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 朱晓茜
11月7日下午,第23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图为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朱晓茜发言。冯振宇 摄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上海外语频道精心打造的5集大型外宣纪录片,成功打入海外多家主流媒体,并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特别是荣获了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们十分激动并深受鼓舞。回顾整个节目的创作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大胆创新,深入研究国际受众关注的领域,才能使节目独具特色、达到国际间有效传播。
上海外语频道是上海的外宣平台,因此我们在节目策划之初就确立了除了在国内平台播出外,力争进入国际主流媒体的目标。
以往中国的外宣节目以及国外拍摄的中国纪录片大多集中在美食、旅游、文化等偏软性的话题,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领域关注的纪录片却是凤毛麟角。
强烈的外宣使命感使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走不寻常之路, 做一部全景式透视中国当今社会的纪录片,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改革发展的中国,一个直面发展中问题和挑战的中国。
从全球视野出发,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大问题:
中国经济,你将走向何方?
中国人,你幸福吗?
会制造的中国人,你会创造吗?
中国人,你参与了吗?
中国人,你信什么?
这五个问题构成了我们五集节目的核心,涵盖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创新力和价值观各个方面。片中既有对农民工、乡村直选、行政透明、教育、医疗、买房、养老、“山寨”与创新、价值观与信仰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又不乏来自政府官员、学者、百姓和非政府组织的声音。可以说《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但回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现状的一些疑问,同时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坦率真诚,不回避国际社会所关心的敏感问题,才能使节目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确定了主要的框架和领域之后,能否触及、怎样触及一些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就成为了这个节目是否能够有所突破、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国际社会所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说中国的网络信息公开、乌坎村的村民选举、宗教信仰、中国人的“性”观念等问题,碰还是不碰?拍还是不拍?用还是不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过去常常觉得尖锐敏感,总是绕着走,尽量避开。然而,在经历了多次的纠结、忐忑、掂量和挣扎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记录。借用我们一位分集导演的话就是:“我们选择了以往我们不曾涉足的领域尝试去做一点推进,或者说逼近。与其让国外来妖魔化我们,不如我们采取主动呈现点真实的自己。”
对于敏感话题,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是一支以80后为主的娘子军,制作这样重大题材的纪录片经验并不是很多,但是大家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同时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来自集团和频道领导的信任、支持和指导,给了我们比较大的创作空间,也使我们有勇气和能力直面问题和挑战。
三、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善于合作,采用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才可以用“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面临的挑战》由上海外语频道纪录片导演构成主创团队,在前期策划和后期精编阶段采用了中美合作的方式,邀请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 库恩先生参与节目的策划并担任主持,美方人员参与了节目的精编。这种方式保证了节目更加客观和全面,风格更符合西方主流受众的审美习惯,为外宣平台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中方团队担任主创,则保证了这部纪录片的“本土”特质和色彩。
当然合作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明显差异,双方在故事选择、制作进度和工作方式上都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和不同。例如,在“中国国人,你信什么”这一集中,“雷锋”曾一度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库恩先生认为,“谁是雷锋?雷锋精神是什么”对西方观众而言太复杂,很难解释清楚,因此主张去掉这个话题。而我们则坚持在讲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问题时必须要讲到雷锋和雷锋精神,因为雷锋精神已经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中一个特定符号、象征和坚实的存在。我们的意见最终获得了库恩先生的认同。这次与美方的合作,我们的体会是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同时也要自信独立,坚持原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此次获奖是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新的起点。我们将牢记外宣使命,在国际传播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制作更多更好的外宣节目,为提高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