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媒介符号”等理论和观点,从后现代的角度来解读新闻媒介,首先将新闻媒介作为一种模式来分析其对现实的符号化,然后以消费社会为背景分析新闻作为符号的消费性及其功效,即社会控制的功效,最后分析新闻作为符号体现的后现代社会的内爆。
【关键词】消费社会,符号,新闻,内爆
本文基于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消费社会”、“媒介符号”等理论和观点,从后现代的角度来解读新闻媒介。鲍德里亚所持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他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等领域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和论述,笔者也主要从鲍德里亚的这两个研究视野出发,以新闻媒介作为分析对象,对新闻媒介进行“鲍德里亚”式的解读。
一、新闻是对现实的符号化
符号学是索绪尔提出来用最初以分析语言的方法,后来逐渐应用到包括电影、广告宣传、摄影、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研究当中。英国学者巴勒特指出:“在日常的谈话中,我们可能要求其他人‘说出你要表达的意思’或‘说出你的想法’。符号学家首先假定人们之间这种直接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进行交流,都要使用代码。”
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媒介的本质就是模式。进入媒介的视野,并非只被报纸、电视或者广播所关注:而是指被一种符号/形式所重述,在一种模式中获得阐发,被一种符码所操控。” 他认为,媒介是一种以符码为手段的社会控制体系。
首先,从新闻采制的角度来看,新闻是对现实的符号化。发生的事实只能被有限数量的目击者或者亲历者所认知,而新闻媒介的功能是将现实中的一件事实变成一种可以反复传递的信息以广而告之,而信息的载体正是具备能指与所指性质的符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新闻就是对现实进行的符号化。
除当事亲历的情况外,人们对所谓“事实”的认知都只是对某事件的符号化认知。巴勒特以新闻媒体对英国首相的不同称呼为例,展示了新闻在符号学层面进行的选择:“新闻工作者可以从表示英国首相的词汇(聚合体)中选择一个词,这些词有:‘马吉’、‘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T夫人’、‘首相’、‘铁女人’等等。我们也可以从照片形象的聚合体中做出选择,来说明一次报道,或者从新闻编辑室收藏的电影镜头里进行选择。” 对于同一个对象选择不同的符号进行表达,这是新闻生产过程对现实的一种符号化。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将经过这种程序产出的东西称为“幻影”:“确切的说,所见到的、拍上电视的、录进录音带的事实真相,指我并不在场。但却是最真实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实际不存在担忧偏偏存在的事实。再换句话说,就是幻影。” 由这一点出发,可以进而将新闻采制的过程,包括采写、编辑等过程,都理解为一种对真实的编码。
第二,从新闻的呈现方式来看,也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符号化。新闻搭载于不同的媒介形式上:报刊、广播、电视等,然而,现实是多元复杂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无论是报纸的文字报道还是广播电视的新闻播报,都只能是对事件的“重述”,是对事实进行过挑选和组织的结果,而且其呈现的形式,或以文字、或以图像、或以声音、或以影片,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符号。无论什么事实,一旦被新闻媒体所报道,就必须按照新闻的符号进行重新编码来呈现,所以观众所获得的新闻,本质上只是一些符号的组合,而非事实本身。鲍德里亚指出:“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
第三,从内容来看,新闻也是一种符号化的体现。符号化了的事实,与真正的现实并不能画上等号。例如规范的新闻写作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都是一种从混沌的现实中剥离出来的符号,然后人为根据某种意图重新组合在一起的。在对某一个事件、某一人物进行报道的时候,也只是一种主观的刻画,选择有价值的部分作为素材,剔除与新闻报道“无关”的内容,然后通过文字、录音、摄像符号将人物和故事塑造出来,最终是一种从现实中抽离了的、符号化了的二次呈现。
因此,从新闻业务流程的纵向层次,即从新闻的采制、呈现、内容来看,新闻媒介就是一种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阐释系统”,是一种“模式化的强制” 。
二、新闻作为符号的消费性及其功效
新闻作为符号而存在,客观地说是媒介的一种固有的性质,也是符号学看待任何媒介的一种视角。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作为符号的新闻实际上是一种消费的材料,具有消费的特性。
