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介素養是身處媒介社會化中的人們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本文基於關中城鎮中學生媒介素養調研,結合從傳統媒體、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背景轉化,結合有關文獻分析指出中學生媒介接觸的群體性特征較為明顯,中學生的媒介認知較為理性、辯証,媒介接觸率與可信度呈現反差,互聯網媒介倫理教育對於中學生具有緊迫性,中學生的參與式傳播意識與技能需要加強,進而提出了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建議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中學生﹔媒介素養﹔建議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050-03
一、研究緣起與背景
一個媒介化社會的到來是所有人都體察到了的事實,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行動協調愈加不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的時候,媒介就不僅承擔著工具作用,而是更具有了塑造功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媒介素養就不單是新聞傳播從業者的專業素養,而是面向社會大眾的綜合素養要求,這即是說它是成為現代人有效生活的內在規定要求。
媒介素養研究在我國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一度成為研究熱點,后又歷經沉寂起伏,近年受關注程度又有抬高趨勢,顯示出與互聯網媒體發展合拍的態勢。本文基於實地調研關中城鎮中學生媒介素養的數據,結合文獻分析與思考,意在求取中學生媒介素養相關問題的普遍性論述。“新媒體”是背景轉換,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發生了深刻轉變,從“讀文”到“讀圖”、從“單向”到“互動”、從“定著”到“移動”是典型特征,中學生媒介素養出現了新的變化。“關中城鎮”是空間指向,關中地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以“關中城鎮”而不是“關中城市”或“關中農村”作為研究指向也與國家新型城鎮化的大趨勢相適應,關中的城鎮化率目前已超過50%。“中學生”處於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逐步成熟的年代,媒介素養教育在其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媒介素養是舶來品,學者們普遍認為媒介素養是一種能力,美國媒體素養研究中心對此的界定是指人們面對不同媒體中各種信息時所表現出的信息的選擇能力、質疑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學者魯賓則將其概括為能力、知識與理解三種模式。關於這一概念的本土化認知則認為媒介素養是傳統素養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們對各種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除了現在的聽說讀寫能力外,還有批判地觀看、收聽並解讀影視、廣播、網絡、報紙、雜志、廣告等媒介所傳輸的各種信息的能力,當然還包括使用寬泛的信息技術來制作各種媒體信息的能力[1]。
從2014年7月項目正式啟動到2015年9月調研結束,筆者歷時一年多走訪和調研了陝西省韓城、楊凌、鳳翔、岐山、扶風等關中地區的10所中學。這十所中學分別為:韓城一中,韓城二中,扶風初中,扶風高中,岐山一中,岐山高級中學,楊凌高新中學、楊凌高級中學,鳳翔中學,鳳翔縣西街中學。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53份。
在被調查的853個中學生樣本中,男生比例為56.5%,女生比例為43.5%,這個數字與2015年12月中國網民男女性別53.6%與46.4%的比例相當,一定程度上也與我國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現象可以互相印証﹔初一初二佔27%,初三佔32.1%,高一高二佔總人數的30%,高三佔總人口數的11.9%,覆蓋了被調研對象整體,各年級學生均有分配。從家庭背景來看,農村人口佔46.4%,城鎮人口48.5%,城市人口3.7%,調研中學雖位於關中城鎮地區,存有一定數量城市戶口的擇校生和走讀生。
二、研究結果與發現
從調研統計結果來看,新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有著更高的接觸率,以接觸頻率多寡排序依次為手機、電視、網絡、廣播、雜志與報紙。報紙中學生群體中的接觸率最低,1/3的調研對象很少閱讀報紙。雜志的接觸率相對較好,有時閱讀雜志的人數高於很少閱讀的人數。但就紙媒而言,每天接觸閱讀報紙和雜志的中學生數量非常之少。傳統電子媒體則明顯呈現反差,很少和從不收聽廣播的人數超過了一半多,很少和從不看電視的人數隻佔到了調研對象的15.3%,這部分學生以住校和租住在學校周邊為主。
以媒介接觸動機而言,娛樂消遣是最為主要的目的,佔到調研對象的26.4%,這與把媒體作為學習幫手25.3%比例相當,這反映了對媒體接觸動機的理性化,好於調研開展前的假設。隨著媒介信息多元化的發展,如果把聊天交友、打發時間等接觸目的與娛樂消遣歸類整理的話,可以看56.7%的調研對象是把媒體視為生活陪伴的。
