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需具備"媒介素養" 獲取信息卻未必能看到真相

2016年05月20日07: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段時間,我們見証了太多的反轉新聞,“上海女逃離江西”最終証實子虛烏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終成了騙捐,“右腎丟失”實際是腎萎縮……真相似乎永遠都在路上,圍觀的網民似乎在坐情緒“過山車”,盡管信息鋪天蓋地,“事實”卻永遠難揭面紗。

  每一出新聞反轉劇坐實之后,圍觀者都難掩自己的復雜情緒,裹挾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著信息的便捷,實則被信息欺騙。洪流過后,不免告誡自己要理性冷靜。可是,下一次類似的信息洪流來襲時,依舊難以改變自己輕信的習慣。新聞一再反轉,信息發布者固然有問題,信息接受者自身的素養也有待提升。今年年初,《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凱迪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網民網絡媒介素養調查報告》顯示,對網絡信息批判性理解的能力偏低,影響了中國網民的整體網絡媒介素養,網民整體媒介素養處於中等水平。

  互聯網時代,“媒介素養”已不僅僅是對媒體人的一種素養要求,更是網民在互聯網世界的必備能力之一。我國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對“媒介素養”的定義,是指大眾能解讀媒體、思辨媒體、欣賞媒體,進而利用媒體來發聲,重新建立社區的媒體文化品位,並了解公民的傳播權利和責任。美國媒介素養先驅學者蕾妮·霍布斯也曾指出,它更像是一個囊括了人們綜合能力的“大帳篷”,更強調人們在接受信息時的信息檢索、識別、組織以及利用能力。

  網民對信息的批判質疑能力,將直接影響他們在網絡上的態度和行為。缺乏媒介素養的網民,一定缺乏獨立的批判能力,而缺乏批判能力的網民,如果受到誤導勢必產生對事實的錯誤認知。

  基於對過往的事實觀察,媒介素養不足的網民,往往被“刻板印象”和“標簽符號”主導思維。也就是說,影響他們對事實判斷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思維定勢和頭腦中的偏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隻要接受到的信息符合他們的情緒需要,他們便很容易選擇“相信”,並且進一步制造“輿論”推動“事實”的發酵。比如國內輿論習慣熱議“老人碰瓷”,老人在很多網民心中已經有了“壞人”的刻板印象,那麼看到“日本京都袛園中國老人碰瓷”的新聞時,他們會不假思索炮轟“碰瓷”老人。至於信源是否權威,或者事實是否完整,這些要素統統被忽略。

  客觀地說,新聞反轉是網絡輿論場中信息不對稱的一種體現。信息不對稱,非圍觀網民之責,但是,為避免新聞反轉之傷,圍觀者必須要提高自己對信息的研判能力。事實和真相,這是一種客觀的存在,而非“因我們需要”的存在。所以,從主觀認知上來講,我們要勇於接受與自己已有認知不匹配的事實,事實就是客觀証據,而非與自身道德價值觀相吻合的論據。從技術層面來講,不妨以比爾·科瓦奇和湯姆·羅森斯蒂爾兩位美國新聞工作者所著的《真相》一書中的“六問”為判斷標准:1.我碰到的是什麼新聞內容?2.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嗎?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麼?3.信源是誰/什麼?我為什麼要相信他們?4.提供了什麼証據?是怎樣檢驗或核實的?5.其他可能性解釋或理解是什麼?6.我有必要知道這些信息嗎?

  稍微夸張地說,互聯網以及社交媒體崛起的時代是新聞最多的時代,也是新聞最差的時代。每個網民都是信息的發布者與接收者,我們比以往更容易獲取信息,卻未必容易看見真相。信息獲取的便捷性,某些時候和信息的有效性並不成正比。如果沒有一定的媒介素養,哪怕我們24小時在線,也未必能看出信息“漏洞”。所以,盡可能提高自身媒介素養,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一個專業的信息捕捉者,才不會被輿論綁架,也避免自己在情緒“過山車”上顛簸。(陳方)

(責編:燕帥、趙光霞)

推薦閱讀

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

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