鲍德里亚认为,在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有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材料——“物”指的并不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实用性产品,而是“符号”,他指出:“消费材料于是充当了骗术,而不是充当劳动产品” 。
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消费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同时又是一种与垄断性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社会控制模式。在这里,人们消费的是“符号”,并且通过丰盛社会中的消费和浪费以维持表现为虚假幸福和民主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第一,新闻作为符号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这一消费生产力。鲍德里亚将“消费生产力”定义为“好奇心”:“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也非根本无所谓的关系:是好奇心的关系。”进而消费的尺度“不是对世界认识的尺度,也不是完全无知的尺度,而是缺乏了解的尺度。”
如前文所说,新闻是对现实的一种符号化呈现,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真正通过新闻来把握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是一种符号层面的接收。但是,恰恰就是这种对符号的占有,而非对真相的把握,迎合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契合了消费社会的特点,鲍德里亚对此特点总结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
鲍德里亚指出人们的消费地点就是日常生活,个人的日常生活是封闭的,但是它需要建立在对环境占有所产生的安全感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宁静“需要对现实与历史产生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它喜欢事件与暴力”。
从感受的层面上来看,人们在对新闻符号接收的同时,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排斥。消费社会的新价值体系和清教徒般的社会道德标准是存在矛盾的,但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有关事件、暴力等的符号,具有调和这个矛盾的作用。鲍德里亚指出:“命运的、激情的和命定性的符号,只有在有所防御的区域周围大量地涌现,才能使的日常性重新获得伟大与崇高,而实际上日常性恰恰是其反面。” “透过大众传播我们已经看到,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强暴、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 对此,鲍德里亚总结道:“消费在这个‘感受’层面上,把对世界(现实的、社会的和历史的)最大范围的排斥竟变成了最大的安全系数。”
第二,垄断性集中化新闻生产背景下的个性化消费假象。在消费社会中,“个性化”地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标榜,鲍德里亚尖锐指出了“个性化”的虚伪性,他指出,当代的工业是一种垄断性的生产,所谓垄断性的生产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也是关系和差异的垄断性生产。 在消费社会的生产领域,存在着差异生产的垄断性集中化。从字面上来看,差异和垄断是无法兼容的,鲍德里亚认为,它们二者之所以能够共存,正是因为差异不是真正的差异。所谓“个性化”,实际上是自我区分,是对某种既有范例的趋同,他认为:“它们都根据某种不确定的等级进行等级划分并向某些范例汇聚,他们正是以那些范例为出发点被生产和再生产的。”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在消费社会中,作为符号而存在的新闻,实际上也是一种垄断集中生产的形态。当今世界的主要新闻产品的提供者来自几个庞大的传媒集团:贝塔斯曼、维亚康姆、迪士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等,和主要的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共同社、新华社等,以及主要的公共媒体:BBC、NHK、PBS、NPR等。这些实力强大的新闻媒介巨头生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新闻产品,这些打上了媒介巨头的印记和标志的新闻产品,通过各种地方性报纸、电视台或者网站对这些垄断性媒体所提供新闻的转载,为人们所消费。
但是,在垄断化生产的实质之外,呈现出一种符号基础上的个性化消费。生产的垄断性结构和消费的“个性化”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了“组合个性”,这就导致了消费的变体。鲍德里亚认为,个性化,即对地位和名望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这时,区分鉴别可能会以对某物品的排斥等形式出现。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举例:“如果您是位大资产者,那您就不要去四季家居店……把四季留给那些没有钱而为钱发狂的年轻情侣……” 新闻作为被消费的符号,也被用于了区分鉴别的功能之中。
