了津工超市成功的关键,即突出本土化的服务特色,号准天津市场的消费脉搏。居民们往往把大卖场比作亲戚,偶尔去“看望”一次;但社区店却是他们的邻居,天天都要见面。而立足本土,择邻而居正是津工区别于其他超市的独特之处。目前,津工门店已经覆盖14个区县,以店址为圆心,半径300米以内,有1000-1500户居民,就开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新店。社区居民走出家门10分钟,就能找到一家津工超市。据天津市商务委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快速消费品的销售额是每人每天12元,其中包括10元的食品和2元的日用品,1000-1500户居民每天必定产生2.4万-3.6万元的消费。这也为津工瞄准社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3.津工超市的最终目标是做生活型的社区现代服务业。这也为津工超市避开大卖场竞争重围,独善其身,实现服务化转变,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统计显示,目前天津超市业的门店数在1000家左右,除86家大型超市外,90%以上超市是以便利店的形式存在,其中津工超市400多家、华润万家超市260家,名列前两位,除去大型门店,津工在社区店的数量和销售收入上都领先于对手。社区商业的网点优势和巨大商机为津工下一步发展拓展出一片新天地。除社区超市业态之外,津工还构建起了社区服务、社区厨房、社区物流、社区养老等多板块的社区服务形态。如今,津工的多业态社区发展模式被列入天津20项民心工程加快推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津工超市与天津市慈善协会联手,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入户工程,组织全市80万名志愿者,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义务送餐服务。与市商务委合作在津工超市各门店推出家政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在服务社区消费的同时,也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等等。
诚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彭建真的观点:“津工超市的成功模式,为处在摸索发展阶段的我国社区商业提供了实践创新范例。”他指出,人们可能一想到扩张就要使商业进军全国发展,其实在本土精耕细作,只要用心,总是有一些业态、一些空间可以去挖掘,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样。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从事商业连锁业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已将津工超市领跑中国社区服务的创新实践,写入中国人民大学的MBA教程,在更大范围内去普及推广。
(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冷暖,践行“走转改”精神。在全国新闻战线倡导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大背景下,广播评论《津工超市》将中央精神与民生主题集于一身,体现了记者长期对这一主题的积累和历练。该评论题材从1997年津工超市成立第一家店(津工超市前身为消费合作社)开始,到目前覆盖城乡建起400多家门店,历经10多年发展,记者对其进行了全程追踪,掌握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为记者成功驾驭这一主题创造了先决条件。例如,津工超市作为工会背景下的企业,从最初不足10名工会干部担纲,到目前拥有4000多名职工;津工超市从最初工会干部肩挑手推去上货,到目前建起配送基地,从肉蛋菜奶的经营到火车票销售、买电、交电话费、缴纳交通罚款一站式服务,成为百姓生活亲密伙伴;发挥平抑物价的主渠道作用,猪肉和新鲜蔬菜进价或低于进价销售,近两年时间累计赔了1000多万元,确保了市场和民众生活的稳定……该评论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因而深受业界好评。
二、广播评论《津工超市》的拓展意义
(一)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民生新闻在反映民生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反映促使民生改善的积极因素,帮助百姓提高生活质量,这一规律也从三方面验证了民生新闻必然经历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
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基本生活物质保障成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主要围绕百姓居家过日子中遇到的难事、愁事、烦心事。在当时,民生新闻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百姓生活状态,虽然比较琐碎、浅层,但客观上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经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关注焦点发生了变化,涉及“国计”的民生内容逐渐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要题材。
二是百姓诉求的转变。民生新闻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始终秉承着“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最大限度地还原百姓生活状态。从当初一斤鸡蛋多少钱,到当下如何维权、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受众的诉求和对媒体的要求,已经从视角和观念上发生了深刻转移。用一句当下流行语表述,就是百姓的“幸福指数”升高了,不再纠缠于家长里短,转而关注精神层面的归宿和质量。此外,百姓除了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希望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因此,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
三是媒体功能的提升。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媒体的喉舌功能与“大民生”新闻的契合越来越紧密。从早期的关注、解读、剖析,到现今的关注媒体和受众之间交流的质量,共同搭建起媒体与公众间对话的平台,使民生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不断提升。
(二)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民生新闻发展的方向。民生新闻主要关注的是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权益保护状况等,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文化、住房消费等诸多问题。“大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听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对与民生热点相关的政策方针,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通过新闻报道推动民生改善。作为传媒中的新锐,广播民生新闻的拓展空间十分广阔。
