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结合体,是桌面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各自独立发展后互相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融合了来自二者的部分特点,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之前,当时的业务形态主要是新闻资讯、小说、笑话、音乐、短视频等,类似桌面互联网门户的“简易版”和“缩小版”;第二个阶段是2006至2009年之前的2G时代,这一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开始出现应用类的服务,一些在互联网上已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应用和服务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如浏览器、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等;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的3G时代,这一阶段才真正开始进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内容产品、用户规模、用户粘性、社会影响力等各个方面来看,移动互联网都完全超越了桌面互联网。并且,“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计算机和桌面互联网,在短短五年之内,已实现了后者十余年才能达到的目标。移动互联网把整个ICT产业拖入快速发展通道,产业迭代周期由PC时代的18个月(摩尔定律)缩减至6个月”[1]。
当前,移动互联网几乎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传统的桌面互联网反而成为了一种补充。从网络、终端、应用服务三个方面来看,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都为进一步针对未成年人市场提供相关的应用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市场条件。当前,网络层面3G和无线接入的建设、终端层面智能终端特别是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平台层面App应用程序的发展这三方面是现阶段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智能终端的发展,让孩子们拥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媒介工具
全球范围来看,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爆发式发展,成为互联网主要接入终端。在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发展方面,我国达到了甚至超越了全球平均水平。据我国工信部终端入网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了功能手机(出货占比53%)[2]。同时,仅2012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就超过了2012年之前历史上的出货量总和,总出货量为2.58亿部,增速达到167%[3]。
其中,平板电脑由于尺寸合适、操作简便、使用体验好,极大地刺激了未成年人的使用意愿和消费热情,更是成为带动移动互联网儿童应用服务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平板电脑不仅在儿童用户群体中得到了大规模迅速普及,而且还进一步带动了家长们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下载和消费。
美国芝麻工作室的一项研究发现,在iPad发布后的头两年中,超过25%的家长为他们的孩子下载了儿童应用。从2009到2012年,畅销榜中的儿童App比例从50%增长至75%左右[4]。同时,NPD Group的数据显示,美国儿童群体的平板电脑使用率已经从2011年的3%上升至2012年的13%,平板电脑在美国儿童用户群体中的使用率最高。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的相关调查也发现,美国6-12岁的儿童中,44%的人在未来六个月内最想买的电子设备就是iPad。
智能移动终端之所以能够迅速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普及,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得以不断降低,进而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价格门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智能终端顺应了媒介形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一种非常适合孩子使用的媒介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被喻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理论认为,媒介“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和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媒介就是这样一种更加智能、更加视觉化的触控式、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我们发现,孩子并不需要长期的特殊训练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媒介。BestKidsApps.com创始人杰米?皮尔森(Jamie Pearson)认为,“当儿童使用iPad时,只要触摸就会移动。它就如同是该年龄段其它的自然语言一般。他们只是把它捡起来而已”。在媒介使用方面,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消弭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在媒介使用技能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拓宽了孩子接触外部世界、接触社会的渠道和方式。
二、移动网络的发展,给孩子提供了便捷、畅通的信息渠道
2012年,我国3G用户持续增长,新增3G用户总数达到9411万。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都在努力推动全国无线局域网发展,积极布设无线热点,以期提供更好的无线接入网络服务,进而提高用户的业务使用粘性、带动业务收入。
当前,美国青少年使用移动网络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市场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发现, 25%的年龄在12-17岁之间的青少年主要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同时,在拥有智能手机的青少年中,50%的人会通过其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5]。就我国的情况来看,青少年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接触网络的主要途径。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的时候青少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整体比例为49.7%,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就上升至80.3%[6]。
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移动互联网,一方面是由于移动网络环境加强和移动终端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很高,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上网渠道;另一方面,在网吧和家中上网难免受到各种限制,而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则更具有灵活性和私密性。根据2012年《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每天都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为23%,超过了每天使用电脑上网的人数比例。
