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1月下

陕西省广电媒体内部监测管窥【2】

杨若文
2016年01月28日10:27 |
小字号

二、紧抓根本,聚焦原则问题是监测的重中之重

是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否依法依规运营,是否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等等,均是重大问题,原则问题,无疑也是监测的重中之重。内部监测,对于这些重大问题、原则问题,就要死瞄之,紧抓之,不停辍,不松手。意在使其坚持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正确的思想信息,摈弃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的偏颇意念,远离种种违法违规的不端行为。

案例1:

陕西广播电视台

精心组织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新闻报道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陕西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会议重大议题,精心组织策划了持续性主题报道;高质量完成了会议程序性报道,各种配合性报道特色鲜明、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为会议的顺利举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增强。概括起来,该报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层次推出报道,形成舆论强势。八次全会前夕,《陕西新闻联播》《陕西新闻》《全省新闻联播》等重要栏目推出“陕西十二五”等一系列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全面聚焦我省“十二五”取得的辉煌成就。《秦风热线》策划了“十二五·陕西这五年”系列专题,邀请省直部分厅局负责人走进直播室,就各自领域的民生热点话题与听众交流,回应公众关注。

全会闭幕当天,《陕西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了《中共陕西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11月11号至13号在西安举行 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的报道。对全会主要内容进行了近11分钟的解读,主题突出、信息量大,全面、准确地将全会精神传播给社会各界。报道时长、编排顺序等都与新闻本身的重要性相匹配,镜头拍摄有序,画面剪辑流畅,字音无误。符合重大时政报道的要求,占领了舆论引导的先机和高地。

二、创新内容与形式,强化传播效果。11月14日至15日,《陕西新闻联播》迅速推出《展望陕西“十三五” 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望陕西“十三五 紧抓“四个聚焦”促进“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等学习全会精神的报道。节目邀请权威专家对焦点话题、热点词汇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解析与点评,积极抢占话语阵地。这组报道较好地以平民视角贴近群众需求,用图表表述我省“十三五”将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给一个个简单的数据配上相应的背景动画,使很多抽象的经济概念和专业术语变得形象化。把看似宏大而“遥远”的报道主题转化为广大观众切身可感的“近”新闻。

三、有待提高之处。

1. 从报道的总体看,囿于会议报道的限制,没能更好地突出新闻性,缺乏讲好陕西故事的生动性。

2. 或许是受时间紧及重大时政报道限制多等因素的影响,13日晚的头条,通稿是贴会议画面,简单的会议空镜,同一节奏的解说,甚至有会议服务人员走动的杂画。也没有突出全会一些重要数据和新的表述。

——选自2015年11月20日第460期

案例2:

安康广播电视台《安康新闻》

宣传安康发展 传递正能量

11月1日—11月4日《安康新闻》栏目关注安康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民生民情,贴近百姓生活。主要体现在:

首先,节目报道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了节目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节目宗旨。如“镇坪:精准化理论宣讲带动群众增收 筑牢稳定基石”等新闻。

其次,节目另一亮点就是通过“记者手记”方式对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民生问题进行点评,点评精彩,引人深思。如在节目报道“镇坪:精准式理论宣讲 让政策理论接地气入民心”的新闻时,节目通过“记者手记”方式对长期以来理论宣讲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满堂灌”、“一锅烩”等理论宣讲方式进行了摈弃,对镇坪采取的接地气入民心的精准化理论宣讲方式进行了高度赞美,进一步丰富深化了新闻主题,传递着正能量。

最后,节目立足本土特色经济资源,介绍了安康本土特色产品及旅游观光景点,很好的地宣传了安康。如“我市主打富硒品牌,上百种富硒产品将亮相杨凌农高会”等新闻。

——选自2015年11月30日第461期

案例3:

《陕西新闻联播》大型系列报道《壮美渭河》

带观众感受千里渭河壮美风采

自11月16日起,《陕西新闻联播》在《追赶超越争上游》栏目中推出系列报道《壮美渭河》。通过一个个靓丽的镜头和鲜活的故事带观众感受千里渭河的壮美风采。

《壮美渭河》系列报道从防洪安澜、新型城市化建设、城市经济转型、人居生态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解读。

《壮美渭河》系列报道的叙述有理有序。从渭河源头说起,顺流而下是宝鸡《“渭河百里长廊”成为城市最大中央公园》、眉县《滨河新区成为“向河发展”的风向标》、咸阳《美丽渭河让人重新亲近》、杨凌等地。通过对沿岸城市居民的采访,了解渭河的治理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比如咸阳市民对渭河的称谓由“河滩”变成“外滩”,一字的改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环境变化后的喜悦和骄傲;通过对当地官员的采访,了解到本地区总体变化和长远规划。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我省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壮美渭河》还做了一些“突出点”的报道。比如《铁腕治污 生态修复 让渭河重现生态美》,从宏观角度展现整个渭河的生态治理情况。在这里记者从小处着手,通过河堤养护员在河里养的鸭子能够成活,以及原造纸厂老板转为酒店投资人的故事,说明渭河经过几年的铁腕治污,水质的确变好了。

看系列报道《壮美渭河》可以说是视觉的享受。从整个画面来看,气势恢宏,优美壮观。大量航拍镜头的使用,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渭河沿岸的景观全貌。画面编辑中,把渭河治理前后两组镜头做成画中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今日渭河的壮美风采。

点评:当前一些大的新闻媒体都很注重舆论导向,在依法依规运作上也很少踩踏红线。一般而论,大的原则问题较为少见,当然对于可能出现的杂音、纰漏也不能掉以轻心。就实际而言,监测的立足点还在于舆论导向是否适时、是否到位、亮点何在,有无偏斜?配合国家建设的宣传是否尽力、是否见效、有何特色、有无失误?媒体自身是否健康发展、是否与时俱进、何处可圈可点、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改进?案例1对于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进行了尽心尽责的宣传,也紧扣了陕西“追赶超越争上游”的主题。省级广电媒体各个频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凝聚了各方正能量,营造了强大舆论场。案例2则从关注民生切入,梳理出了媒体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生活的闪亮之处。两例毫无例外对我省广电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加强正面引导,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验济效益关系予以褒扬,并从大处着手,对其他特色之处进行了点赞。案例3内容涉及环境治理,这也是当前的重大课题,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切合。况且,报道艺术的提升与报道手段的创新,使靓丽的镜头和鲜活的故事深入人心,意在说明,舆论导向的效果如何,主旋律唱得响不响,还得以报道水平为保障。由此可见,内部监测着眼于大处,施力于根本。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