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8期

从《新闻联播》看信息时代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2】

张良君 贺丛周 刘阳

2013年09月05日16:26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二、蕴含情感的采访打动人

“走基层”的核心是“走”,记者只有走入基层,用心交流,贴近群众,才能挖到“金矿”。《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打动人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心采访,蕴含情感。

1.用心交流,平视拍摄

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否用心交流是采访能否深入的关键。在“走基层”活动中,央视派出了200多路记者,700多人次,建立了200多个基层联络点。[1]记者改变了以往单纯采访者的身份,成为记者和百姓的双重角色,深入基层,与采访对象朝夕相处,用心交流,采访对象消除了顾虑,真情流露,像《杨立学讨薪记》一样有鲜活电视语言的“走基层”报道比比皆是。记者雷飚曾经说,“走基层”的关键是要推倒自己心里那堵墙,走进百姓那扇窗,放下身段,用心交流。[2]31“走基层”报道大多采用平视拍摄。平视拍摄的影像符合人眼观察的视觉习惯,观众觉得亲切自然,有身临其境之感。“走基层”报道镜头对准的是基层人物,平视拍摄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基层的生活状况,同时又能够平等展现基层群众的生活与奋斗、希望与进步,这样的新闻更亲切、更有感染力和引导力。

2.体验式采访,纪实性拍摄

《新闻联播》的“走基层”报道要求前方记者蹲点至少20天,体验生活,纪实拍摄。这种体验要求记者把目光投向基层的普通人,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身体验,用心感受,跟踪拍摄,完整记录,这样带着亲身感受做出的报道会更深入、更真实、更生动、更感人。比如报道《马子硕的求医路》的记者跟随马子硕一家两个月,和他们一起生活、奔波求医,全程记录,拍摄了2800多分钟的素材,最终播出了时长70多分钟的五集节目。[3]37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观众追着看,且“泪如雨下”。参与了《回家的礼物》采访的记者栾婷婷说,他们为了制作100分钟的节目,拍了近2500分钟的拍摄素材,尤其在《邵全杰返乡记》的采访中,记者连续蹲守5天,切身体会到了北京冬夜的寒冷,感受到了农民工的打工生活与回家之路的艰辛。[2]31节目还呈现了售票处170位售票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售票的震撼场景。节目播出后,铁道部调整了购票时间,部署购票点延伸到乡镇,而且一些观众也表示“不再抱怨铁路系统”。制作《索道医生邓前堆》的记者乔亚美,在大山深处亲自体验溜索过江的艰辛和危险,节目播出后引起关注,不到一年,就促成了拉马底村“连心桥”和附近“幸福桥”的落成。正是这样的用心交流,记者们才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真情实感;正因为有这样的用心感受,做出的报道才真正落到百姓心里,有温度、有深度、有人情;正是这样的纪实性拍摄,报道中的镜头才有震撼力,能够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正是这些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才促使了某些“老大难”问题的顺利解决。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