由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广播民生新闻栏目在内容上迫切需要向“综合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向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乎公共利益的“大民生”方向延伸。因此,要积极依靠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引导百姓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百姓为原则,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为广播民生新闻的转型创造客观条件。
树立正确的媒体角色定位。广播民生新闻栏目要给自身正确定位,摒弃自以为是、大包大揽的姿态,对于受众的诉求和热点新闻事件要慎重取舍,把好关,注重事件的普遍性,选择与广大民众关联密切的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报道过程中,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受众,不应该只靠记者个人的感受和判断,而要让受众能够充分地讨论,发表带有普遍性的意见,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和公共意志,这样才能够显示出新闻媒体的民主气质和人文关怀,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正确引导受众的理性思考。
民生新闻要向深度报道转化。广播民生新闻要更多地关注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和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宏观视野展开对日常新闻的深度报道。一是眼界要高,眼睛要低。民生新闻因为在接近百姓上已经占有了天然的优势,放低眼睛,多关注弱势群体,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如何寻找到最贴切的角度,写出高眼界的新闻作品,恰恰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检验。二是学会跟踪,善于捕捉。民生新闻要更多地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于某些重大的民生新闻,不能只满足于描述事件本身,而要善于捕捉问题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尽可能地分析这些事件与相关事件的关联,及时组织跟踪报道。民生新闻在选题的意义和内涵的提炼与提升上要做到“大”,而在选题的操作化层面要找到与公共新闻相契合的最佳切入点。坚持从“大民生”的视角策划新闻,以百姓为本位,依靠本土化的地域优势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职业情感,做出以小博大、受众欢迎的民生新闻。
(三)扎实提升广播“大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内涵。所谓“大民生”,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解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所谓“小民生”,就是要抓住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将“大民生”和“小民生”有机结合,就是要既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又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推动广播民生新闻目标受众群的提升,以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民生新闻要处理好深度和高度的关系。民生新闻一味追求“短平快”,疏忽了对新闻事件背景的介绍和对事件发展的深入分析,使得民生新闻只在事件的表面做文章,成为新闻“快餐”。随着“大民生”时代的到来,民生新闻将“国计”落脚到“民生”上,将“小民生”自然转化到“大民生”上,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民生新闻的公共含量和社会品格,着力搭建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将“小民生”和“大民生”有机融合,使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民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除经济因素外,还涉及公平与正义、子女教育、生态环境、身心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等,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上,为民众创造良好的政治、法治、文化、医疗等环境,而广播民生新闻类节目在日常的宣传报道内容中,应客观有效引导,使之成为提升民生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强化新闻主题策划。民生新闻不能把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记录民众的日常生活混为一谈,不要在民众的日常琐事中淹没媒体舆论引导作用,而要十分注重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善于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引导受众视线,形成某一关注热点,而这个热点恰恰是从公众中获得并且本来就是隐性存在的,这也是民生新闻突破日复一日百姓琐事报道模式形成收听亮点的重要途径。
总之,民生新闻要提升品格,必须突破以往侧重关注市井阶层、家长里短故事的模式,转向探讨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公共话题,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具体说,就是在报道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件时,兼听各方意见并予以充分展示,同时尝试用平民化视角对政策法规以及重大活动进行解读,引导老百姓逐渐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让政策法规更多地集中百姓智慧,从而更具生命力与人本内涵,使有关部门的决策,因为更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而更加科学、民主,从而在媒体、政府与受众之间构建起良性互动关系,真正实现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
(作者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监制,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