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从清华园到《人民日报》:个人与历史的合拍

——陈柏生新闻生涯发端初探

黄斐

2013年10月15日13:5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陈柏生,笔名柏生,肖柏,柏子。

1926年1月21日 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籍安徽安庆。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1946年复员至清华园,同年入党,为清华地下党组织“北系”的早期成员,1948年毕业。

1949年3月柏生成为《人民日报》记者,以速写和人物专访著称。著有《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柏生专访集》、《晚晴集》、《王若飞的故事》、《文泉集》、《心笔春秋》等。报告文学《竺可桢》获1978年全国报告文学奖,《卢嘉锡》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学之星奖。1990年和1991年分别获中国科学新闻作品最高荣誉奖、中科院颁发的“科星作品”一等奖。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第10版《国际知识界名人录》收录了她的事迹。

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是低调的。她曾记录过无数绚烂的人生,却从未为自己作传。如今研究者也多将目光落在她的新闻作品上,鲜有人探寻其青年时期成为记者的前前后后。本文试以柏生从清华大学到《人民日报》的不凡经历作为讲述的出发点,探寻其新闻路迹的发端,从而感受个人人生与历史发展的合拍。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出发点,体会那一代新闻人的情怀,将是一条很长的路。

激扬文字,千秋笔墨惊天

壹.朱自清的得意门生

翻开《清华1948级年刊》,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板块是清华1948级毕业生的一寸照片集。第一张照片中是一个青春的姑娘,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她就是陈柏生。这位后来成为《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的清华女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颇受朱自清赏识。

柏生的文学积淀与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柏生的祖父陈同礼 ,是清朝翰林。父亲陈伯弢,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于大学任教。母亲则出生于安徽望江的一个书香之家。柏生自幼爱好读书,手不释卷。她曾拿到一本精致的线装书《红楼梦》,在火炉旁看,后来可能是睡着了,竟把书给烤糊了,惋惜不已。中学期间,柏生很爱写散文,曾在征文比赛中获第一名。读完北师大女附中 ,她便辗转来到祖国的大西南,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抗战胜利后,柏生随学校复员至清华大学。

大学期间,柏生选修了朱自清的《中国文学史》《文学史专题研究》《历代诗选》等课程,学业紧张但快乐。朱自清常给学生布置千字左右的小文章进行训练,收上来后认真批改,从未放过一个标点,勤奋的柏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进步。朱自清十分器重这个天资聪颖又勤勉踏实的女学生,他高度评价了柏生写的《读楚辞九歌》《丁玲与萧红》等论文。有一次朱自清让柏生在学生面前讲演她写的《论<诗经国风>中之情诗》一文。由于是第一次讲课,柏生紧张极了,粉笔折断了好几次,一贯口齿伶俐的她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下来后,朱自清表扬她“讲得不错”,指出几点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她继续努力。朱自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新质朴的文风对这个灵气的女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意翻看几篇柏生的新闻作品,无不潇洒流畅,真挚朴素。

学习之外,柏生更是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作为“中国文学系会”学生负责人,她常与朱自清商讨工作事宜; 她还是清华女同学会负责人、壁报负责人,在多重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角色。

有一次由于熬夜编报纸,柏生来不及写新的论文,把原为《清华周刊》写的一篇新闻通讯交了上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五二〇游行纪实》,竟受到了朱自清的赞赏。这里就不得不讲讲她在《清华周(旬)刊》的二三事了。

贰.新闻素养, 从《清华周(旬)刊》开始

作为清华学生的喉舌,每次学生运动中,《清华周(旬)刊》都是首要的宣传阵地。然而国运动荡,《清华周(旬)刊》自然也是命途多舛。在停刊长达十年之久后,《清华周刊》 于1947年2月9日印出复刊号,作为清华壁报的负责人 ,陈柏生被吸纳进来,成为最早参与编辑工作的学生之一。

作为《清华周刊》的主力,柏生几乎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速写、特稿、评论,是学校有名的“笔杆子”。

1947年3月24日复刊第三期的《清华周刊》的第二版上,刊登着柏生的《静斋生活素描》一文,在此略作赏析。静斋是当时清华的女生宿舍,柏生在文中反思了学生生活的无聊与空虚,极形象地描述了大部分学生除学习之外始终禁锢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空间中的生活状态。柏生还感叹女生们的谈资太过浅薄,少有家国意识,“虽然她们有些是订了报纸的,但终究是太少了!” 这篇干净漂亮的文章中蕴藏着打破静斋之沉寂的力量,激励每个在静斋中生活的女学生冲破束缚自我的小圈子。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能有这般见识,使人不禁为之叹矣。

柏生曾笔录朱自清的演讲《闻一多先生与新诗》,刊登在1947年4月15日的《清华周刊》之上。

1947年9月25日,由于宣传进步内容,复刊后仅出版了17期的《清华周刊》被国民党北平市政府勒令停刊。然而,清华学生是倔强的,苦难压不倒他们。1948年初,周刊改名为旬刊 出版,作为主要责编,柏生一如既往地奋斗在采、写、编的前线。

柏生的论文《丁玲与萧红》在1948年3月15日第五期的《清华旬刊》上发表。文章中,柏生为女性解放大声疾呼,结尾处,柏生振聋发聩地呐喊道,“在这里,我们从成功处得到希望,从失败处汲取经验。‘我们的结论只有一个!理想不建筑在人民大众身上是要落空的,女性的解放不和人民大众的解放联系起来只能成为空论,那么同伴们,让我们继续向前走吧!’”这段文字如今读来,仍掷地有声。

这个青春洋溢的姑娘,丝毫没有小姐般的柔弱,她满腔的革命情怀,更值得着墨。

革命情怀,松柏自有本性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在蒋管区开辟了第二战场,被毛主席誉为“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柏生也是这汹涌海潮中一朵明丽的浪花。

