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恐怖主義危害性日益突出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已成為國際反恐斗爭的重要課題
網絡空間被視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信息傳播形態發生深刻變革。互聯網成為各國搶奪的戰略陣地,也成為恐怖勢力開展活動的重要工具。聯合國安理會近日通過決議,首次明確要求各國就加強打擊網絡恐怖主義採取具體措施。
保障“第五空間”安全,各國面臨共同挑戰。一方面,國際恐怖組織利用互聯網傳播恐怖思想,征募成員、籌措資金,以建立跨國恐怖網絡,協調行動。今年發生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西門購物中心的恐怖襲擊事件,就是由來自索馬裡、英國等多國恐怖分子利用社交網站組織、策劃並實施的。另一方面,互聯網論壇和社交媒體為極端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信息。網上學習實施恐怖襲擊的手段,三五個人便能發動一場造成大量傷亡的恐怖襲擊。今年的波士頓馬拉鬆賽恐怖襲擊案,就是察爾納耶夫兄弟通過臉譜網站接受極端思想,在自家廚房制作簡易爆炸裝置。《紐約時報》將該案稱為“社交媒體時代首例全方位互動式全國悲劇”。
中國也是網絡恐怖主義的受害者。近年來,以“東伊運”為首的“東突”恐怖勢力大肆發布恐怖音視頻,煽動對中國政府發動所謂“聖戰”,成為近年來中國境內特別是新疆地區恐怖襲擊多發的主要和直接原因之一。“東伊運”等“東突”恐怖勢力大搞網絡恐怖主義,危害中國安全與穩定,助長國際恐怖極端思潮的泛濫,給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帶來嚴重隱患。
網絡恐怖主義危害性日益突出,已成為國際反恐斗爭的重要課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帕內塔曾警告說,下一次美國遭遇“珍珠港事件”會是針對政府安全網絡系統或者全國電網網絡控制系統的“網絡恐怖襲擊”。美國著名學者約瑟夫·奈兩年前指出,網絡威脅有網絡戰、網絡間諜、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四種表現形式。目前,主要損害來自網絡間諜和網絡犯罪。但未來10年,網絡戰和網絡恐怖主義的威脅將遠大於今天。由非國家網絡行動者造成的網絡威脅,將迫使各國政府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加強對話與合作才是維護安全的根本途徑。當前,國際社會應對網絡恐怖主義還未形成合力。監管尺度標准不一,是網絡恐怖主義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如美籍也門裔恐怖組織頭目奧拉基煽動恐怖主義的演講視頻,曾在主流視頻網站上廣泛傳播,有關網站未被有效遏制。
恐怖主義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加強國際合作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刻不容緩。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2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