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自制视频节目不断拓宽道路,与电视媒体争夺观众和广告主。但近年来大获成功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针对草根自制节目的短板,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两档节目都强调高端技术的采用和参与者的专业素养、追求节目价值的纯粹回归和参与者形象的“反神化”、注重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正面娱乐价值的重构。本文认为这两档真人秀的改变为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的新定位——专业化做出了有利的探索。
关键词:专业化;纯粹化;极致化;权威重构
近年来,视频网站与传统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2011年开始各大视频网站纷纷从电视台挖制作人才。从微电影、谈话节目到综艺秀,网络自制节目不断扩宽自己的道路。网络不再是电视或电影的二次营销场,拥有自己声音的网络视频赢得了更多的忠实用户。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72亿,较上年底增加了4653万人,增长率为14.3%[1]。网络媒体带给电视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是全方位,不仅是为观众提供了另外一个观看视频的平台,网络自制节目也出现电视节目所不具备的新特征:如草根性、互动性、多元化与包容力等。电视节目有针对性的做出改变。2012年和2013年最成功的两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都体现电视真人秀的专业化、极致化、纯粹化走向,并且这种走向呈现阶梯上升趋势。
一、专业化应对草根挑战
新媒体相对于电视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在于它的草根性,提供了个人表达的平台。这种多元的声音是很难在线性播出的电视媒体上实现的,但也因为力量分散,草根自制视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反,电视机构多年来积累的财力人力能保证制作出高质量的专业化作品。因此,强化专业性是电视节目拉回观众的法宝。《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的专业性主要体现为技术专业化、内容专业化和操作的专业化。
1.技术专业化。体现为更高精的设备和专业人才在节目中的运用。《中国好声音》中导师使用的转椅,不仅是节目的标志性元素也具有十分专业的功能。为保证节目真实性,导师不能戴耳机,所以转椅要能够真正挡导师视线,又要使学员的声波不受干扰。因此节目组不惜以每把80万的重金打造转椅。此外节目还是国内首次在综艺类节目播出中使用5.1环绕声。环绕声团队在观众席上架设了24路不同制式的环绕声/立体声话筒,用于拾取整个演出现场的声场环境和观众气氛。还在录制现场搭建了一套环绕声制作系统,收录了将近100轨声音素材,并对这些素材作了一版环绕声实时混录[2]。此后的《我是歌手》更加强调了高精尖专业设备的使用,并成为前期宣传的重点之一,音响设备是法国L-ACOUSTICS音响品牌、英国DiGiCo调音台,麦克风是森海skm5200二代,128分轨录音设施。几乎所有参加《我是歌手》的歌手都表示,这是个能享受音乐的舞台,它的设备都是演唱会标准,是别的音乐节目无法比拟的[2]。随着节目的大热,这些高端专业设备的操作者也慢慢浮出水面成为另一类的明星,《中国好声音》负责节目音响效果的金少刚曾担任过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响总监。而《我是歌手》的音乐总监梁翘柏是王菲、陈奕迅、韩红等明星的演唱会御用音乐总监。灯控师则是从韩国原版《我是歌手》节目组特派过来的。在《我是歌手》的节目当中每一首歌的主乐手的名字都会给出字幕,如同歌手的名字一样显目,用同等的时长。演唱当中演奏者、伴唱的镜头也反复穿插出现,大约占到整个表演时长的1/4。这种尊重专业人士的态度即强化了节目的专业特性,也打造了节目专业化的品牌。
