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一个小男孩在拈花寺前玩耍。钉在寺庙墙上的晾衣架上挂着被子、衣服,旁边还有不少搭建的平房。
记者昨日获悉,在被占用了60年后,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寺拈花寺将在下个月完成人民大学印刷厂厂房腾退工作,并启动60年来首次大修,随后重新恢复为宗教场所。
交涉腾退
政协委员连提10年提案
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大喇嘛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解放初期,雍和宫被人民大学印刷厂占用,作为厂房使用,随后拈花寺大殿被拆除,用于建设厂房;天王殿、藏经楼等寺庙原有建筑还尚存。60年来拈花寺没有进行过大修,损坏情况比较严重,“破烂不堪”。
此外在2007年和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两次因拈花寺未落实隐患整改的要求,申请法院行政强制执行。但此后因人民大学印刷厂配合整改未予执行。
据了解,佛教界与人民大学印刷厂就拈花寺的腾退问题展开长达10余年的交涉,佛教界通过政协等机构提出相关要求,市政协委员传印法师在市政协会议上连续10年提出腾退拈花寺的提案。而文物部门则因为隐患严重而不断对人大印刷厂施加压力要求整改。
记者从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获悉,北京市佛教协会与人民大学印刷厂的交涉中,北京市领导采取了积极的推动工作。去年6月27日,在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等市领导主持召开的北京市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原则同意了拈花寺腾退补偿方案。同日下午,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就督促落实拈花寺腾退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希望各方抓紧落实相关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