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许多旧年的“假”新闻大白于天下,但“有图无真相”的诚信缺失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以国外及国内近几十年的经典新闻造假图片案例,探讨当今大众传媒视域下有图无真相现象。
关键词:大众传媒;诚信缺失;有图无真相
所谓“新闻摄影”,是一种通过照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图片式报道,让受众通过图片进行新闻获取的视觉性信息。而新闻报道,作为将新时代科技与传媒融合的成果之一,担负着的不仅仅是传播的义务,它更肩负着传播信息、服务社会和对社会负责的职责。若传播者的态度积极不为外物所扰,那么新闻摄影是向大众传播人类社会真实与本质的强大助力。但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如果因为影像的特殊性出现了偏差,或受到来自于传播者的无意构图之中往往隐含着现实的社会结构的误导,并造成了动员性的或劝解性的效果,那么新闻摄影将成为误导大众舆论、“以言杀人”的可怕帮凶。
一、新闻图片的相关概念
1.新闻图片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概念是指它是利用摄影技术制作完成的用于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图片。狭义上,新闻图片可以分为五种具体概念。
2.新闻图片的种类。(1)新闻照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景的拍摄,是重现人、物、景的原貌。它的特性是显形,将照片制成图片主要是发挥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有些照片具有美术价值,为美化报纸版面而制成图片。(2)新闻图表。一是将统计数字制表绘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二是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示意,使数字的类比或对比更加鲜明。特性是以形表实和以形示意。示意图常用来表达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这类形势图有的单独发表,或与新闻述评和综述配合发表。图表中的数字、事实和地理位置都必须严格真实。(3)新闻地图。特性是以形表实,间有表意的情况。地图的绘制不能随意,必须严格按地图原来的比例来表明地理位置。可配合文字新闻发表,只表明新闻事物的地理因素,或作为独立的新闻地图发表,配以文字说明,着重从地理位置来传播某类新闻信息的全面情况。(4)新闻速写。是以现实的新闻人物和事物为对象的绘画创作。抓住其瞬间动态形象速写成画,以传播新闻信息。特点是绘形,不能将新闻人物和事物完全还原成本来面目,且不能采取绘画的典型创作手法[1]。
3.新闻图片的选择。首先选择主题突出、尺寸合适、清晰的图片。新闻图片是新闻的眼睛,一张好的新闻图片能够胜过千言万语,能够直接与读者产生共鸣,震撼读者心灵,去帮助读者我们理解要做的新闻内容,所以主题要突出让受众一目了然。
4.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纪实性、瞬间性、形象性和思想性,它集这些特性于一身,反映事态的最新发展,客观地记录新闻,捕捉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瞬间,将图片新闻化,传达某种思想和含义。这种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和蕴含的思想浓缩在画面之中的方式,可以给受众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二、有图无真相现象概述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5日18︰00,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奖”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瑞典摄影师Paul Hansen,为《每日新闻报》拍摄的照片—《加沙葬礼》赢得年度图片,照片反映的是两个巴勒斯坦孩子的葬礼,他们在以色列导弹袭击中身亡。随着比赛结果的揭晓,一连串质疑也纷至沓来。照片上传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对照片提出疑问:“为什么得奖者的作品看起来像电影的海报?”他认为:“照片的真实感降低,修饰过度,让我们面临着诚信危机。假使新闻摄影的目标是告知真相,那么这种做法只会让受众迷糊不清我们要传达什么。”法国某网络博客作者安德鲁?昆戴尔在某日贴出了一张对比图,是《加沙葬礼》分别处于报纸中和比赛中的样子。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参赛照片从原来的暖色调被修成了死灰,人物场景上也进行了大量的PS形成一种近油画式的效果。他引用法国一家媒体的评论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批评:“摄影师的过度调色将一次抓拍变成了一次绘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能给人很大的震撼,但缺点在于,它只是为了增强情绪感染力,旨在催泪,而非催人思考。”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面向社会、传播社会文化的机制,肩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新闻图片作为各个传播媒体的重要传递信息载体之一,因为整个体制的弊病而出现了一种“有图无真相”的现象,“眼见为实”的定律被打破。所谓“有图无真相”,即看到的并非真实,所谓的新闻图片也出现了造假。不论是古代(绘画,小报)、近代还是当代,亦或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现象都不可否认的普遍存在。例如美国著名的恐怖袭击事件——9·11发生后,一张由游客拍摄飞机撞击五角大楼的照片,出现在了事发几个星期后的互联网上,引起了全美上下震动。但是,经过摄影技术人员的专业评估之后,这张照片露出了破绽。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图中游客面向北边,脸朝向了帝国大厦。但是根据常识我们知道,五角大楼室外观景台在2号世贸中心的楼顶上(南楼),此图所示与2号楼被飞机撞上的方向却相反。事实一经披露,震惊了美国市民,此图也成为当时极具代表性的“假图片”之一。
在国内,近几年较为轰动的“假照片”是那幅在青藏铁路竣工半年后,一张拍摄青藏铁路藏羚羊的照片获得了CCTV“《影响2006》年度新闻记忆”特别节目的新闻图片十佳铜奖,作者刘为强从此一举成名。但2008年的2月12日,一位名叫DAJIALA的网友,在中文摄影网站“色影无忌”发表了一个名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帖子。他从专业技术角度指出刘为强的获奖照片疑似造假:“图片的最下方,有一道十分明显的线……仔细观察,这明显是一道拼接的痕迹。”此贴一出,刘为强立刻解释称为了拍摄这张照片他在自制的掩体里呆了半个月,但取景器捕捉到的镜头不是“有羊没车”,要么就“有车没羊”偶尔有珍贵的交汇镜头都因为相差等种种原因无法出片。但无论再怎么解释,结果都是主办方取消了他《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作品的铜奖资格,并收回颁发的证书及奖杯。其供职单位大庆晚报社还宣布解除对刘为强的聘约,并取消其所获荣誉称号。