2.内容专业化。技术的专业化基本上依赖于电视台的经济实力,是最容易解决的一层。而内容的专业化提升才是节目的核心战斗力。这两档节目内容上的专业化表现为表演嘉宾的高专业水准和幕后制作的新思路。《中国好声音》还未播出时,四位中国明星歌手的加盟已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虽然选手们都是草根,但也是经过导演组在各地精心挑选出来的,不再展现无门槛的以审丑为主要目的的海选。《我是歌手》的嘉宾进一步升级,每一位都是以实力唱功和作品成名而非依靠华丽的外表和包装。节目一开场就要求每位嘉宾对“歌手”做出自己的解释,大部分嘉宾都提到了唱功和专业态度。而从《中国好声音》开始,真人秀的叙事方式不再仅仅是满足观众对明星长成记的窥伺的纪录片片段,节目组对叙事有了更多的掌控能力。每一个演唱者背后的故事和亮点在通过演唱前的小短片和演唱后与导师的交流展现。在短短几分钟内要用自述的基本方式来讲述个人真实生活,故事要打动观众必须依靠导演组的精心设计。例如在外貌上有特点的选手在介绍短片里隐藏其正面,要么是用暗光处理面部、要么用背影和部分细节来代替。当人物出现在舞台上时,电视观众才和现场观众“一起”第一次见到庐山真面目。《中国好声音》对于真人秀内容的剧情化构建也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如有一例就是令许多观众落泪的徐海星讲述父亲病故的故事,也是通过杨坤问了一句“你爸爸来了吗?”而自然的引出,事后被证明这也是导演组事先埋下的“钩子”而饱受非议[3],但这也体现了导演组对于真人秀真实性表达多样化的新认识。《我是歌手》的叙事手法更加纯青也更加多元。类似于电影的画面风格来制造歌手登场前的紧张感,专题片的形式来做歌手采访,而演唱过程中时空被巧妙打破,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体验。每一位歌手上台站定后会有几秒钟的酝酿时间,同时配上心跳声,强化比赛的严肃性与竞争的残酷感。而当实力唱将黄绮珊第一次出现在不太熟悉她的观众面前时,节目给了整整十秒钟全场静音时间,为这把被埋没多年的好嗓子造出屏住呼吸的期待感,也与她所选歌曲《等待》的名称相互呼应。在黄贯中唱到《海阔天空》的高潮时,镜头先后切给了在观看的齐秦和沙宝亮,两人都陶醉地唱出了“谁人都可以”的歌词,既体现了歌曲的经典地位,也通过歌者之间的默契体现情感互动。此外沙宝亮的歌曲过门时,以现场音乐铺底插入了对沙宝亮的采访,简洁的解释为什么要选择《飘》而不是他的成名曲《暗香》作为第一支竞赛曲目。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了观众更多的信息量,避免单一感,但也有造成破碎感的风险,处理不当更会影响整期节目的完整性。正因为如此,才更能体现导演组的专业素养。相对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对于背后故事的讲述更为棋高一着。如林志炫上台之前接到好友的死讯,黄琦珊突破心结演唱前夫旧作等幕后事件是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进行人际传播。将关于节目的素材根据不同媒体的特质进行分配,实现最优化宣传。
二、纯粹化与极致化回应碎片化
《中国好声音》与《我是歌手》的成功之处都在于节目目标明确,集中力量表达核心价值,不试图像网络信息一般包罗万象。前者追求的是“好声音”,后者追求的“好歌手”。
1.个人形象塑造的纯粹化和极致化。《中国好声音》中的导师们要在节目中放弃自己作为表演者的身份,成为专注挖掘有天赋的学员老师。导师们的真性情在节目中得到极大的展现,而这种展现程度和角度是以往的演唱会或采访难以实现的。杨坤的“32场演唱会”、那英的“更细腻”、刘欢的“全方位,人生导师”、庾澄庆的“爆发力”这些极致化的个性形象在后期宣传中被进一步强化,成为品牌的一部分。《我是歌手》的嘉宾则经历了更为彻底的平民化,曾经的经历都被剥离,只作为一个纯粹的歌者站在平等的比赛现场。羽泉的“手心出汗”,陈明像刚出道的小姑娘一样向观众“拉票”,黄贯中在宣布结果时忍不住打断经纪人发言,直言“太紧张了”。这些“反神化”和之前的《舞林大赛》以及之后的《星跳水立方》的“反神化”都不一样,明星们退去光环后比的不是他们不擅长的事情,而是一项他们赖以生存的事业根基,而这个舞台不是录音棚,不能被后期处理也没有NG的机会。前者的失败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后者的失败则会损害之前累积的名誉和危及以后的职业道路。正如齐秦反复提及的“当初你自己做评委时挑别人的标准,现在自己能不能做到呢?”被放在这样极致化环境下的歌者也会展出自己最极致的水平。
