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從馮小剛被確認為今年春晚導演一刻開始,馬年春晚就含著“改變”二字出生了。盡管面對人們的期待,他多次說過,自己對春晚的改變最多隻有10%,而在看完春晚后,吐槽者似乎並未給他留面子,但是公平而論,本屆春晚還是有不少創新和亮點的。沒有人能夠去量化這10%的改變,包括馮小剛在內。然而,對於三十而立的春晚來說,這10%的價值有多難能可貴,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改變1:馮小剛
今年春晚最大的改革,就是真正實現了開門辦春晚,大膽邀請馮小剛任總導演,使人們對這屆春晚抱有很大期待。
“當得知今年春晚的導演是馮小剛時,就知道今年的春晚終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盛宴。”新聞評論網站Wangpost並不外行地點評說,執導過包括《手機》等近20部電影的馮小剛,無疑是現在中國電影市場最佳的商業電影導演,其觀眾票房最能說明問題。這也說明馮小剛導演知道如何抓住觀眾的心。
借馮小剛商業上的成功贏回觀眾,是此番春晚的一大押寶。這些年來,春晚屢屢採用“人海戰術”,大場面、大布景,強調火爆、熱烈、喜慶,沿著這一思路走來,讓人對春晚越來越“疲勞”。而馬年春晚從開場的先導片《春晚是什麼》到整個晚會,都比較流暢、自然、平實,恢復了春晚應有的一種調子。
有評論家認為,馮小剛雖然沒有改變春晚的整體格局,但是局部有亮點,僅從這方面來看,馮小剛已經完成了改變春晚的“任務”。畢竟要突破春晚的固有模式,不是一次春晚、一位導演就能完成的。如果馮小剛完全拋棄現有的春晚模式,會冒很大風險﹔如果他不做太大改變,又會失去開門辦春晚和“接地氣”的意義——這是馮小剛的為難之處。
在春晚前最后一次與網友互動時,馮小剛曾說過這麼一番話:“大多數人對我執導春晚有期待,但我其實非常想講一個問題,我個人的能力,面對這麼一個有30多年歷史的春晚,這麼多年下來,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新民俗,想改變它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很難。”
確實如此。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春晚是精神大餐的話,那麼,導演就是配菜的,而不是種菜的﹔如果菜從貨源上就有問題,導演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春晚遠不是一個春晚導演的能力能夠決定的,它是國家的文藝水平、創作能力、制作能力現狀的真實體現。
“如果馮小剛的出馬仍不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那麼,就沒有理由期待春晚在觀念上、模式上進行更大的改變。”一位媒體人如是說。不論是春晚改變了馮小剛,還是馮小剛改變了春晚,毋庸置疑,開門辦春晚,馮小剛邁出了第一步。
改變2:微短片
往年春晚通常都是用一個熱熱鬧鬧的大型開場舞作為開篇,而馬年春晚則打破了這一慣例,上來就是一段開場短片《春晚是什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給春晚打上了鮮明的馮氏烙印。
“2014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官方微博上這樣寫道:這是央視32年來首次以短片的形式揭開晚會序幕。片中不僅有葛優、李雪健、范偉、陳道明、姚晨等馮小剛的老朋友,還有姚明、林丹、馬雲等各界名人,普通老百姓也穿插其中發言,各自闡述心目中的春晚概念。
葛大爺一貫冷幽默:“春晚不就是春節的晚上麼?”退下小品舞台的范偉則一身輕鬆:“今年就當觀眾了。”更令觀眾感到親切的是,馮小剛借片中人物之口對春晚進行了吐槽。“看什麼春晚,俗氣!”“春晚看什麼?吐槽啊!”
學者張頤武說,該短片把社會上的眾聲喧嘩表現了出來。在一個日益多元化的社會,公眾對於春晚的期待越來越多元化,眾口更加難調。同時,春晚的功能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由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吸引全家老小“目不轉睛”地觀看,到現在的“伴音伴影”式存在。公眾一方面需要春晚作為除夕夜團圓的一個文化符號,另一方面對它的要求和趣味更加多樣化。
短片式的表達讓春晚不再顯得“高大上”,而是充滿了人情味兒和趣味。不同於以往網友們“從頭吐到尾”,在今年的“2014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官方微博上,開場短片就得到許多網友的“贊”。有網友直言:馮導的創意短片很不錯,拍出了電影的感覺,春晚也是時候改變了。
從開篇的《春晚是什麼》,到穿插在節目中間的《筷子》《觀眾動物入場》短片,原生態的紀實性採訪、真實質朴的同期聲人物對白、幽默擬人的情節設計讓觀眾體會到或捧腹驚嘆,或溫馨感人的內在力量。有研究者認為,2014年春晚揚棄了傳統的單一文藝節目表演模式,大膽引入微電影、微紀實形式,真正發揮了電視本體藝術的特點,將春晚從舞台藝術拉回到電視熒屏藝術中來,真正回歸影視紀實本體。
改變3:熱點多
一些觀眾吐槽今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縮水,笑點也不算密集,讓人感覺不過癮。但也有觀眾認為,今年語言類節目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多以社會熱點為素材,針砭時弊、嘲惡揚善。