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摄影自身的缺憾。作为一个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瞬间提取的工具,相机所能做到的,就是全部依赖摄影师为媒,进行快速摄取。瞬间是摄影的一大优势和特性,但也是它的一个缺憾。瞬间的捕捉可以为受众带来第一时间的现场信息获知和极大地感官刺激,但是“瞬间”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是低效率出片,以致“摆拍”现象的出现。除了瞬间性,技术引发的失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如今数码相机大行其道,全机械式器材由于高端产品价格昂贵、不适合捕捉新闻等原因,已经逐渐成为小众之选。电脑技术的逐渐完善,带来的是大量系列式后期高科技软件。著名的Photoshop一经问世因其为摄影者完善、美化照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就受到了极大地好评。然而对于新闻摄影,这种对普通照片调色阶、加细节、做合成,利用软件对新闻照片进行随意修改的行为都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2.政治审查。从举例的造假照片中我们看一发现,无论是处于那种社会制度之下,被政治因素“绑架”进行造假的照片数不胜数。种种审查就是通过这套遮藏着、匿名的、看不见的机制贯彻下来,使新闻图片成为维护象征秩序的的工具。人们对某一领域的运行机制越了解,就越能理解其中的人即是操纵者也是被操纵者,这时无论是新闻机制的中的哪一方,都是被动承受者。而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因为影像的特殊性出现了很多偏差,一个来自于传播者的简单评价之中往往隐含着现实的社会结构,并造成了动员性的或劝解性的效果。
3.经济审查。传媒作为一个社会性的机构归根究底是为社会服务,但不可避免的它也将面临“经济问题”。电视有收视率、网络有点击率、广播有收听率……现今传媒制度在各方面对行业工作情况都有评判标准,并以此与新闻工作者的收入挂钩。传媒企业的关注点从职业本身职责偏向了企业经济发展,新闻工作者的关注点从本职要求移向了个人收入,这样就容易导致摄影师在参加各种新闻摄影比赛和上交任务时为提高质量和效率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虚假照片处理。
4.受众的话语权。受众是整个传播中相当重要的一方,他们是接受者和反馈者,更是“买单人”。大众传媒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受众传播信息,受众手中紧紧握着的是强大的“一票否决权”。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公众文化需求,公众文化需求决定了新闻的选材和主题。自然,作为重要陪配角的新闻摄影自然被定下了基调,为了迎合,就会失实。
5.职业道德缺失。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第一准则,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记者行为原则宣言》中的第一条就是“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责任。”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假新闻的出现就是职业道德和求真求实的态度缺失的表现[2]。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普遍情况即部分新闻工作者在未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一系列细节背景的情况下,脱离基层、主观臆断、捕风捉影,进行潜意识的新闻造假。在这些人心理,新闻工作者及媒体已经在社会成员心中形成了权威式的公信力,因此出现一些瑕疵和纰漏也不会对大局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他们便对放弃最本职的工作之一——“调查”,甚至仅依靠自己的常识及工作经验来“想象”、编造新闻照片。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新闻报道的失真便是社会诚信的缺失,极强的破坏力将会造成不可估量损失。首先应该通过制度来规避和防范少数人的功利之心。在新闻报道中,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监督是必要的,可一味依赖于公众舆论去发现监督,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假新闻”这种欺诈行为,通过详细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执法双管齐下,气焰必定会削弱。其次,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自觉自愿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建设。记者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新闻图片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反映现实,有时甚至能创造舆论,改变事情发展的方向。所以,作为记者,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重担,提高自身素质,在选取图片时、报道新闻时反复验证其真实性。确保公众获取的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媒体报道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新闻的纯粹性和真实性。我们一定要呼吁各方坚决抵制假新闻,保存公民的基本权利—知情权。
(作者系:1.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贞铭.新闻采访与编辑[M].台北:三民书局,1978.
[2] 鲁伟.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探究[J].大众文艺.2008(12).
[3] Lester, Paul Martin.新闻摄影:走进伦理与道德[M].Hillsdale,N.J.: L. Erlbaum出版社,1991.
[4] 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传媒观与伦理观[J].新闻记者,2003(4).
[5] Donald Alexander Sheff.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