2.节目价值的纯粹化与极致化。在《中国好声音》中导师抛开外形包装仅通过盲听来选择选手,因此特色鲜明的嗓音是打开成功道路的敲门砖。具统计,《中国好声音》中属于“高、强、硬、躁”类型的歌手占有绝对的优势[4]。对节目价值纯粹性的追求也导致了极致化的趋向。对于个性化声音的极端化追求也引来了诸多质疑,例如庾澄庆在点评“你我及他”组合时说:“如果节目叫《中国好音乐》的话,你们可以入选,但这个节目叫好声音。”节目在初期因为这样的论调不断地受到质疑。然而也是这样的极端化体现了节目的纯粹性和品牌的一致性,在碎片化横行的网络时代,只有极致化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我是歌手》的制片人洪涛也坦言:“节目只表达一件事,就是极致化音乐的呈现[5]”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在初期的内容设置上曾在“好声音”和“好故事”之间有所游离,《我是歌手》的主题表达更为纯粹。现场的大众评委看不到前期的采访剪辑,也看不到经过导演精心选择的切换画面,完全靠感受每位职业歌手5分钟的现场音乐表现来打分。节目对于大众评审地位的烘托也走向了极致化。第一期为例,节目的14分53秒已给出观众特写镜头,而第一组歌手羽?泉到了15分50秒才正式出场,在其演唱的5分钟内穿插了10个观众镜头。整期节目有60余个观众镜头且多为特写,最长的观众镜头达到13秒。而《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只有7个观众镜头,以大景别为主。因为大量观众特写镜头的使用,观众听歌时的情绪得以充分的表达,也因为重复而达到的夸张效果使得《我是歌手》饱受“职业观众”的质疑。尽管如此,节目组仍不改初衷,因为坚持成就了节目的特色。此外,节目中乐评人对歌手的点评用语十分专业化,这是对观众能力的一种认可。同时网民们也展开了关于唱功问题的讨论,与节目形成良好的互动。
三、权威重构冲击反智倾向
网络因为传播模式的去中心化,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人都获得平等表达权的同时,因为缺乏把关人的存在,网络信息呈现反智化、弱理性的负面特征。电视媒体以强调专业性的方式在观众的见证下重构权威,为迷茫的民众重新树立标杆,形成正面积极的导向。
1.高度标准化的制作模式。这两档真人秀都是从海外购买的节目模式,犹如工业制作流水线一样高度标准化的制作模式从素材层面保证了节目的专业化。根据原模式的宝典,《中国好声音》动用了26个机位拍摄选手、评委和观众,《我是歌手》则启用了37台摄像机,设置在每位歌手的房间、走廊、彩排现场,记录歌手每时每刻的每个细小动作、表情,并采用韩国特有环形轨道的推移摄制。有了这样充实的原素材,才有600︰1(分钟)的素材节目时长比。一期节目有3700多个镜头[6],平均3~5秒一个镜头,这是传统媒体对海量信息筛选后的精品,不是个人无门槛的情绪表达。《我是歌手》中丰富的观众素材是由舞台下12个固定机位和观众席中隐藏3个机位捕捉下来的。80%都是两个观众镜头连续出现且一长一短,非常典型,无疑是经过海外原版节目在剪辑实践中得出的优化模式。此外20多支环境收音话筒和分轨录音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节目组对现场观众情绪表达的控制力。而这些素材的获得依靠的是强大的制作队伍,《中国好声音》动用了灿星制作包括导演组、后期组、技术组、制片组、宣传组等在内的约百人团队,《我是歌手》的制作团队则达到350人。彻底打破了以为原来一个团队20、30人小作坊式的制作方式。庞大制作团队的精细分工与调度都依赖于原模式的制作宝典。这样高额的投资,高密度的协作是难以在缺乏组织的网络平台上完成的。高度的标准化体现了电视媒体的专业性,而专业性最终成就了这两档电视栏目的权威性。