對於手機、網絡等新媒體的接觸而言,超過80%的調研對象是在自己家裡或者居住地使用網絡的,一半左右每天的接觸時間為30分鐘,37%左右的學生的接觸時間不超過2小時。
對於媒體在現實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78.9%的同學認為媒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7%的學生同意自己就某件事的看法受媒體影響很大,34.6%的同學不太同意,22%的同學不同意,而15.5%的同學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就對媒體的認知而言,17.6%的學生不同意“媒體上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這一說法,有73.2%的學生不太同意,4.1%的學生則表示同意。48.5%的學生不太同意“媒體上看到的與現實生活中看到聽到的是一致的”,32.5%的學生不同意這一說法,總體上超過80%的學生可以區分媒體與現實的區別,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學生對於媒體的理性態度。然而仍有9.6%的學生同意這一說法,9.3%的學生對此未做思考表示不知道。這表明18.9%的學生缺乏批判能力,不能區分媒介與現實的不同。針對網絡影響的正負效應上,83.5%的學生認為網絡對他們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7%的學生認為隻有正面影響,3%的學生認為網絡帶給他們的都是負面影響。
媒介公信力對信息可信度具有明顯影響,對媒介信任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電視35.7%、報紙25.4%、網絡9.6%、廣播3.7%、雜志2.5%、手機2%,還有20.8%選擇不相信任何媒介。可見77.2%調研對象對傳統媒介的信任感要高於手機等新媒介,這與手機的高接觸率形成了反差。值得注意的是,20.8%的學生選擇不相信任何媒介,這既與媒介使用體驗有關也與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有關。對於媒介信息來源可信度的調查中,31%的學生選擇了明星代言人,20%的學生認為身邊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而政府部門、記者和權威人士的信任程度則低於明星和身邊人,傳統權威信任度處於明顯的下行態勢,對於明星的高信任度與青年亞文化中的粉絲社群文化有著緊密關聯。
對於一些踐踏社會公德良俗的行為是否該對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59.4%的中學生認為要看事件性質。40.3%的中學生對於“黑客”現象是要視“黑”的對象而言。
參與式的媒介使用是媒介素養的體現,35%的中學生沒有與媒介進行過任何互動形式,41%有過網上發表信息的經歷,隻有13%的人參與過短信競猜,10%的人參與有過電台熱線電話或點歌。對於“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是否會主動利用或求助媒介?是否願意通過媒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回答中,有30%的學生一般不會,而10%的人會積極利用求助媒介﹔有31%的人不太願意,32%的人抱著無所謂的態度,3.5%的人非常願意在媒介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的意識還有待提高。
三、研究思考與建議
從傳統媒介、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媒介環境發生著明顯嬗變,中學生的媒介素養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1.新媒體背景下中學生媒介接觸的群體性特征較為明顯。從調研數據看,關中城鎮中學生的媒介接觸方式、時間、地點等特點與中學生群體整體媒介接觸有一定的共同性,新媒體對於“知溝”一定程度的抹平在此有明顯體現。如果說傳統媒體還存在地域空間上的不平衡性的話,那麼新媒體的確為每個人賦予了媒介平等使用的幻象。媒介素養教育是所有中學生共同面對的問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6.88 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佔比由 2014 年的 85.8%提升至90.1% ,10~19 歲群體佔比為 21.4%,中學生是這個年齡段的主要人群構成。
2.中學生的媒介認知較為理性、辯証。有關媒介使用目的與媒介認知的個別問題的統計顯示,中學生對於媒介持有相當程度理性、辯証的看法,當所謂中立、平衡、不偏不倚的統計結果呈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所想到的是有關這種看法的具體指向和內涵還需要依托於訪談的進一步深入,因為問題的答案既有可能來自於實情的反映也同樣會得到常識判斷的支持。
3.媒介接觸率與可信度呈反差。雖然網絡等新媒體在中學生群體中擁有最高的媒介接觸頻率,相應的媒介依賴程度最大,但就其可信度而言並不高,手機媒體的可信度甚至是最低的。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盡管媒介接觸率不及新媒體但卻擁有較高的可信度。媒介接觸與媒介可信度呈現反差。另外,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調研數據是相當高比例的調研對象不相信任何一種媒介,媒體個別失實信息所引起的是部分中學生對其信任的破產,這對媒體公信力的建設提出了警示,也是媒介素養教育應予重視的問題。
