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真實、歷史觀——對外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三點體會

熊蕾

2018年08月02日08:53  來源:對外傳播
 

我開始從事對外新聞工作,正值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可以說,對國外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貫穿了我新聞職業生涯的始終。如何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對世界的影響,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注意和把控的點很多。這裡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僅談三點體會。

親和

2014年秋,我應邀和清華大學李希光教授一起去尼泊爾參加一個學術活動,主題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尼泊爾的影響”。李希光教授作為主講,以《習近平的新中國喚醒世界》為題,高屋建瓴,非常宏觀也非常全面地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念,指出發展中國家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而不能照搬西方。從“四個自信”到“一帶一路”,李教授發言的內容非常豐富,很有說服力,深受尼方聽眾好評。聽眾中不少是國會議員、大學教授和各界學者。

在這樣豐富宏觀的報告之后,我還能講什麼呢?

我認為,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對國外的影響,具體到這次學術活動就是對尼泊爾的影響,可以像李希光教授那樣從宏觀的角度來講,也可以從微觀的角度即某個側面切入。結合我2009年第一次去尼泊爾旅游的經歷,我就從這個角度講了中國的發展使日益增多的中國普通老百姓走進尼泊爾,從而使兩國人民切實增進了感情和了解。

選擇這樣的角度,當然還需要有大背景和扎實的數據來支撐。這樣的數據並不難找:中國政府2000年將尼泊爾列入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的17個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之一,在2009年我第一次去尼泊爾旅游的那一年,尼泊爾接待了1.9萬中國游客。4年后的2013年,前往尼泊爾旅游的中國游客增長到10.9萬人次。而2014年前6個月,尼泊爾就已經接待了5.1萬中國游客,同比增長22.41%。同時中國飛往尼泊爾的航班也從每周14班增加到56班。

不容回避,自費前往歐美的中國游客要比去尼泊爾的多很多。但同樣不容回避的是,去歐美的中國人中有不少是去留學或幫子女照顧孩子,而前往尼泊爾的絕大多數是單純觀光或度假。更有意思的是,我在國內一家著名的自由行攻略網站上發現,驢友談旅行經歷和體會的網頁,尼泊爾和美國相當,都是100多頁。不少談尼泊爾旅行經歷的網文點擊量都在2萬到9萬次,並不比談美國游歷的網文少。很多網友是一去再去。他們根據親身經歷所寫的網文,充滿對尼泊爾的贊美——不僅贊美這個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國度的自然人文景觀,更贊美那裡淳朴熱情的人民。許多網友說,尼泊爾之行糾正了他們以往對這個國家的刻板印象,豐富了他們對尼泊爾的認知,更使他們愛上了那裡的老百姓。

中國游客通過旅行對一個國家和那裡的人民獲得的了解、興趣和感情,並不在任何官方的統計范疇。但是官方統計不包括在內的這些,卻彌足珍貴。

中國公民自費前往尼泊爾這類國家,印証了中國旅游的發展,而這個發展確實與改革開放帶來的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息息相關。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人均GDP不足100美元,改革開放之初雖增加到200美元,卻遠達不到公民個人自費出境旅游的水平。直到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我們才看到國人在國內旅游的激增和出境游的開端。2008年,中國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公民出境游人數從2003年的2000萬人次猛增到4584萬人次。到2014年已經突破了1億人次。這些游客對當地經濟的促進顯而易見,而他們通過旅游對這些國家增進了解和情感,更是一種無形資產,特別是對尼泊爾這樣並無很多余力在海外推介自己的欠發達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和中國老百姓共同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

這樣微觀地從一個側面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影響,尼泊爾朋友也很認可。他們對我說,這樣的介紹具體直觀,很親和。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振興崛起,對世界的影響必然不同於老牌發達國家。我們在宏觀層面推介“中國夢”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從微觀層面捕捉那些鮮活生動的實例,以親和的方式讓人感受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有益於中國,也有益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70年,25541期,25541個日夜,人民日報與黨和人民風雨兼程、一路相伴,一同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崢嶸歲月,一起走進更加昂揚的新時代。
【詳細】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70年,25541期,25541個日夜,人民日報與黨和人民風雨兼程、一路相伴,一同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崢嶸歲月,一起走進更加昂揚的新時代。 【詳細】

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
  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暨全國黨報網站總編輯看天津活動6月20日在天津市舉行,主題為“媒體融合:宣傳新時代 擁抱新時代”。
【詳細】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   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暨全國黨報網站總編輯看天津活動6月20日在天津市舉行,主題為“媒體融合:宣傳新時代 擁抱新時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