2.娱乐伦理的重构。近年来省级卫视热播的娱乐节目大多被批“过度娱乐”,甚至出现价值观的偏差。而网络上的浮躁、厌世、恶俗倾向更为严重。低俗与热播一度被划上等号,但这两档真人秀节目却彻底改观了这种看法。《中国好声音》一开播即因为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备受好评。导师们和歌手真诚的态度,平等意识和公众人物的责任感都通过节目对观众做了很好的宣传。《中国好声音》的四位导师虽然大牌但面对选手时却表现出一种服务意识,面对优秀的学员他们争先恐后向其伸出橄榄枝,提供最优越的条件为学员获得成功。庾澄庆就打趣黄鹤说“我脸都笑僵了,她还不选。”导师们面对选手谦卑的态度一方面是由赛制设定的“反选权”所造成的,一方面则是受节目与导师们合作的方式影响。被请来的四位导师分别以一个合作人的身份来运作这档节目。每次录完节目后,导师们都要和节目组开会,提出意见和建议[7]。因此导师们对于节目的投入更尽心尽力,如同关照自己的孩子一样。导师不仅与学员保持平等的关系,对现场观众也是如此。例如,导师们在接受哈尼族“王子”李维真施礼后主动问询根据哈尼族礼仪当如何还礼。而后决定集体去后台拜会李维真的父亲——哈尼族的“国王”,刘欢主动转过身去向现场观众解释,用像对待朋友、同事的态度去交流。而在《我是歌手》中,歌手们对待音乐认真的态度,严格的自我要求都令人感动。陈明打着点滴备赛,要求医生打左手,因为右手要握话筒。彭佳慧说:“我希望赢得歌王的称号,因为我想证明努力的人终有回报。”而辛晓琪在长春婴儿被害事件发生后临时决定换歌,演唱《亲爱的小孩》悼念小浩博。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体现了作为权威人物的一种担当。而“一个人的职业责任,是社会伦理的最特有的本质。[8]”
四、总 结
新媒体的视频内容所具有的优势如:草根性、互动性等是其技术特性所决定的,电视媒体应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与网络节目硬碰硬竞争。《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这两档节目都从技术层面、组织行为和观念层面上强化了自身的专业性,有针对性的对网络节目的短板进行突破。在庞冗复杂的信息流中为受众选择、提去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并对专业的音乐信息作出解释,进行意义阐释,此外表演嘉宾用自己的行为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展现表率性的主导力量。为应对新媒体环境时电视真人秀做出的改革不仅为电视台拉回了观众,创造出更为优质的节目内容,更重要的是为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的新定位——专业化,做出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 年增长率为14.3% [EB/OL]. http://tech.qq.com/a/20130115/000115.htm.
[2] 朱秦冀.揭秘《我是歌手》:配置好幕后大牌多[N].华商报, 2013-03-26.
[3] “好声音”承认造假:安排徐海星谈亡父 刘欢忘词.[EB/OL]. http://news.66wz.com/system/2012/08/10/103305195.shtml
[4] 王思琦.“谁的好声音”?——由《中国好声音》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取向及其他[J].歌唱艺术,2012(11).
[5] 《我是歌手》解密[EB/OL].http://twent.chinayes.com/Content/ 20130417/kh7b0rq1i97xt.shtml.
[6] 《中国最强音》三大卖点不搞海选不抢学员[EB/OL].http:// ent.huanqiu.com/music/yinle-neidi/2013-04/3848219.html.
[7] 张小平.模式创新成就《中国好声音》[J].企业观察家,2012(9).
[8] (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