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1月下

陕西省广电媒体内部监测管窥【3】

杨若文
2016年01月28日10:27 |
小字号

三、点名批评,是内容监测的显著特点

广播电视媒体传播中,既有鲜花烂漫,也有杂草伴生。对此,不只一片赞扬声,更有严肃批评语,这才是内部监测之常态。赞扬易于行之,批评尚需勇气。不疼不痒的来上两句无异于隔靴搔痒,而火辣辣的三昧真火才见效力。《广电节目评议》中三昧真火贯身的点名批评,则频频高唱起内部监测的重头大戏。

案例1:

都市青春频道《谝闲传》

涉案涉法报道应把握尺度防止诱发犯罪

都市青春频道《谝闲传》栏目,11月22日播出的节目《某地:色诱老人行窃 6名嫌疑人落网》,报道尺度把握不当,极易诱发同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某地:色诱老人行窃 6名嫌疑人落网》这则报道中,犯罪嫌疑人是如何事先在手上涂好润滑油,并趁老人不注意时,假装好意搀扶老人,再如何加以言语迷惑分散老人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将老人戴在手上的戒指取下的全过程被一一演示。而如此这般详细演示的犯罪手法,极有可能被一些不法之徒效仿,诱发同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此报道有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涉法涉案类节目“不得报道容易诱发的情节或言行,不得对犯罪过程、细节、手段和技巧做过细描写”的规定。

——选自2015年11月30日第461期

案例2:

某市广播电视台《图说某某》

少了人文关怀 疑似商业广告

11月18日,某市广播电视台《图说某某》报道了一条《毛发脱落怎么办 微创移植术帮其解除苦恼》的消息。主持人说:“前不久市民小王拨打栏目电话说,他今年才25岁,以前头发还算浓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这一段日子里每次洗头发时都会掉好多头发,眉梢处的眉毛也稀疏了许多,让他感到非常的苦恼,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就此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某市人民医院整形科主治医师某某某,请看报道”,画面中的某医师直接说:微创毛发移植能够为患者解除苦恼,接下来就和观众介绍他们那里的微创毛发移植技术。

小王虽然有脱发的苦恼,微创毛发移植未必是他想做的,这也不是解决脱发唯一的方法,况且脱发与多种内在因素有关,节目中单一的推荐这种解决办法,有商业广告之嫌。

——选自2015年11月30日第461期

点评:作为公开发行的刊物,我们选编以上两例时,屏蔽了单位与个人的真名真姓。而在《广电节目评议》这一内部简报中的情景是:其一,均对广电媒体点名批评,毫不隐讳;其二,摆出事实,据理而言,用词稳妥,注重分寸;其三,坦诚直言,不打折扣,一针见血,刺到疼处。批评做到这样程度,易于批评对象接受,也让他们心服口服,大都收到了指错纠错的成效。批评,要的就是这个方法,要的也是这个结果。其他还有《<东秦百姓>追踪报道不应虎头蛇尾》《<神谝陕西>看后感觉有点乱》等等,像这样全为批评内容的评议,占有相当比例。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