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前沿声音>>编采探索

无论报纸命运如何,设计永存

赵新乐

2013年12月04日09:5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手机看新闻

  □对话人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艺术总监科林·威尔森

  当纸媒的命运陷入一种“前途未卜”的境况时,大谈报纸设计是不是一种奢侈?在西方,报纸设计在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中国的报纸视觉表现与西方报纸的视觉设计存在哪些差距?听听已经从事报纸设计工作多年的科林·威尔森怎么说吧。

  《中国新闻出版报》:对报纸来说,视觉设计本身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那么,在您看来,现在很多报纸更加重视视觉的理由是什么?

  科林·威尔森:我们都知道,设计不会让你的报纸卖得更好。因为对于报纸来讲,内容永远为王,读者永远关心内容。设计的功能,是让内容有更好的呈现,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让受众觉得更有阅读的兴趣。

  对于信息同质化严重的报纸来说,经过设计的视觉呈现具有更高的识别性。在英国,很多同类内容的报纸,在视觉设计上有层级之分。也就是说,每份报纸的风格是不同的。通过报纸的视觉设计,读者可以很轻易从那么多报纸中选择最想要的那份。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对中国报纸的视觉呈现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有一些更好的建议?

  科林·威尔森:在来中国之前,我认为西方的报纸设计会比中国好得多。但来到中国之后,所见到的报纸版式设计让我惊喜,也很意外。我发现,很多中国报纸用的图片像素都不错,有些甚至比英国的报纸做得还好。

  说到问题,我感觉有几点:一是中国很多报纸设计更注重视觉,但在内容的处理上却不是很充实,如果能够在注重视觉的同时也注重内容就更完美了;二是有些图片的拍摄效果不是很好;三是有些报纸的头版或者说新闻版面放置了太多内容,而且还是小板块,这样很难让受众对某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引起足够的关注。我建议,对新闻板块来说,不必做太多碎片化的设计。在西方,报纸头版一般就是一个事件。

  《中国新闻出版报》:对于报纸的视觉设计,尤其是头版设计趋向杂志化的现象,您怎么看?

  科林·威尔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法,在国外其实也是这样。比如,英国一些比较严肃的报纸,像《泰晤士报》《卫报》等都有周末版,设计的特色和杂志非常像。封面多用大幅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再加上大面积留白,让报纸的视觉更具冲击力。的确,现在很多大报的周末版就是一本杂志。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国外,报纸设计的地位是怎样的?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保持一个较高的标准?

  科林·威尔森:在国外,设计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门,而且地位越来越高。我们不仅是设计师,同样也是记者,我们会很大程度地参与到选题的制作当中。

  我认为,作为报纸设计者来说,比其他行业更需要不断学习。作为报纸的艺术总监,不是说自己要设计得多么好,而是要找到最好的人,把他们的技能和潜力激发出来,把他们的技能和创造力捆绑在一起,发挥到极致。这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过程。

  我自己一般会设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在平时会非常关注其他领域,比如艺术、设计以及与设计相关的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学习那些很棒的设计,然后再做一些提升,让自己始终对设计保有高标准,能被好的设计所打动、激励。

  《中国新闻出版报》:有人说,现在是报纸的坏时代、设计的好时代。对此观点您怎么看?

  科林·威尔森:作为设计师,我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15年,对我个人来讲,我当然希望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我也想更多为此服务。但是,的确如大家所说,报纸受到网络的冲击。

  在我看来,新闻就是新闻,会始终存在。只要大家需要新闻,就如同需要编辑、记者一样需要设计。对报纸来讲,也不要认为网络在取代你。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能够做得很好,也许对于报纸来讲同样是好时候。

 

分享到: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