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外交: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2019年04月18日10:14  来源:对外传播
 

中国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的发展在全球“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宏观语境下进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外交布局”对过去五年的外交工作进行了总结。其中,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即是“全方位”“多层次”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认为,基于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的双重背景,中国对外传播主体呈现出差异性多元、全民性多元与个性化多元三类特征,人人参与的“全民外交”时代到来。在中国对外传播主流媒体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同时,中国网民、外国记者、海外华侨华人是值得关注的有生力量。

一、国际环境:全球进入“新公共外交时代”

学界普遍认为,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经历了由传统形态向新兴模式的发展历程,“新公共外交时代”业已到来。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J. Cull)在《公共外交:以史为鉴》一书中提到,与传统公共外交相比,新公共外交存在下述关键性转变(Key Shifts):(1)在传统的国家行为体(State Actors)之外,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开始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s)表现尤为突出;(2)相关行为体同世界公众的沟通机制被置入新型、实时、全球化的技术生态当中,互联网便是最佳例证;(3)这些新兴技术使得国内新闻领域与国际新闻领域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4)公共外交领域开始更多地使用市场营销领域派生出的理论模式,特别是区域品牌、国家品牌塑造,以及网络传播理论(Network CommunicationTheory)的相关概念,而不是宣传(Propaganda)等传统概念,① 等等。

显然,非国家行为体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主体模式,多元化趋势成为新公共外交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事实上,自公共外交这一概念产生之初,甚至追溯到人类对外交往行为的起源,各类行为主体便牵涉其中,承担不同的交往、交流职能。埃德蒙·格里恩在1965年首次提出“公共外交”的概念之前,曾试图用“全面外交”(TotalDiplomacy)为此种高度关注“通过与国际公众互动实施外交政策”外交趋势下定义。② 而今,国家政府及其领导下的有关部门与机构、媒体、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智库、普通公众等已全面参与到一国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的实践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国内环境:重视开放、民心相通的“新时代”公共外交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二者分别从实践和理念方面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外交提供了可能性。就实践探索而言,改革开放为中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与时间保障。40年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出国访问、留学、旅游的机会仍属稀缺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护照的签发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含金量持续上升,根据2018年5月31日中国领事服务网的最新数据,与中国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国、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和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的国家或地区已增至68个。可以说,“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内外联动战略为世界感知中国、中国影响世界创造了历史条件。

而“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项合作重点之一,为多元主体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动力与政策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一探索突破了传统官方的交往模式,开始重视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基础,对外传播实践重返亲民性。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同亚非拉国家密切联系起来,推动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之外的全球性公共外交。以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为例,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生源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理想合作前提,又是中国同各国开展全民交往、交流的最终目的。

三、多元对外传播主体中值得关注的有生力量

1.中国网民:移动互联技术催生的“潜在”对外传播主体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万物联通”的场景变为现实。这一现状对于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的意义在于:新媒体平台作为社会全员参与的“新闻广场”,已逐渐成为公共外交重要的竞技场。③ 现阶段,中国网民数量庞大,且每年持续呈现“入网”增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与亚洲平均水平(46.7%)。④ 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及其个性化的传播需求同样反向作用于云端生态与现实交往的重构,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沟通模式不断创新,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线上线下交流合作加速融合。因此,重视这一“潜在”主体的话语体系、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尤为必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