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人人都寫微電影的時代正在來臨【2】

2013年12月03日09: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人人都寫微電影的時代正在來臨

  網絡付費閱讀指明出路

  在微電影創作者大會上,必趣網的創辦者張果特意放映了幾部優秀的微電影作品。他發現,更多的微電影創作者並非專注於討論創作本身,而是更加關注這些微電影的投資成本。

  投入資金制作微電影,可結果收益甚微,甚至是零收益,這是不少微電影創作者不可避免的困境。也是造成許多專業編劇不願投入心力創作微電影的原因之一。

  為了解決劇本的難題,鄭雲想招聘一個全職編劇,但響應者寥寥。鄭雲坦言,維持工作室繼續拍攝微電影,已很艱難,隻有先解決收益問題,微電影才能吸引更多專業的創作者。

  微電影既是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又是一種經濟形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需要付費,而現在大多數網絡微電影是不用付費觀看的。免費觀看如何回收成本?這就是注意力經濟,也俗稱眼球經濟。

  陳秋平認為,目前,微電影有了3種商業模型。第一種是創作者拍出一部好的微電影,放到各大網站,如果點擊量大,必然會有網站或者廣告主找上門洽談合作。這就產生第二種模式——把廣告拍成微電影。“已經有人通過這種模式盈利了,但它有先天‘缺陷’。一般我們的影視作品隻有一個老板,即觀眾,但要把廣告拍成微電影,就多了一個老板——廣告商。這樣導致有時宣傳訴求和文學訴求會發生矛盾。此時,往往是出錢的人說了算,導致微電影不夠好看,最終就影響了傳播和宣傳效果。”陳秋平如是說。

  當然,目前出現了第三種商業模式——收費點播。“中國的網民特別是男性網民,已經開始習慣花錢看網絡視頻了,這種習慣會慢慢延展。”陳秋平指出,付費閱讀這種模式在網絡文學中已經成型了,它也一定會在微電影領域裡出現。如此,微電影便隻有一個標准:好看才是硬道理。

  微電影創作需要專業化

  一方面微電影在網絡上積累了大批觀眾,另一方面,它的制作水准又為人詬病,到底微電影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

  張果認為:“目前我國微電影的發展環境尚不成熟。從創作方面來看,許多專業編劇都去創作電影了,很少涉足微電影。從微電影的特性來講,它更適合在移動設備看,但是目前我們的網絡環境不夠健全,這制約了微電影的發展。”

  它的發展困境必將得到改變。據陳秋平介紹,近年來,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已低至30%,更多人從電視屏幕轉向手機、平板電腦、電腦等。“可見,未來網絡會更方便、更好。如今,一些廣告商轉移到網絡,這意味著我們把劇本直接賣給網站將會成為現實。”陳秋平對微電影的市場很有信心。在找准微電影盈利模式之后,如何對微電影創作者深度培訓並融入商業化,也是問題之一。

  微電影很短小,但主題、人物、情節、結構仍是要素。盡管當下微電影的理論體系尚未建構完成,業界對微電影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回避的是,由於受時長的約束,創作經驗不足、進入門檻較低等因素,導致微電影劇本創作水准良莠不齊,產出大、精品少的問題仍很突出。

  不少人指出,應該設立對微電影創作者進行專業培訓的機構、機制。目前,專門針對微電影創作的培訓課程尚不常見,陳秋平的培訓也只是盡一己之力,並未形成規模。鄭雲認為,隨著微電影創作問題的突出,相關培訓一定會慢慢形成。

  近日,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創辦的亞洲微電影學院成立,像各類影視學院一樣,開設了編劇、表演、影視化妝、后期編輯、攝像技巧以及器材使用等專業,成為微電影的專門培訓機構。這是微電影培訓的首例。此法或許可以解決微電影的內容瓶頸。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