每个新闻媒体都公开地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定位,这也是其生产的新闻所附带的区分性符号,或者打上的统一标签。而这会被消费者视作区分差异的一种标准。例如,《人民日报》的新闻是一种和中国共产党相联系的符号,因而选择消费《人民日报》提供的新闻的人,是基于“中共”这种符号所带来的身份区分,通过消费这种符号,可以形成与党处在同一立场的身份和地位的认同感。又例如香港《星岛日报》在其手机客户端的界面中宣称“最受欢迎的中产家庭报章” ,选择《星岛日报》的新闻,同时也是基于对“中产阶级”这一符号的认同。鲍德里亚如是阐释这种社会逻辑:“不同阶级或阶层拥有不同的对物的操持” ,这就是一种消费的意识形态,他指出,物具有符号的社会价值,更根本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话语。 而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之物”,人们选择不同的新闻,也就相应地打上了不同社会层级的符号。
因此,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消费,并不是出于独立个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对代表不同社会地位的编码或范例的趋同,在垄断生产之下的差异消费的本质不过是人们各自对某种编码的服从。这是一种虚假的“个性自由”,真正的个性化是不存在的。
第三,作为符号的新闻是一种社会控制模式。消费通过所谓的“个性化”进行个体相互区别,而个体依据的是某些普遍的范例和编码,最终是在自我独特性的行为中相互类同了 ,这也就达成了集体层面区分的结果。鲍德里亚将此称为消费系统的意识形态功能,他指出,当代社会系统并未把它们的社会控制和意识形态调节建立在所宣扬的平等原则或民主原则之上,而依靠的是一种无意识的一体化调节机制 。
具体而言,对于作为消费符号的新闻媒介,如前文所述,能够通过人们的区分化消费而达到社会的分层,这个过程是依托于符号的一种社会化控制的过程,鲍德里亚写道:“媒介不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传播手段,而是一种稀释。” 所谓稀释,就是分化、区分,以达到削弱的作用,这是一种具有控制力的模式。人们对新闻的消费不都出于新闻自身的有用性,而是出于新闻作为符号将他们包围所造成的阶层认知,新闻作为消费符号的过剩甚至浪费恰恰是消费社会的一个特征——“告诉我你扔的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 ,这是消费社会中极大丰盛的心理和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并且人们对出于不同阶层的自我归类,选择接受带有不同阶层符号的新闻媒介,因此新闻媒介自身的分化特性构成了一套稳固的社会秩序。
消费的政治功效正在于此,它并不在于让原本充满矛盾的地方变得充满平等和平衡,而是让原本有矛盾的地方充满差异,“社会矛盾的解药,不是平等化,而是区别分化。” 新闻媒介作为消费符号,在消费社会中具有了编码分层的功能,通过消费的分化,实现了社会控制。
三、作为符号的新闻是内爆的体现
内爆是从物理学借用的概念,指一种内向的聚爆过程。内爆和外爆相对,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外爆”,即商品生产、资本、国界、科技 的不断向外扩张以及社会领域、话语和价值的不断分化,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所描绘的则是一种导致各种界限崩溃的社会熵增加过程, 这是基于后现代社会符号和信息极大充斥的背景之上的。在内爆中,各种原本有明确外在界限的事物,其界限均告崩溃瓦解,事物消失于混乱和无序之中。 鲍德里亚认为,在当前的模拟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坍塌(折叠)进所有其他的事物之中,所有的事物都正在内爆。他将内爆界定为:“相互收缩,一种奇异(巨大)的互相套叠、传统的两极坍塌进另一极。” 这就是说,信息爆炸那所有传统的对立价值和意义界限都瓦解并加以“中性化”处理,从而造成意义崩溃。
第一,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瓦解,内爆融入新闻的符号体系中。在新闻媒介的仿真模式下,各种符号发生互相交换,随着所有的价值都崩解为符号,经济、政治、文化、性和所有社会的东西都内爆在一起了,并且在消费社会中进行再循环。
根据鲍德里亚的学说,后现代社会进入了仿像的第三种模式,即“仿真”阶段,受到代码支配的一种模式 。新闻媒介建构了一种仿真的社会整体,电子媒体带来了一种仿真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面,娱乐、信息和通讯技术所提供的经历比乏味的日常生活景象更紧张,也更诱人。在这个仿真的模式里面,政治、经济、文化、广告、娱乐、暴力、窥视、性……原先存在差异和边界的事物都互相交换着各自的符号,政治和娱乐随着各自符号的交换而瓦解了之间的边界,文化和暴力、性之间的边界也是如此而消解,在新闻的符号体系中,政治和娱乐使用着同样的符号,共同编码成为了仿真模式的一部分。
