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新闻长存 清明时节缅怀近年故去老记者

2018年04月05日06:0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陈春森(资料图)

原《晋察冀日报》著名记者、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春森先生于2016年1月20日16点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根据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春森,笔名黎阳,1916年12月生,河北曲阳人。1935年在北平高中读书时,陈春森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7年9月,陈春森在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战工作,在曲阳县抗日救国动员会任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

1938年春,陈春森参加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和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创刊时期的编辑工作。

1939年6月,陈春森在报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极度艰险环境中坚持“游击办报”十年,先后曾任编辑、编辑科长、编辑部副部长、报社编委。

与此同时,陈春森还主持编辑《老百姓》副刊和一种专对敌占区同胞发行的《实话报》。

新中国成立后,陈春森调到天津铁路局任政治部宣传部长,开创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宣传网,开展列车宣传,并创办《铁路工人报》。1952年12月起,在铁道部政治部工作的30年间,陈春森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关注铁路系统的新闻报刊、高等教育和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

生前的话:

1938年春天,我到五台山参加了八路军,和邓拓同志一起组织新闻队伍,成立了游击战争的《抗敌报》,也是《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最初报社只有五个人,很快就发到六七十个人,又到五百人七百人,又到1400人。报社就开始招兵买马,组织印刷厂,召集编辑记者,这是1938年的夏天,这本书里面也有这样的题词,吹响民族的号筒,也有这些号召,你们这个报纸要吹响这个民族的号筒,就是抗战的号筒,把人民动员起来。这是党报伟大的工作,一开始告诉我们,勉励我们,怎么办报,这个报纸是一个好武器,每一期报纸就是一个大炮弹,很有份量。所以,我们很受鼓舞,第一次都睡不着觉,这个大仗怎么打,必须打胜,必须打好。因为晋察冀根据地打了胜仗,我们就开始带着八匹骡子,背着一支笔,一支枪,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开始办报。

狼牙山五壮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这都是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的,这些文章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鼓舞了全国人民胜利的信心,我们也很高兴,老百姓说这个报纸,我们离不开,花多少钱也要买它,天天买。只要看到《晋察冀日报》,就想起晋察冀存在着,日本消灭不了,八路军在,日本消灭不了。这信息鼓励了广大的军民群众坚持抗战的信心。所以,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晋察冀日报》这支队伍,这份每天出版的报纸发挥了特殊作用。

陈春森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
  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
【详细】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   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 【详细】

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
  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详细】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   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