4.互聯網媒介倫理教育對於中學生具有緊迫性。就媒介倫理而言,相當多的調研對象對於網絡上出現的有違公德良俗的做法如人肉搜索、黑客持有的是視情而定的態度,這反映了基於外在和現實利益考量問題的價值取向,網絡文化具有一定的草根和民粹色彩,政治正確式的價值觀表達本身就難以有效建立,同時這與青少年價值觀養成階段的不穩定性有關,這一問題也在呼喚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持續和靈活多樣。
5.參與式傳播意識與技能需要加強。就媒介使用的方式而言,中學生對於媒介以瀏覽、旁觀與娛樂為主,呈現著較為明顯的淺表層次互動,具有一定程度的疏離性和距離感﹔參與性的使用和通過媒介進行表達的比率較低,媒介使用的主動性不足,這與中學階段模式化的較為緊張的學習生活方式有關,也與媒介使用技能訓練不足有關,也是中國網民群體使用習慣的典型寫照。
媒介素養教育是培養公民媒介素養的教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基礎媒介知識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學習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學習傳播媒介信息的知識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眾媒介發展自己[2]。媒介環境經歷著從傳統媒體、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轉變,每一種新的媒體的出現都重組了媒體環境,基於以上思考,做好中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中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負起責任,由於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學生的網絡媒介接觸地點呈現出由網吧向家裡轉移的趨勢,家庭教育在媒介素養教育中起到了比以往更為重要的作用,直接來說就是父母的媒介使用方式與習慣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處在價值觀形成期的中學生。這就是新媒體背景下媒介素養教育的一個新特點。
第二,學校是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主陣地,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是要養成學生科學理性的認識媒介,理解媒介信息的意涵,正確合理的使用媒介,成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反之。盡管關中地區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有所展開,但在媒介素養教育還存有很大的推進空間。這包括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師資培養,就課程來說與思政課、語文課的嵌入式融合是有效途徑[3]。按照媒介素養從認知、理解到使用由低到高的發展要求,中學生媒介素養應該放在小學教育與大學教育保持連續性中間的重要一環來看待。
第三,媒介素養本身包含著“消費”與“生產”兩個維度上的要求,目前的中學生媒介素養構成表現出明顯的重消費輕生產特征,必須有效推動“生產”之於媒介素養的重要性,學校和整個社會應該給中學生多提供媒介素養教育的場所與機會,比如依托學校的校園廣播台、校報、學校網站等校內媒體讓學生得到充分鍛煉。同時開展舉辦講座進行專題教育﹔大中城市所能給予中學生的包括小記者採訪、志願者服務、游學體驗等不同形式的媒介素養教育資源應在政府的推動下有組織化的向城鎮中學生傾斜。
第四,教材、課外書與媒介在中學生媒介素養間接經驗的獲得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這三者的功能具有互補性,對某一種途徑的過度依賴不利於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互聯網內容的碎片化特征需要特別予以重視,以形象取勝的電視與網絡等電子媒體相比於紙質的書本和報刊對人的感覺器官、學習生活方式具有潛在的影響,不利於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激發和培養,特別是對處於成長期的中學生來說,健全與系統的媒介接觸結構的建立需要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同時也需要中學生個體的自律與自覺。
參考文獻:
[1] 張開.媒介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J].現代傳播,2003(2).
[2] 卜衛.論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J].現代傳播,1997(1).
[3] 張瓊.新媒體環境下語文教學的媒介素養教育初探[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旬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