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重大主题宣传的成功实践
——评人民网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
“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遵循了新闻传播规律,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我国主流媒体创新主题宣传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其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我们也希望本系列报道采写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新闻素材,包括视频资料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加工和传播。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 刘云摄(选自《中国为什么会有“相亲角”?》)
今年国庆前后,从2019年9月2日至11月25日,人民网就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主题,展开深入调研采访,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稿件在各客户端及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传播主旋律,这是我国主流媒体创新主题宣传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要求的生动案例。
重大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结合党和政府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和重要工作部署所进行的集中、连续的新闻报道活动。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既是传达党的声音、形成舆论强势、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实际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主流媒体提升权威性、思想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回顾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制度基础,对于凝心聚力、增强全国上下的“四个自信”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主题报道不同于概念性、学理性的理论宣传,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将宏大的主题转化为真正吸引人的新闻议题和打动人的新闻作品。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正是这样的精品力作。
第一,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正面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满足社会和公众的新闻信息需求。能有效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的新闻作品,是有价值的作品,也是比较容易得到广泛传播的作品,这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国正在稳步迈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切究竟是从何而来?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这是人们都关切的大问题。本系列以更直观细致的70个问题入手,直接回应了人们的关切。这些问题中,有的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人们熟悉却可能未曾深思的,如《中国为社么会有“相亲角”?》《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什么是“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争相跳农门”为何变成“我要回农村”?》《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外语学习?》《中国人为什么爱跳广场舞?》《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国球”?》《垃圾分类为何能成为“新时尚”?》等等。有些看似宏大的问题,却正是舆论场上存在不同声音,不少人心中存有困惑的问题,比如《中国坚持对外援助为什么不是“穷大方”?》《中国外交为什么“结伴而不结盟”》《中国为什么要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等。不论是针对民众熟悉的现象展开的深入分析,还是用新闻事实回应民众的困惑和关切,都是在有效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新闻信息的真正需求。这就是“70年70问”系列报道产生强大传播效果的根本原因。
第二,认真践行“四力”要求,深入调研,用准确生动的新闻事实,讲好党和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要求,是新闻工作者提升本领能力的明确路径,也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在于包含着深刻判断力和思想价值的新闻事实,以及生动多样又精确灵动的表现方式。为了做好“70年70问”系列报道,人民网举全网之力,抽调300余名编辑记者,组成70个报道小组,奔赴全国各地深入调研采访,掌握了海量的第一手新闻资料,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实,以小见大,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多个传播平台,简洁生动地呈现完成的作品。整个系列互动性强,话题热度高,使广大读者、网民在生动的故事中深化了对我国发展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识和信心,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在纵向和横向对比中讲好中国发展故事。“70年70问”系列作品,重点讲述的是当下的中国故事,但在作品的叙述中所隐含的深刻历史感和全球视野,让人印象深刻,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新闻报道不仅要反映微观的细节真实,也应该通过深入的调研,尽可能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和整体趋势,这也是衡量主题报道成效的重要依据。本系列报道历史纵深感强,在解答现实问题时,做到用典型新闻事实追溯当前事实的来龙去脉,在纵向的比较中,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我国在各领域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引导力。同时,本系列作品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把中国的发展进步放在全球视野中来观察和思考,既不夸大也不刻意淡化,遵循了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原则和规律。比如,《中国坚持对外援助为什么不是“穷大方”?》这篇报道,客观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援助规模和领域的不断扩大。随后,在回答“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上千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国坚持对外援助是不是‘穷大方’?”这个问题时,该报道又引用了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以及我国同一些发达国家对外援助情况的比较,进而讲述我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理念,通篇报道既有历史过程的叙述,又有准确的数据资料和横向比较,新闻事实与情理交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总之,“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遵循了新闻传播规律,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我国主流媒体创新主题宣传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其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我们也希望本系列报道采写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新闻素材,包括视频资料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加工和传播。
延伸阅读
人民网“70年70问”:重大主题报道策采编发运一体化施行的典型范本
人民网“70年70问”:主流媒体要造“爆款” 更要做“精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