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爆出冷門。在北京時間昨天凌晨舉行的閉幕式上,意大利紀錄片《羅馬環城高速》擊敗了《起風了》等作品獲得金獅獎。這是威尼斯電影節舉辦以來金獅獎首次頒給一部紀錄片。中國台灣導演蔡明亮的《郊游》獲得評審團大獎。
紀錄片入圍並拿下最高獎項,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十分罕見。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意大利名導貝托魯奇在閉幕式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獅獎對紀錄片的肯定是“勇敢的創新”。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這樣的冷門對於威尼斯而言並不算冷,整張獲獎名單顯示出的是威尼斯對“小眾”的過度依賴,老牌電影節真的需要用制造冷門保持個性?
大獎得主原是“嫡系”
“沒想到金獅獎會頒給一部紀錄片。”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獲獎時難掩意外之情。他的金獅獎作品《羅馬環城高速》,用寫實鏡頭記錄了居住在羅馬環城高速路周邊各種人物的生活細節。導演拍攝的初衷是“將意大利現實主義和紀錄片結合在一起”,這也成為該片獲獎的重要原因。貝托魯奇認為,該片中的人物質朴純潔,故事和細節動人,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不過,也有評論認為該片有“擺拍”嫌疑,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其中的人物選擇、場景安排充滿了策劃感,少了一份真實的粗糙。之所以能以紀錄片身份擒獲金獅,不過是威尼斯電影節需要一個能夠彰顯個性的導演和一部標榜文藝的影片。首先,貝托魯奇時常以關心時事和社會政治來自我標榜,所以一部反映意大利現實的紀錄片無疑是很好的選擇。其次,吉安弗蘭科·羅西也是威尼斯的“自己人”。有人翻出他的歷史,發現他的成名就與威尼斯有密切關系,他曾在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兩次獲獎。有評論干脆形容他是威尼斯的“嫡系”。
電影需要市場和觀眾
在紀錄片拿下金獅獎的同時,威尼斯電影節上的其他獲獎名單也讓大部分影迷感到陌生。不少影評人認為嫻熟技藝包裝下的實驗感,是本次電影節的最大特色。
希臘導演亞歷山多羅斯·阿拉納斯和演員瑟米斯·帕諾,憑借影片《暴力小姐》分獲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暴力小姐》的“重口味”卻引發爭議,影片講的是父親與女兒亂倫生下孩子並帶著女兒賣淫的故事。
令不少影評人更感意外的是意大利女演員伊蓮娜·科塔憑借《巴勒莫狂花》摘得影后。伊蓮娜今年82歲,有長達60年的表演經驗,不過此前她一直從事劇場演出,《巴勒莫狂花》是她的銀幕處女作。執導該片的女導演艾瑪·丹特也是意大利的戲劇導演,她先按照戲劇演出的方式讓演員排練了6周,然后才進行拍攝。
此前,金獅獎熱門影片宮崎駿的《起風了》最終顆粒無收,威尼斯影評人和記者打分最高的《菲洛梅娜》也僅得到最佳編劇獎。
“對邊緣和‘小眾’題材的過度依賴,成為某些國際電影節人氣漸疏的重要原因。”一位影評人告訴記者,威尼斯電影節尚未閉幕,不少電影人就趕赴多倫多電影節去了,因為那裡有市場、有真正的電影產品。對於威尼斯而言,真正需要提升的不是電影的個性,而是思考今年電影節為什麼隻有200人的產業代表團參加和不到20個展台。有意思的是,導演賈樟柯在對蔡明亮的《郊游》獲獎發微博祝賀后,緊跟著就轉發“賈樟柯戛納獲獎的影片《天注定》將於11月在國內公映”的微博。由此可見,畢竟電影需要市場和觀眾,而証明電影節的檔次也不需要矯情地對產業始終說不。(王磊)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