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微博在体育信息的传播以及受众之间的网络互动上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中普遍存在着的群体极化现象也开始慢慢在体育微博中开始出现,体育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原因,在网络和现实中都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努力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帮助人们理性地去看待体育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关键词:体育微博;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1 体育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
1.1周期性、瞬间爆发
体育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大多来源于议题,而这些议题又大多来源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体育事件和活动。因此,体育微博群体极化现象与体育赛事和体育事件息息相关,呈现出周期性以及短时爆发的特点。在网络社会中,因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使得讯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传播,其传播效果呈现出了一种爆发式显现,而且这种效果有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从发生到引爆再到静寂可能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全过程。重大体育赛事或是重大的体育事件往往成为体育微博用户话题的中心,比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体育微博中关于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打假球事件的讨论中,所呈现的群体极化现象就具有爆发突然、时间持续短的特点。
1.2体育微博使用者情感简单化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他们或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这些用户往往在观看完或参加完体育活动之后积极的活跃在微博平台上,带有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来主动且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互动促成了目标的实现或带来了某种形式的回报,那么互动就会增强并最终导致人际吸引的形成,群体内部成员之间会降低内群敌意,并引导敌意指向外群,常常群内个体之间会形成积极的刻板印象,而对群外的个体则会形成消极的刻板印象,从而促成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在对某些体育事件的看法上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容易作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判断,而不能全面理性的去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
1.3体育微博使用者行为上的失控
体育微博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在网络世界自由表达和公共对话的平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微博用户不理智和不文明的行为,这种行为正式由于认知层面上的扭曲所造成的。不少的微博用户在形成价值判断,找到和自己意见相同的群体后,他们的表达更加的肆无忌惮。桑斯坦给出了群体极化的两个解释,一是群体易于将自身视为是一个说服与争辩的角色,因而会不断地保护和加强既定的立场,导致极端主义的产生;二是因为人们希望获得其他团体成员的赞同,自己也希望赞同他们。人们一旦身为彼此认同、团结在一起的团体成员,极化的情况就会明显性地增强,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想下去,群体极化就会导致彼此越来越相似、越来越极端。比如,在2013年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无缘四强后,篮球评论员苏群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关于质疑中国男篮的微博后,支持苏群观点的一方和反对的一方很短时间内就在这条微博下面评论表达各自对不同的观点,甚至出现了诋毁和人身攻击的评论,双方吵的不可开交。
2 体育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
体育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可以简单的归结于三大因素,一是微博的使用者与体育传播受众具有相似的人口属性,有利于同质化群体的形成,二是微博本身所特有的信息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在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一个则是体育自身所具有的参与性和冲突性的特征,这三者为体育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