小品《擾民了你》以化解鄰裡相處的尷尬瑣事為脈絡,表達了現代年輕人為夢想而拼搏的精神和關愛獨居老人的社會共識﹔小品《扶不扶》關注的則是老人路邊摔倒該不該扶的熱門話題﹔小品《我就這麼個人》以一個在送禮路上處處碰壁的小人物遭遇,諷刺了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的社會心理﹔小品《人到禮到》則諷刺了禮重情輕、隨禮成風的現象給正常生活帶來的困擾。除小品之外,曹雲金的相聲之中也包含了家庭、工作、房價等等諸多的現實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民俗學者蕭放認為,當今社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但矛盾可以通過詼諧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上世紀80年代相聲很紅火,當時就有很多針砭時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段子。“央視春晚應該更加平民化,反映老百姓的訴求,內容應具有更多的諷刺性和娛樂性。”
本年度語言類節目盡管量少,但卻精益求精。“勵志型、溫暖型、諷刺型、批判型”等各類小品主題鮮明,笑中有思考。開心麻花表演的小品《扶不扶》不僅包袱響、笑料足,更難能可貴地傳達出了“人可倒但人心不可倒”的主題,告誡人們堅持中國傳統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不能猶豫。在新浪的調查中,《扶不扶》得到了超過四成網友的支持,被評為今年語言類節目中最受歡迎的一個。
說到底,國人對春晚的期待,無非是圖一樂。近年來春晚語言類節目屢屢飽受詬病,就是因為匱乏原創,回避矛盾,涉嫌抄襲和復制,以至於相聲不笑、小品不逗,已經成為春晚常態。
今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總體滿意度不高,一是因為數量少,二是因為新意不足。今年的節目實際上延續了前兩屆的風格,“接續”的節目比較多,如蔡明的“毒舌”,曹雲金的相聲,馮鞏的小品等,難怪有人戲稱今年春晚是“蛇年的續集”。不過,相聲小品的創作問題向來非一日之寒。要想有所突破,恐怕不是一台春晚可以解決的。
改變4:朴實風
這屆春晚雖然總的格局未變,調子卻與以往不同。5位主持人包括朱軍、畢福劍、董卿、李思思以及重磅外援張國立,張國立的出現打破了多年來央視春晚主持人的專業化,注入了當下綜藝節目的流行娛樂元素,此舉備受好評。這也是馮小剛從上至下改變春晚的鮮明標記。
這種改變是針對近20年春晚串詞中政治化的語言越來越多,主持風格拿腔作調對症下藥的。張國立領銜春晚主持人,說話風格與往年有所不同。一亮相就開始調侃往屆春晚的拜年方式。全場的節目中,他們跟大伙嘮嘮嗑、套套近乎、抖抖包袱,說的也是大白話。
這種風格體現了馮小剛的導演意志,他介紹,“本屆春晚主持的風格是幽默、自嘲,帶有即興成分”。事實上,面對大眾越來越娛樂化的要求,央視春晚一直在通過主持人陣容來契合觀眾口味的改變,一向說話“不著調”的李詠、畢福劍的加盟就是一個嘗試。
有海外媒體也觀察到這個變化。新聞評論網站WangPost評論注意到,不同於往年,本屆春晚的氣氛更為活躍。晚會的語言“簡潔而通俗易懂”。主持人之間的對話也更為自然。而今年以歌曲為主導的晚會,也不像往常那麼浮夸,演員所唱歌曲和所跳舞蹈更加強調的是情感上的表達。
該評論還指出,整台晚會貫穿著中國上下所倡導的“節儉朴實風”。今年春晚的演職人員被大量縮減。今年的舞蹈演員,加上合唱隊、打擊樂手樂隊,一共隻有600人左右,而以往春晚最多時有1200名演員。此外,演播廳縮減了舞台表演區的面積和LED大屏幕的尺寸,利用一號廳現有的硬件基礎,借助國內先進技術手段和軟件應用,開拓節目創意和包裝方式,完美組合電視轉播、燈光、視頻、機械舞台、服裝、道具等制作元素,最終呈現出整台晚會的亮點和看點。
改變5:國際范
春晚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大聯歡。網上有人質疑,中國人的春晚為什麼要請外國人?其實不然,翻看歷年春晚節目單,自1988年表演藝術家丁廣泉的第一個洋弟子——來自南斯拉夫的卡爾羅作為首個登上春晚的外國人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藝人和團體以不同的形式相繼活躍在央視春晚的舞台,為中國傳統農歷除夕夜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評論家認為,春晚中加入外來元素是好事,藝術本來就是需要“雜交”優勢和大信息量的。春晚舞台既要有民族的氣派和特點,又要有一定的世界性,以體現我們的大國地位和文化影響。
今年春晚的外來元素跟往年相比,更顯突出。其中由匈牙利Attraction舞團帶來的舞蹈《中國符號》獲贊最多。該舞團去年在“英國達人秀”第七季比賽中獲得冠軍,在春晚上他們以中國符號和春節元素為創作點,用人體影子組成故宮、長城、熊貓等各種造型,像極了中國的皮影藝術。
法國影星蘇菲·瑪索和韓國偶像李敏鎬則成功成為今年春晚的人氣王。盡管兩位大明星的風格完全不同,但卻是馮小剛在響應“群眾呼聲”方面的大膽之舉。節目組的初衷是,以蘇菲·瑪索優雅的演員氣質,吸引到更為成熟、喜愛藝術的觀眾,以李敏鎬的人氣吸引更多年輕受眾群,事實証明此舉大獲成功。
“蘇菲·瑪索和劉歡的對唱體現了向國際的開放,青年人喜愛的韓國明星的出現,也使得春晚在年輕人中的影響有了進一步提升,時常穿插的網絡元素更增強了春晚的時尚性。”張頤武表示。在他看來,這些都顯示了“開門辦春晚”帶來的不拘一格的特色。這些外來元素和傳統元素相映成趣,如京劇的展現、武術文化的展示、傳統民歌的展現等,讓人們找到了對傳統形式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