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人民网 张豪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赵光霞 宋心蕊) 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的“十年再出发——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今天在北京大学召开。以下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
作为一个不够专业,经验不深的发言人,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论坛,并和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同行,和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是我的荣幸,所以首先在这里谢谢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批评个别外商投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存在一些问题,我说到,那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作为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机构和新闻发言人,我们更需要从为社会,为公众履行尽职的角度来看待并实实在在做好我们的新闻发布工作。
作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人,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对公众对社会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怎样才是有价值,有意义?我觉得尽量满足公众,满足企业,满足各种社会机构对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满足知情权,参与全,才是有价值的。
讲到新闻发布工作的意义,我想如果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更进一步通过我们的工作既能满足媒体的新闻需求,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企业的信息需求,又能适度引导市场。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提高新闻发布的实际效果,新闻的发布就不具有价值。要提高新闻发布的效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尽可能提高新闻发布公开性和透明度,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根据本次论坛组织者的安排,我想主要围绕商务部这几年新闻发布的实践,对政府新闻工作增强新闻发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从商务部几年的实践来看,要提高新闻发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既要有好的态度和又要好的方法,多数时候态度比方法更重要。我概括了五条心得和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讲五个心得,或者五个基本要求。
第一,要真心诚意。政府发布的新闻主要是政务信息,而政务信息原则上只要可以公开就必须公开,因为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性也好,透明度也好,都已经有了原则了,是必须的。政府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公开各种政务信息,让各种政务信息尽量透明。大家知道公开和透明其实也是相对的,政府的信息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公开和透明,但是面对媒体和公众,你是真的想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真的要服务媒体还是糊弄人,是真的要接受媒体的监督,还是只是自己往脸上贴金,真的是国家机密不能说,还是另有隐情?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媒体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你有没有真心诚意也是看得出来的。
只要是合理建议,我们都尽可能的吸纳,根据大家的意见,原来一月一次的发布会,现在调整为一月两次,再调整为现在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既有例行发布会,又有专题发布会,还有小型发布会,联合采访会,除了发布会,商务部官方网站平均每周还有十条左右的新闻稿,我们在人民网、新浪网等建立商务微新闻和微博,平均每天发出十条左右的微博。我们把企业重视的,企业关注的内容,市场供应,居民消费情况,进出口变化情况,外商投资作为新闻发布的重点,并且能够及时关注。能不能公开透明,又准确及时,保证新闻发布公开透明的效果,离不开媒体的合作和配合,因此我们特别注重真心诚意来善待媒体,与媒体建立起一个友好合作的关系,非常重视和媒体记者的平等沟通。
商务部可以公开的信息有这么多,哪些是媒体的关注点,哪些是真正的新闻点,每次新闻发布会前我们都会真心诚意跟记者沟通,使发布和回应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对媒体提出的合理采访要求,商务部尽量协调予以配合满足。今年我们办理采访申请有187起,我们不定期组织记者到地方去开展专题调研,为记者进行深入的报道提供便利。
以上是我第一条的体会,就是要做到新闻发布的公平和透明,关键还是真心诚意。
第二,要实实在在。新闻发布的信息,回应的信息,不能尽是空话和官话,要让公众感觉实在一点。什么叫公开、透明呢?我个人认为,发言人在发布新闻,回答问题时还是尽量直截了当,不绕圈子为好,尽管有很多的培训班,有的培训班都是教新闻人如何不要正面的回答,告诉你怎么绕。但是我想那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下下策,应该是例外,不是原则。
仅有态度的实在是不行的,关键还是新闻发布的内容要实在,媒体记者的问题往往反映的是公众的意见和看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要有料,让媒体觉得有料的新闻发布才是受欢迎的,这是记者跟我说的。商务的重点工作常常也是企业感兴趣、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每个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不仅主动发布数据,比如说国内市场运行,对外投资等数据情况,以及一个阶段以来的重点工作。同时还认真回答媒体记者的有关提问,现在一般每个月我们开的例行发布会都要回答十多个记者的将近20个问题。
那么在回答媒体提问的时候,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少用原则性的表态,尽量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仅有观点,而且有事实,用事实印证观点。
第三,直面热点。在新闻发布工作中,只有勇于回应热点,而不是回避,才是真正实现新闻发布的公开和透明,才能真正站住舆论的制高点。对于社会关注的与商务部相关的重大热点问题,以及突发敏感事件,商务部建立由专人负责的舆情监测制度,每日编发舆情快报,定期对重点舆情进行深度分析,并及时通过发布新闻稿,发布会回应,或者接受提问,基本上做到及时监测,适时发布。
第四,要表现专业。今年6月国内有一个地方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举行了发布会,发布内容现场出动消防车多少台,120救护车多少台,医务人员多少多少,疏散周边人员多少人等信息。有关领导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详细疏理医务人员救治伤员的情况,他说救护车40分钟赶到现场,很不容易。危重问题复杂的时候,专家从北京飞过来,非常令人感动。还有医务人员做出巨大的牺牲,令人骄傲。他只讲这些事,这场发布会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得来了一片置疑、批评和骂声,我认为这就是不够专业。开新闻发布会的出发点是好的,准备也是充分的,是不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布了错误的消息,有些内容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是应该在总结和表彰的时候来发。发布会把大家最核心的体系和有效的信息忽略了,或者是回避了。
国内确实有一些抢险救灾的新闻发布,不是将公众关心的核心信息放在一旁,大谈领导正确指挥,老百姓情绪稳定。这个就说明他们这些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是太专业。我们必须按新闻规律和专业要求来好好思考,我真的觉得新闻发布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这几年商务部新闻发布工作通过培训,再到实践,有很大收获和提高,新闻报道对时效性要求很高,我们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让社会和公众关切的问题做出回应,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商务部加大了发布的频率,在原有的基础增加了专题发布会和小型发布会,就一些媒体关注的热点进行回应。
今年以来我们举办发布会40多场,平均每周一场。刚才讲到要有料,料是好的,菜也是热的,还不够,还得色香味俱全,新闻发布及时很重要,远远不够,还要有效果,新闻点要突出,语言表达要清晰。一桌好菜如何上菜摆盘也很重要,我们根据发布内容的不同和公众的需要,以方便媒体,方便群众,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我们要提高新闻发布的公开透明度,表现更专业才行,正是基于这个考虑,为了有针对性得改进我们新闻工作,我们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商务部新闻宣传工作查找不足。
第五,要勇于担当,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指出,要建立勇于担当的政府,这也要求提高政府新闻发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好政府新闻发布的工作。新闻发布不能因为怕说错话,而不说话,面对争议我们一方面要有平常心,要勇于担当。现在政务微博逐渐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我们是第三家开通微博的部委。我们及时发布相关商务部的信息,商务部首次开展商务系列的网络访谈,目前有16位负责同志就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发布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我们在这一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商务部对批评性和建议性的意见是表示欢迎的,我们公众知情参与和意识不断在增强,另一方面我特别想说的是,正是因为通过商务部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公众才有了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这可以增强我们国家决策公正合理性。再加上引发出来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且时不时给我们增添了一些烦恼,要站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服务人民群众,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高度来看待这一类的烦恼,我认为这种烦恼应该是一种成长的烦恼,幸福的烦恼。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