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爭奪優秀影視作品日趨白熱化 盜播視頻也要被追刑責

彭 波

2014年02月12日08:31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在網上看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娛樂方式。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互聯網公司對於優秀影視作品的爭奪也日趨白熱化,很多公司不惜砸重金購買版權,隻為四個字——“全網獨播”。然而,網上也總能找到這樣一些網站,它們集各家“獨播劇”於一體,不僅不需要注冊會員、不需要付費,甚至連片頭廣告都省了。這些網站固然是方便了消費者,但也招來了“侵犯知識產權”的譴責聲。

  新年伊始,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就對這樣一起“盜版”視頻網站侵權刑事案件作出判決,被告人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這是我國第一例打擊視頻侵權網站的刑事案件,標志著對網絡視頻領域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大了力度。

  據辦理該案的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介紹,張某從2013年3月起先后建立了兩個視頻網站,通過採集軟件自動在互聯網上搜索影視資源並存儲在服務器上,互聯網用戶隻需點擊相應鏈接,即可免費觀看。張某則在其網站上刊登收費廣告,依靠廣告點擊量獲利。經審查,在張某網站所提供的影視劇片目中,有600多部沒有獲得著作權人許可,侵犯了多家網站的獨佔性信息網絡傳播權。而張某則通過網站廣告等營利達人民幣4萬余元。

  張某隻不過是將別的網站上的影視作品拿過來免費播放就涉嫌觸犯刑法?對此,承辦檢察官表示,信息網絡傳播權是著作權中專用權的一種。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規定,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目前,影視劇作品已經從傳統的電視傳播時代走向互聯網傳播時代,影視劇作品的著作權人有權將其作品授權給一家或者多家網站播出,也隻有獲得著作權人授權和許可的網站才可以播放著作權人的影視劇作品。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台了《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他人作品的行為屬於刑法意義上的發行行為。據此,張某通過建立“盜版”視頻網站,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播放他人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作品的行為應當被認定為侵犯著作權人著作權的行為,且已經達到刑事案件的追訴標准,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2日 19 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