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引全國共鳴 傳遞正能量共圓中國夢>>最新資訊

湖北新聞界“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再觀察:追問“我是誰”

2013年09月08日16: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追問“我是誰”(圖)

追問“我是誰”

獲得“建設者獎”的新聞工作者在台下認真聽取代表的發言。資料圖片

用激情燃燒自己,用理性奉獻社會﹔脫去“無冕之王”的高帽,戴上“建設者”的草帽﹔新聞記者是普通的勞動者……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湖北新聞界開展了“我是建設者”大討論。活動深入剖析新聞界、新聞工作者中存在的問題並探究原因。

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尹漢寧指出,“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就是要進一步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時代記錄者、優秀文化生產者和傳播者的角色意識。

  由問題切入

  新聞工作者建設意識缺失

今年初,湖北省委宣傳部在工作調研中發現,省內一些媒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四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部分媒體在市場的壓力和網絡媒體裹挾下“腿子發軟”、“方向迷失”﹔二是有的新聞工作者自認為是“無冕之王”,出現“自我迷失”的傾向,弄不清“我是誰”﹔三是有些年輕新聞工作者,受西方新聞理論影響,新聞觀存在偏差﹔四是一些新聞工作者受自身認知局限,存在“懷疑一切、質疑一切,指點一切、主宰一切”的心態。

分析發現,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出現偏差、建設者主體意識缺失。

3月22日,一位老新聞工作者致信湖北日報指出當前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對正面報道和成就宣傳漫不經心、三言兩語帶過,對負面新聞、八卦消息卻一擁而上、連篇累牘﹔有些媒體從互聯網上“扒”新聞,致使虛假報道經常出現,影響媒體公信力﹔還有的媒體人以“黃鶴樓上看翻船”的心態,看待社會發展中的問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同志走上新聞工作崗位,在國內外復雜的政治形勢和市場經濟背景下,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角色姿態履行自己的職責使命?” 老新聞工作者的追問激發了媒體人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再理解再認識,一場“我是建設者”大討論由此展開。

湖北先后召開了“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全省新聞媒體負責人座談會、全省深入開展“我是建設者”大討論推進會等10多場全省性座談會和經驗交流會﹔舉辦了“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全省新聞媒體負責人培訓班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媒體負責人專題培訓班……

湖北日報、長江日報、長江商報等省市媒體開辟大討論專欄,刊發“我是建設者”系列報道和評論﹔荊楚網在東湖社區設置主題討論帖,引導網民觀點,形成評論聲勢。

7月9日,新聞戰線召開湖北新聞工作建設者獎頒獎大會暨先進典型報告會,頒獎會首次以“建設者獎”冠名,並請生產建設一線的優秀建設者代表,給新聞工作建設者獎獲得者頒獎。湖北日報記者、獲獎者周芳說:“跟建設者學當建設者,讓我體會到建設者的分量,也領悟到‘建設者’的責任。”(上圖:獲得“建設者獎”的新聞工作者在台下認真聽取代表的發言。資料圖片)

  以實踐深入

  以宣傳效果看討論成果

“我是建設者”大討論,不是為了討論而討論,也沒有把討論成果僅停留在認識層面,而是同當前新聞實踐工作結合,以宣傳效果看討論成果。

各新聞單位認真查找了新聞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主題宣傳上一般性宣傳多,深度報道少﹔對領導機關的會議和活動宣傳多,服務基層和群眾的報道少﹔簡單傳達上級精神的報道多,反映基層和群眾創造的報道少……

針對這些問題,大討論活動與深入“走轉改”緊密結合:繼續組織開展編輯記者蹲點基層調研採訪,把百人蹲點調研經常化、制度化,在版面時段上保証、在稿分薪酬上傾斜、在評先評優上突出。湖北日報分別由社長、總編輯帶隊,組成精干採訪組,深入各市州發展主戰場,花費數月踏遍荊楚大地,推出系列報道“小池觀潮”、“江漢潮·荊楚風”。在新聞報道中,強調克服淺表之風、虛華之風、冗長之風和媚俗之風,用“短、實、新、深、活”的文風增強宣傳效果。

今年5月,楚天都市報接到一個女老板的求助電話:食品廠辦不下去了,虧損80萬元,誰能幫幫10名智殘工人?記者調查得知,女老板已先后賣掉、抵押兩套房子苦苦支撐,8年的虧損和堅守,隻為讓這些智殘工人有份工作。

作為一般的社會新聞,可以發個求助消息﹔作為經濟新聞,可以分析食品廠為何辦垮了﹔作為問題報道,還可以聚焦底層智殘工人的艱辛。而楚天都市報編委會認為,女老板對智殘工人群體的堅守,是維護生命的尊嚴,是在讓智殘人也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於是,有了感動讀者的報道《助殘“?媽”堅守良心》。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湖北廣電總台台長王茂亮要求記者“深入,深入,再深入”,以“建設者”的身份與視角記錄社會經濟的變化。湖北廣播電視台記者徐瑗說:我是建設者’大討論,可以說是關於‘新聞職業如何贏得尊重’的討論。新聞從業人員要從‘無冕之王’這個自我膨脹的台階上走下來,踏踏實實登上一個新的台階—當一名‘建設者’,用實實在在的貢獻贏得屬於建設者的榮光。”

  匯聚正能量

  牢記建設使命與責任

4月16日,中國記協以湖北開展的“我是建設者”大討論為主題,在北京舉辦“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記者社會責任”討論會,並發出倡議:號召廣大新聞工作者以建設者的姿態,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李蓉認為,媒體人不是看客,而是社會的一分子﹔媒體記者和所有的建設者一樣,負有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據不完全統計,重慶、浙江、江西、雲南、湖南、陝西等省(市、自治區)的新聞媒體積極響應中國記協的倡議,融入“我是建設者”大討論。

走進圖書館翻閱自己喜歡的圖書,對盲童來說,曾是奢望。而湖北人民廣播電台的主持人簡然發起的“用我的聲音做你的眼睛”公益活動,今年清明節后在全省展開,為盲童搭建起了有聲圖書館。僅一個多月,就有4000多名志願者報名,收到志願者音頻上千條。

簡然說:“關注公益、有愛心的媒體,才是有公信力和推進社會進步的建設者的集體﹔作為媒體人,我要真誠地關心、面對我的聽眾,向他們傳遞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的正能量。”

湖北電視台教育頻道的公益慈善品牌欄目《陽光行動》創辦於1999年。10多年來,欄目以“安老、助學、扶危、濟困”為宗旨,深入生活、洒播希望。600多期節目,共為社會弱勢群體籌集捐款5000多萬元,幫助數千名兒童重返課堂,在全國援建了10多所“陽光小學”。

楚天都市報記者舒均,因挖掘出“信義兄弟”典型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舒均說,新聞工作者隻有牢記建設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復雜的信息面前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及時反映百姓呼聲,正確疏導輿論熱點,為社會和諧進步聚合正能量。(記者 顧兆農 付 文)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05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