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范正伟等四位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言全文【2】

2013年11月07日20:24    来源:中国记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范正伟等四位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言全文

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获奖代表、新华社 李柯勇

  11月7日下午,第23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图为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代表、新华社李柯勇发言。冯振宇 摄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就在我来到这个会场不久前,甘肃定西农民王永瑞托老乡给我们捎话,就8个字:“树种活了,感谢你们。”

  其实,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是王永瑞和他的乡亲们,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扶贫事业的艰难和三西人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可爱,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他们生活、奋斗的那片贫瘠而深厚的土地,也不会有今天被授予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长篇通讯——《“三西”扶贫记》。

  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并称“三西”,曾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评价“苦瘠甲于天下”。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专家的结论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然而,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2012年,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深入推进之时,恰逢三西扶贫30周年。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决定,由他本人牵头采写一篇重点报道,倾情讴歌三西人民不甘命运、顽强抗争的可贵精神,以此折射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大地沧桑巨变的时代风云。

  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三西扶贫,作为世界反贫困斗争的成功范例,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性题材,而是有可能写成一篇具有世界意义的新闻精品。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2012年2月8日,西北还是严冬季节,我们踏上了冰雪覆盖的三西大地,连续采访53天,行程1.1万公里,途经20多个市、区、县,采访对象近200人,记下采访笔记约50万字。

  从军同志带领我们采访时,所到之处平均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他头疼、胸闷,夜里睡一觉甚至要醒来十几次。但是,蜿蜒曲折的乡间土路,洒满阳光的农家小院,尘土飞扬的市场,低矮的蔬菜大棚,弥漫着鸡粪味的鸡舍,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扎根基层,让我们捕捉到了老汉王永瑞那样的动人故事——

  王永瑞所在的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是三西的极旱区之一。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王永瑞一头扎在山沟里,孤身一人种了30年的树。

  太旱了,他种树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梨只能长到核桃大,涩得很;而杏子,一开花就谢了。

  死了种,种了死。种了死,死再种。在这苦痛的轮回中,王永瑞老了。原来能担两只大水桶,现在只能挑两个小罐罐。

  白天给他做伴、夜里为他取暖的狗一只只老死了,他种树。

  连虫子都干死了,跟着他挖地的喜鹊再也不回来了,他还在种树。

  我们问:种一棵死一棵,有意义吗?

  这个72岁的老人忽然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

  当时,现场所有人都哭了。从军同志拿起纸巾,轻轻地为王永瑞擦去眼角的泪水。

  那一刻,我们深受震撼。

  直面苦难,坚忍不拔;一息尚存,奋斗不止——这,就是三西人。

  带领村民推平梯田的村支书瓦广吉、唱着《流浪歌》外出打工的养鸡女状元陈云花、“洋芋书记”李旺泽、用自己的彩礼给哥哥当学费的黑妹、自编自拍电视剧的农家女柳云霞……每个三西人都让我们震撼、深思、感动。

  就在这样一种感动中,从军同志带领我们12易其稿,写出了《“三西”扶贫记》。这篇通讯被1200多家中外媒体刊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甘肃、宁夏的干部群众说,新华社记者轻车简从、长途跋涉,用自己的双脚和赤诚的心丈量三西扶贫的厚重,描绘了一幅“三西”扶贫攻坚的历史画卷,抒写了一曲扶贫壮歌。

  特别让我们开心的是,《“三西”扶贫记》报道的很多三西百姓和我们成了朋友。当地政府帮王永瑞把水管接到了山上,他新种的树终于活了,开心地托人给我们带来喜讯。

  村支书瓦广吉到北京专程来新华社看望从军社长。在食堂吃饭时,老支书一时兴起,开口唱了一曲高亢婉转的定西“花儿”——

  “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是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正如这首民歌所唱,要想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新闻精品,也需要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勇往直前。而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始终都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坚持不懈地将“走转改”推向深入,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

  谢谢大家!

分享到:
(责编:熊旭、赵光霞)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