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网购个人信息泄露招致骗局 伪装网店推销劣质产品

王梦影

2013年12月05日0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场因网购个人信息泄露招致的骗局

  安徽安庆市的王女士是一位“淘宝达人”,隔两周就会收到或大或小的快递包裹。最近,王女士遭遇了一次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骗局。虽说不是网络“菜鸟”,对网络、电信诈骗也有警觉,但她还是一不小心“中了招”。

  一个知己的“客服电话”

  今年“双十一”前夕,正上班,王女士接到一个号码是010打头的陌生电话。对方准确地报出了她的名字,自称是某品牌化妆品的客服,姓杜,特意对“重要的VIP客户”进行回访,甜甜地说个不停。

  这种化妆品线下是有实体店的,出于实惠与方便的考虑,王女士曾在一家正规的淘宝网店上购买过几次,对效果比较满意,一直使用这种化妆品。见对方对自己的信息与购买情况这么熟悉,她料想是与那家店有关系的,于是并没有立刻挂断电话。

  简短的“回访”过后,“客服”开始推销“VIP客户价格”的产品套装直销,每样比王女士此前购买的要便宜数十元,还附赠一台“眼部按摩仪”,电话预订,货到付款。

  出于警觉,王女士还是婉言谢绝了。不过,此后几天,这位客服小姐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攻过来,口气越来越客气和难以拒绝:“您是VIP,我就专门负责您啦。您不要在原来那家买了,我们这是直销,更实惠。”

  架不住一连串的电话攻势,王女士最终还是预订了一套238元的产品。她本来也打算继续从那家网店再买的,这次价格这么优惠,而且是货到付款,自己就图个便宜吧。

  确认订单后,没等王女士开口,对方麻利地报出了她常用的快递地址,“是这个没变吧?”这更让王女士觉得没啥问题了。

  化妆品包裹到的时候赶上“双十一”,工作和快递都扎堆儿,王女士有些忙不过来。像同事一样,并没拆包裹验收,急急付款签收了。

  晚上回家一打开包裹,王女士吓了一跳:产品包装颜色鲜艳的有些粗劣,质地粗糙,还有压过的痕迹。那件具有美容功效的“眼部按摩器”更是粗劣得像地摊货。化妆品更是打开一件,令人心凉:性状、质地都完全比不上她此前购买的产品。

  给那家“直销店”打电话几乎是第一反应。但漫长的拨号音之后,王女士等到的却并不是“专门负责”自己的杜小姐。

  “你们的质量有问题!究竟是不是正规直销店?”王女士质问道。

  对方矢口否认质量有问题,一谈到承担责任,更是打起了太极,“负责您的小杜休假了,等她回来了我们弄清情况一定为您解决。”

  艰难的曲线维权

  一连几天,电话打过去,小杜永远不在,“解决”永远是以后的事情。再一看快递单子,只有一个寄件人“张小姐”,地址与联系方式缺失。

  王女士赶紧与常去的那家网店联系,网店方面也吓了一跳: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电话和我们有关系,是骗子吧。

  王女士问:那他们怎么知道我在你们家买东西的?

  网店说:我们也不知道。

  王女士想到报警维权,但是这么小的金额,立案都成问题。

  王女士一着急,想到了给自己投递这个包裹的顺丰快递员。快递员很热心,提供了顺丰总部的电话寄件公司的地址。她给顺丰总部打电话,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现在拒签已经晚了。货到付款的两天内,钱已经不可以追回了,只能通过退货的方式取得。好消息是:货到付款,钱会先打到顺丰的周转平台上,所以现在还没到对方那里。

  没有别的办法,她再次给对方挂去了一封更严厉的电话,表示要诉诸“12315”。可能是想息事宁人,两天后顺丰致电:对方同意退款了。但顺丰公司走程序,需要王女士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与手机号。

  王女士这次格外谨慎,她在复印件上加了水印。寄送前,用手机仔细拍下了产品的问题部分与生产信息,留作证据。

  接下来,王女士在考虑是不是要换掉自己的手机号。

  遭遇骗局怎么办

  王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半年来,全国各大公安局网站的警务公报中都出现了利用非法获取的网购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或是冒称“知己”的电话打来,或是谎称电商客服要求转账,或是假借“网购达人”们熟悉的品牌,推销山寨产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的汪婷婷就刚刚经手过一起这一类的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从互联网上买到了几十万条个人网购信息,对其中数人致电恐吓,试图利用人们破财消灾的心理获取利益。

  据汪婷婷介绍,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非法出售个人信息需要负刑事责任。购买信息进行诈骗造成恶劣影响的也会被惩处。

  那么,像王女士这样损失金额小的普通受害者应该怎么办呢?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熊定中认为,快递公司在这次的事件其实并没有太大责任,王女士的曲线维权也不太可能被复制。据他分析:王女士的遭遇涉及信息泄露者与购买信息用于诈骗者,这二者很大程度上并不重合。那么,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追查信息泄露来源是否可能呢?熊定中认为在具体实施上也是很困难的。

  对于那些利用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进行犯罪的行为,可以选择报案。但是熊定中提醒说:“由于警力有限与异地办案的限制,这类小金额的个人案件几乎不可调查。如果同类案件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集中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则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我个人建议还是要报案的,这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将每个人分散的线索形成完整的犯罪证据链条,导向最终事件的解决。”

  “在有明确被告的情况下,民事诉讼是一条道路。”刘俊海说,“当然,会有人担心这种维权会导致‘为找一只鸡,花费一头牛’的情况,我建议消费者可以要求律师费、文件费、国内交通费、误工费等由诉讼产生的费用全部由败诉方承担。”

  遭遇骗局,扫尾工作该怎么做呢?

  “两条腿走路吧,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大对这类诈骗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自我保护。”刘俊海说。

  熊定中建议,“关键还是要防微杜渐”。可以采用代收或者使用单位地址的方法,快递尽量不要送到家里来。利用手机安全软件,利用网络查询号码的工具,也是快捷方便的自我保护手段。

  发现信息泄露之后,尽管麻烦,换掉手机号码确实是明智之举。因为个人信息与财产关联。一旦获得手机号码与身份证号码,补办SIM卡更改关联的支付宝密码,盗刷几十万元的案件已经发生了。身份证复印件打水印的办法,实质上不太可能阻挡恶意的复制,但多少能增加犯罪的成本。

  “我犯了两个错误:一应该在接到电话以后核实真假;二应该在接到快递以后仔细查看的。”王女士反思道。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