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孩子们使用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未成年人上网的环境不再局限于网吧和家中,提高了孩子们接触互联网的灵活性。
三、应用产品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未成年人群体的内容需求
App应用程序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的业务形态,也是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内容表现形式之一。当前,APP开始成为用户大量接入移网的一个个独立入口,而网页浏览器的作用和地位则被弱化。作为App应用程序的集成和营销平台,应用商店是用户发现、选择、下载各种应用程序的“根据地”,因此而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环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服务已经形成了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应用生态系统。
当前,全球范围内儿童类的App应用产品种类不断增长,产品数量规模迅速扩张,各大应用商店都在积极关注儿童市场并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在苹果的App Store教育类应用产品中,超过80%的热卖应用的目标销售对象都是儿童。同时,在其教育类软件排行榜上,前12名中幼儿教育类占了近一半[7]。专业的儿童应用商店也与苹果的App Store有着类似的情况,在我国的某儿童应用商店中“几乎一半(47%)最热卖的应用,目标消费者是学前儿童和小学孩子,儿童应用的比例逐年增加,201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72%”[8]。“苹果”的App Store将在2013年底,通过iOS 7增加一个专门的“儿童”游戏类型;“谷歌”也在2013年5月的I/O大会上提出,将在秋季专门推出一个Google Play教育应用商店,针对教育领域推广成功的App应用以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也针对未成年人这个细分领域建设了儿童应用商店。其中包括主流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如“91手机助手”、“腾讯”纷纷开设了儿童应用专区;还有一些专门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应用产品下载的应用商店,如“淘米妈妈”、“工程师爸爸”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App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App这种更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更为可视化的呈现形态和更符合人机互动的信息交互模式都将极大地促进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行为。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的针对儿童的调研分析了1800位儿童的媒体使用行为,他们发现70%的年龄在4-14岁的儿童在使用Apps,这个比例是2011年调研数据的两倍。在这些使用App的儿童中,平均每月使用7个App。该调研还发现儿童对于游戏机的使用从2011年来已经下降了32%,儿童更倾向于使用像iPad这种可以安装App的智能终端设备[9]。根据我国Android应用商店“91手机助手”的后台数据显示,儿童类应用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2011年初,儿童类应用产品每个月的分发量只有1000万左右;而2012年下半年,儿童类应用产品的月分发量已逼近4000万[10]。同时,91无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移动应用发展趋势报告(Android版)》数据显示,2012第三至第四季度,儿童类应用产品的周下载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第四季度的周下载量保持在80万左右,甚至已逼近100万,与7月初每周40万左右的下载量相比增幅可观。虽然目前儿童应用服务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仍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必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又一新兴市场。
四、发展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应用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无论从终端设计、业务形态还是应用产品的层面来看,都主要着力于成年人用户市场,更多地聚焦在成年用户群体上。面对“未成年人”这个规模庞大、不断增长,而且更加需要关怀和保护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当前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青少年儿童的需求没有被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
未成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其接触的媒体内容对“三观”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容置疑,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积极、向上、寓教于乐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将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建设必将成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针对未成年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内容也将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业务创新和价值提升,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意义。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应用市场不仅是一个待开发的“金矿”,更是一个需要细心呵护的“绿色保护区”。无论是政府、社团组织还是移动互联网业界,都应该对青少年儿童的移动互联网建设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当前,提供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在未成年人中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移动互联网文化应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建设的目标和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注释
[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年)》, 2013年2月,第2页。
[2] 同上,第12页。
[3] 同上,第11页。
[4] 腾讯科技:《金矿还是毒药:儿童应用市场之争》,《TMT解码》,第265期,http://tech.qq.com/zt2012/tmtdecode/310.htm。
[5] 新华网:《青少年与智能手机调查:他们怎样改变世界?》,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4/09/c_132295056.htm。
[6] DCCI:《移动互联网市场分析报告》,互联网数据中心,2011年。
[7] 泡泡网:《儿童应用凸显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二桶金》,http://www.pcpop.com/doc/0/800/800454.shtml。
[8] C114中国通信网:《儿童教育类应用比例上升 近半家长用iPad下载》,http://www.c114.net/news/551/a676735.html。
[9] 新华网: 《澳大利亚儿童沉迷于移动app》,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5/06/c_132362411.htm。
[10] 易观网:《数据显示儿童品类月分发量已达4000万》,http://data.eguan.cn/qitashuju_15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