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中日關系改善講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

葛建華 天津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9年04月18日10:11  來源:對外傳播
 

進入2018年以來,中日關系處於東北亞大的變局中。全球經濟同步復蘇,亞洲仍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朝鮮半島形勢出現了積極變化,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委員長訪華、韓朝首腦實現會談、美朝“金特會”在一波三折中如期舉行,朝鮮半島局勢由一觸即發向積極的方向轉圜。但美國特朗普政府推行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高調掀起貿易摩擦,有可能直接破壞全球經濟復蘇的趨勢。美國對日本的鋼鋁制品加征25%的關稅,日本則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強勢的關稅保護主義政策所具有的破壞性促使中日韓三國就強化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及促進投資自由化達成一致。在此背景下,中日關系持續改善。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急劇升級,作為美國盟國的日本難以獨善其身,中日間業已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短時間內恐難以得到徹底解決,未來仍存在著“乍暖還寒”的可能性。中日關系改善的機遇稍縱即逝,我們應抓住轉暖之機,發揮中日民間外交的優勢,直指人心,講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為建立新型的中日關系夯實基礎。

一、中日關系改善進入了新階段

近兩年中日之間進入了改善關系的窗口期。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這樣特殊的氛圍助推了中日關系“再正常化”,由日本“非法購島”導致的中日關系“小冰河”期逐漸進入“小陽春”。盡管日本在東北亞安全領域長期致力於以遏制中國為目標的日美軍事一體化進程,日美以應對“半島有事、西南方向有事”為背景的聯合作戰計劃仍在加緊推進。但因形勢所迫,安倍政府不得不由俯瞰全球外交轉向重視和改善鄰國關系,提出中日兩國“有責任把競爭轉為協調”,淡化與中國的對立,重視與中國的合作。自2012年經歷最困難的時期后,兩國關系走出低谷,重回正軌。盡管中日關系向好的磨合過程仍不時出現一些雜音,但雙方相向而行的努力正在成為兩國關系近期的基本特征。

(一)日本社會開始正視和反思侵略歷史

近一年日本媒體不斷曝光“731”新聞,除了制作紀錄片,經日本民間學者的努力,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公開了距二戰日本投降半年前,“731駐華主力部隊”的“留守名薄”。日本電視台播放了一部長約45分鐘的《南京大屠殺2——檢驗歷史修正主義》的紀錄片。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今年6月份來華期間訪問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向死難者獻花並默哀。福田成為繼海部俊樹、村山富市、鳩山由紀夫之后的第四位訪問該館的日本前首相,同時呼吁日本人應該訪問該館並了解歷史,向后世廣泛告知史實是現代人的責任。這反映出日本社會正在回歸理性,以史為鑒,反省過去的侵略歷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隨著反思的逐漸廣泛深入,這將匯成阻止戰爭再次發生的一股清流。

(二)安倍在台灣問題上表態低調謹慎

台灣問題是影響中日關系的重要因素,日台以小步慢跑的低調隱蔽方式持續加強雙邊政治、經濟、文化關系。隨著中日關系轉暖,安倍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出了低調謹慎的態度,重申在台灣問題上,日方將繼續遵循中日邦交正常化聯合聲明中確定的原則。李克強總理訪日時,安倍提出“按照日中聯合聲明的規定,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這一表態,比以往的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更加具體明確。聽其言,觀其行。今后隨著中日關系的“再正常化”,這也將會成為約束日台關系偏軌發展的制約因素。

(三)重啟中日各領域的對話機制

兩國陸續開始恢復中斷很長時間的政治、外交、經濟、政黨、議會、海洋事務等多種雙邊對話機制。主要包括:一是重啟始建於1981年中斷了九年的政府間文化交流協商會議機制,這是中日之間關系改善的重要風向標。雙方簽署了中日電影拍攝制作合作協議,為兩國電影在雙方國家上映創造基礎。二是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開始恢復,這是自2010年在北京舉行最后一次對話以來的重新啟動。三是恢復中日青年軍官交流機制,這曾經是中日防務部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四是恢復海洋事務高級磋商,簽署了海空緊急聯絡機制,設立熱線,避免擦槍走火,標示著兩國已經進入了共建軍事互信的進程。重新恢復這些交流對話機制對促進兩國國民的相互理解,增進國民感情,消除互厭情緒,保障中日關系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四)中日關系“新起航”,高層互訪頻繁

習近平主席與安倍首相在國際多邊場合會面增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今年5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率領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代表團。日方表示兩國互為鄰國,日中議聯願繼承優良傳統,為兩國關系全面改善貢獻力量。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進行時隔七年被稱為“新起航”“中日關系上了一個新台階”的訪日活動,並於5月9日至11日參加了中斷五年之久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會后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對朝鮮半島的融合氛圍日益濃厚給予肯定。在經濟上就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加速談判達成一致,提出“中日韓+X”模式,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同時推動三國在旅游、能源和電商方面的合作,三國攜手推動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安倍籌劃中的今年10月訪華並舉行首腦會談也在推進過程中,高層往來將給中日關系吹起暖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