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形路》導演與影后“碰杯”。蔡明亮親吻獎杯。
9月7日威尼斯當地時間晚間,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正式落下帷幕。11天時間裡,涉及性、戰爭、政治、家庭暴力、個人價值實現的20部參賽片都進行了放映。意大利本土紀錄片《大環形路》斬獲金獅,《巴勒莫狂花》中82歲的女主角獲影后,而台灣導演蔡明亮的《郊游》獲得僅次於金獅大獎的評委會大獎。此外,希臘年僅36歲的導演桑德羅·阿萬納斯憑借反映家庭暴力的《暴力小姐》獲得最佳導演和影帝兩項大獎。而此前被媒體一致看好,打分高居榜首的《菲洛梅娜》,僅獲最佳編劇小獎鼓勵。
惟一入圍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郊游》是台灣導演蔡明亮的新作,他之前曾說過或許該片是自己的最后一部電影,發布會上再次提及“這是神的旨意不可違背”。
威尼斯是蔡明亮的福地,1994年《愛情萬歲》以一座金獅成就了他事業起步的輝煌。他的影片探索愛情、孤獨、人與人的交流障礙。新片《郊游》沒有故事情節更沒有劇情沖突,幾個長鏡頭固定場景,兩個孩子的游蕩,一個無用潦倒的男人舉著售房廣告牌,在街角從早站到晚。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對商業影片厭倦的蔡明亮,早就投身藝術裝置等現代影像拍攝中。《郊游》匯集了和他合作多年的一幫老友,從李康生到陸奕靜、楊貴媚,甚至劇中的兩個孩子,也是來自同一個電影大家庭,他們是李康生的侄兒侄女,蔡明亮的干兒女。
蔡明亮在獲獎感言中表示,“我的電影能得獎是很困難的事,因為它非常慢,而且越來越慢,所以感謝評審團願意慢下來看我的電影,感謝威尼斯觀眾願意慢下來看我的電影,陪我慢慢的走”。獲獎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蔡明亮再次表示將不再拍攝電影。他笑著說和許多人之間存在誤解,他們不了解為什麼影片拍得節奏如此慢,並介紹這部非常難拍的影片很美。觀眾需要靜下來非常難,所以感謝威尼斯的觀眾。
對於跟隨自己20多年的御用男主角李康生,蔡明亮異常動容,以近乎表白的語氣說:“他很了不起,跟我這麼長時間,掙不到錢,受很多苦,拍不到觀眾喜歡的影片,但是他沒有離開我。我希望他的臉變成銀幕上很重要的臉,不被忽略,非常感謝他。”此前的影片宣傳手冊上,蔡明亮也表示,“從1991年到2012年,最終我還是要說,李康生的臉,就是我的電影”。
《大環形路》獲金獅
“紀錄片也是電影了”
今年的競賽單元中有兩部紀錄片同時現身,這在國際歐洲三大影展上也是首次。本屆威尼斯將金獅頒給紀錄片《大環形路》,是意大利著名紀錄片導演弗朗西斯科·羅西的新作。2008年他的首部長片紀錄作品《海平線下below sea level》即獲得威尼斯地平線單元大獎,以及巴黎真實電影節等眾多影展獎項。
《大環形路》是導演花了兩年時間,沿著43.5公裡長的公路尋找素材,然后用8個月時間拍攝而成的。記錄了羅馬環城公路兩旁居民的日常生活,片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彼此之間並無關聯,但因為都生活在這條環形路周邊,所以這條路把他們連成了一幅獨特的意大利風情畫,影片風格詩意幽默。新聞發布會上,評審團主席貝托魯奇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他說影片獲得金獅是評委一致通過的結果, “我在影展之初表示希望收獲驚喜,羅西的影片實現了這一點。他一個人導演了這出戲,讓我們看到獨特的風格,我認識他已經很久,這部影片中他風格趨於完美。影片中他對人物、空間的表現手法讓我看到弗朗西斯科(意大利著名導演,后新現實主義代表人之一)的痕跡,純粹而高質。”
在獲獎感言中,這位意大利著名的紀錄片導演表示來到影展競賽已經很了不起,不敢想像會在威尼斯這樣重要的影展上紀錄片獲得大獎,他謝謝貝托魯奇和選片人給予信任,現在終於可以說“紀錄片也是電影了”。他將影片獻給片中出現過的環路兩旁的住家,同時還感謝前妻促成影片的拍攝,至於羅馬這個城市,“我本來並不喜歡,但從拍攝這部影片開始,我就喜歡上羅馬了”。
《暴力小姐》涉亂倫和雛妓
獲最佳導演和影帝雙獎
《暴力小姐》可謂今年影展上的一部驚喜,獲得影帝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影片在一個對比強烈的場景中拉開帷幕,老少三代其樂融融為11歲的女兒慶祝生日,而后者卻趁大家不備,縱身跳下陽台,由此拉開一場不尋常的尋找真相的探知,並以一個觸目驚心的家庭悲劇告終。這是出生於1977年的導演亞歷桑德羅·阿萬納斯的第二部長片,也是他第一次在歐洲三大影展上參賽,然而一鳴驚人。當評委宣布獲得最佳導演獎時,媒體新聞中心爆發出一片熱烈的掌聲。影片中的男主角瑟米斯·帕諾扮演一個表面溫文爾雅,實際上為了維護中產階級的體面生活出賣女兒、暴力對待家人的男主人,不動聲色的表演為他贏得影帝桂冠。
影后82歲初涉大銀幕 英美作品幾乎全線淪陷
意大利本土影片獲得的第二個獎項,花落女導演埃馬·旦特的處女作影片《巴勒莫狂花》中82歲的老演員伊蓮娜·寇塔,已經有60年表演經驗的她是初次嘗試大銀幕。
英美選片在本屆影展主競賽單元佔據重要比例,最后的獎項卻不能說完勝而歸。憑借《喬》中精彩表演獲得最佳新人獎的泰伊·謝裡丹得到媒體一致認可,影片中他扮演一個受到酒鬼父親虐待的少年,而尼古拉·凱奇扮演的男人成為他的精神之父,兩人在其中有精彩對戲。
此外,據主席貝托魯奇透露,此前大獲好評的美國紀錄片大師埃羅爾·莫裡斯有關拉姆斯菲德的政治傳記《不知為知之》,因為將話語權交給一個制造了戰爭和無數死亡的政客,而受到部分評委抵制,無緣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