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群众关系很好,柏生于 1946年9月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介绍人是时任大学委员会委员的项子明和冷林 。她与清华其他28位同学一起,成为“北系”地下党初期的成员。

作为地下党员,柏生身上的单子重了起来,除了出色地完成学业,她还要组织、参与大量的学生活动,吸收更多进步的老师、学生入党。

她常站在学生运动的前列,奔走呼告。1947年“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中,清华学生组织了游行队伍,她写了前文提到的一篇文章,即《五二〇游行纪实》,得到朱自清的赞赏,认为文章有内容,有真情实感。受到老师的鼓舞,柏生更加自信,她将更大的热情投注于学生进步运动中,她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记录者。

柏生在革命的风雨中锻铸成了一块钢铁,她的积极上进也一直浸染和影响着周围的人。在张昕若 的回忆中,他的入党介绍人——柏生,是个“热情积极、乐观开朗、勇敢坚韧、不怕困难的人。”

临近毕业时,柏生接到党组织的任务,将李广田和朱自清吸收入党。1948年7月,柏生将李广田教授介绍入党 。然而柏生还没来得及向朱自清讲这件事情,就在党的召唤下来到了泊镇参加训练班。

这是由华北局城工部 举办的一期训练班,对象是平、津各大、中学校一部分“北系”党员骨干,共约140人。其中清华“北系”党组织抽调近20人参加,学生运动经验丰富的柏生便是这20人中的一位。在这里,柏生系统地学习了解放战争的形式,城市工作任务及工作方法。

还在泊镇学习时,柏生接到噩耗,朱先生病逝了。可她还没能将朱先生吸收入党,这也成了她最大的遗憾。

革命总会遇到挫折,这时歌声便赋予人前进的力量。柏生是清华复校后成立的第一个进步社团——“大家唱”歌咏队 的活跃成员,她常忆起当年最爱唱的歌《青春进行曲》,“我们的青春像烈火一样鲜红,燃烧在战斗的原野,我们的青春像海燕一样的英勇,飞跃在暴风雨中”。而柏生,就像一只翱翔的海燕,飞向解放区,飞向党和人民需要她的地方,飞向了她倾注一生的新闻事业。

弃文从闻,做“人民的记者”

“为建立人民宣传工作而努力”,在《笔墨春秋三十年》的扉页上,印着周总理于1949年为柏生的题词。这也是柏生恪守一生的准则。

朱自清曾视柏生为一块文学领域的璞玉,常对她说:“将来做文学研究吧!”。但是朱先生再也没有机会知晓,他最得意的女弟子,奔向解放区后,就一心一意投入了新闻的怀抱,并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人民的记者”。

作为学生运动的骨干,柏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她的理想绝不是那种笔上娇柔的文弱作家,她真正想做的,是用自己的笔记录时代,甚至影响时代。

时代垂青了她。1949年初北平解放了,在一片秧歌声中,她来到范长江处报到,这时她的身份是新华社的记者。这年3月,《人民日报》由河北省平山县里庄迁移到北平市出版,党组织又向柏生投了一个橄榄枝,“清华大学毕业的,来当《人民日报》记者最合适不过啦。”柏生至今记得领导对她说的这句话。于是作为《人民日报》第一次“会师” 的一员,柏生来到了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从此正式成为《人民日报》的记者。

来到报社后,她就在安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安岗对于新闻报道要求很严格,时间再紧张也要出稿子。这的确是个不小的压力,不过学生时代的办报、写稿的经验以及进步运动的锻炼,为柏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时,她不仅要写稿子,还要编稿、组稿,常常要工作到很晚。 尽管辛苦,柏生一直很怀念那段时光,邓拓、安岗、李庄等老记者带着包括她在内的一帮20多岁的年轻记者,过着供给制的简朴的生活, 他们也十分信任柏生的能力,在她初为记者的时候,就给了她多次采访重大会议的机会。

1949年6月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柏生随李庄去会场采访。会场上气氛热烈,毛主席的讲话掀起全场的高潮。柏生很是激动,但这新闻该怎样写呢?李庄耐心地指导她,“不要泛泛地写新闻,注意观察,抓细节”。 回到报社后,由于得到李庄的点拨,柏生整理思路后很快写出了《全体起立,向人民的领袖致敬——新政协筹备会休会前20分钟》一文 ,现场感强,广受好评。

柏生更是难以忘怀会议上毛主席对她讲的话。会议休息期间,她看到毛主席迎面走来,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毛主席慈祥地问她是哪个地区的代表,“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柏生有点拘谨地答道。“人民的记者!”毛主席笑着握着她的手说,招呼她在自己身旁坐下。主席的亲切关怀,让柏生感到作为中国人民记者的温暖。

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作为少数亲临现场的记者,柏生乘飞机接受检阅,她用白描手法把每一个动人景象记录下来,写出《飞行在首都的上空》 一文。那一天的人、事、景,都是柏生一生中最幸福的回忆。

1949年,柏生光荣地成为了人民的记者。站在新中国的起点,柏生也翻开了她的新闻生涯的第一页。

 

结语:

好记者的前进双轮,一为笔杆子,一为政治觉悟。从学生时代起,文学积淀让柏生学会表达;在清华求学期间组织、参与进步运动的丰富经验,使她懂得应当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她明白人民的声音才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声音。

在半个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柏生勤于笔耕,苦于实践,陆续发表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记下了新中国许多珍贵的“第一次”。

华罗庚曾为《柏生新闻作品选》作序道,“柏生同志曾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人们录下时代铿锵的音响,留下珍贵的历史见证。”从清华园到《人民日报》,柏生的人生轨迹,是个人与历史的绝妙合拍。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