鲍德里亚写道:“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个关系到职业经验、社会资格、个体发展的特有方面,那就是再循环……它不禁令人想到了时尚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跟上潮流’,并且每年、每月、每个季度对自己的服装、物品、汽车等进行再循环。” “再循环”这一概念扩展开去,可以见于许多方面:对身体本身的重新发现就是一种身体的再循环,对城市中绿地、自然保护区、乡村别墅的“重新发现”是对大自然的再循环。 “今天的一切都在同一律中受到时尚的影响,这恰恰是因为时尚能把任何形式都转入无起源的反复” ,所有的再循环都包含于“时尚”的范畴里去了,时尚的价值在于制造一种氛围。新闻媒介也处于这种时尚的循环之中,不同的符号被反复循环,各式各样的政治符号、社会符号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互相交换的代码营造出仿真的氛围。
第二,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内爆。根据鲍德里亚的内爆观点,除了各种领域之间的界限消失瓦解,更深刻的内爆在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也正经历着内爆,也就是说真实和虚拟的界限正在崩溃。鲍德里亚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对象是民意调查,他认为:“民意调查处于舆论的一切社会生产之外,它参照的仅仅是公众舆论的仿像。” 民意调查并不是实际上的真实民意,而只是一种在社会实践层面建立的仿真操作。必须看到,民意调查是当今新闻媒介普遍使用的一种操作方式,各种数据、图表披着现实的外衣搭载于新闻符号上,鲍德里亚称之为“统计学的观赏” ,但是它却在无意识之中将现实和仿真的界限瓦解了,这是一种意义的内爆。
此外,真实与虚拟界限的内爆,是被媒介的表象所隐藏起来的过程。内容在大部分时间里向我们隐瞒了媒介的真实功能。大众传媒的功能是对世界的特殊、唯一、只叙述事件的特性进行中性化,代之以一个配备了多种相互同质、互为意义并互相参照的传媒的宇宙。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深入,我们可以将现在正在发生的新情况来印证鲍德里亚的内爆观点。
如果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内爆在二十世纪中期还只表现为对真实的“仿真”,具体到新闻媒介是新闻媒介通过文字或电视画面等符号模糊了真实与仿真的界限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内爆则变得更为深刻了。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这一基于代码的“仿真”模式,已经与真实世界相融合,人们的信息、生活、交流,都穿越了传统意义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代码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存在,而新闻媒介将仅存在于网络的某个事件(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网络事件)作为材料进行再编码,以新闻的符号模式回到网络进行传播,整个过程是来自(受代码支配的)仿真层面而归于仿真层面,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体现了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的瓦解。
所以,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符号模式,在后现代拟像时代中,正体现着各领域、各事物之间界限瓦解、真实和虚拟界限瓦解的状态,这就是一种内爆的过程。
综上所述,基于鲍德里亚的理论,本文认为新闻是一种对现实符号化的模式,而在消费社会下,新闻作为符号具有消费的特性,在垄断性差异的生产中具有与其他一切消费之物相同的社会区分功能,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此外,作为符号的新闻也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内爆。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M】,赵伯英、孟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1
2. 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3.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4. 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5.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
6.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
7. 刘燕:《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与媒介现实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5年03期
8. 仰海峰:《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9. 孔明安:《从媒体的象征交换到“游戏”的大众——鲍德里亚的大众媒体批判理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