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路径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培育是职业素养建设的重要构成,任何一个优秀的编辑都必然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并不断学习和提升。那么,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路径有哪些?
首先,理念上需加以重视。作为媒体机构和编辑个人,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技术、媒介形态、传播方式融合在了一起。培育和提升编辑的媒介素养,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很好地履行新时期信息传播者的职责,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从学校教育角度,加强编辑专业的建设。长期以来,编辑专业偏重于狭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学习,而没有把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整个传媒领域,也忽视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此,在高校编辑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以及全媒体传播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并且,编辑专业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一本本书籍,而是能够在所有形态的媒介中寻找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跳出狭窄的专业框框,走向更加丰富的信息时空,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这些编辑专业学生毕业的时候,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媒介素养的底蕴,能够更好地从事以后的编辑工作。从媒体机构的角度,积极提供培训机会,发展学习型组织。作为一个媒体组织,需要提升的是所有员工的媒介素养,而不是个别的编辑。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培育的条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对待。
从编辑个体的角度,必须多学习,多实践。一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编辑,没有广博的学识是做不好的。例如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是一个该领域的专家。平时需要多看看书,多接触各种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逐步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做一个全媒体的多面手。为了提高全球传播的能力,需要加强自身外语的水平,消除语言障碍。二是自觉学习各种媒介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自己全媒体的运用能力,对各种编辑软件,不畏惧,不漠视,能够及时跟进,迅速掌握。数字化、网络化的媒介技术是未来的方向,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形成集成式综合知识,才能拥有话语权。三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精神。“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传媒的唯一目标,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要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准则。[3]”因此,需要强化道德和法律意识,强调社会责任,避免走入娱乐化和功利化的误区。批判思维是媒介素养的基础,失去了批判性,就难以辨别真伪,无法坚持真理。编辑需要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善于质疑各种现象,独立分析,乐于思考,勤于反思,做一个头脑开放,实事求是的人。批判思维是可以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而逐渐发展的。
总之,这是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体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见,无时不在。我们如同一条条生活在水中的鱼,已难以轻易离开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会失去方向。媒介素养是编辑终身学习的推动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可以使传播活动做得更加出色,成为一个全媒体时代的优秀编辑。(作者简介:厉国刚,男,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传媒,2008(10).
[2]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厉国刚.传媒炒作的伦理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