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萬象

郭明義現身《我的藝術清單》:別叫我“雷鋒

2020年02月28日13:33 |
小字號

來源:央視網

有這樣一個人,29年無償獻血,捐贈了相當於人體總血量10倍的65000多毫升,捐款54萬多元,資助了300多名特困生和9戶國家精准扶貧建檔立卡戶。他,是改革先鋒,是全國勞動模范,是“當代雷鋒”,他,就是郭明義。近期,郭明義出現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的一檔新節目《我的藝術清單》的舞台上,一改大眾對他的印象,化身“東北段子手”從“藝術”的視角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1977年1月11日,時任鞍山軍分區副政委的老紅軍余新元,親手把郭明義送上了運兵的專列,而在1960年1月,在遼陽火車站,余新元還曾把另一個鞍鋼礦山的小伙送上軍列,他的名字叫雷鋒。當年尚顯青澀的雷鋒、郭明義,都曾代表各自的新兵群體發言,宣誓在部隊做個好兵,這錚錚誓言,也成為了伴隨他們一生的理想與追求。

“從內心我感覺到非常幸福”

郭明義參軍入伍后所在的老部隊23軍67師201團,前身是粟裕將軍的警衛營,被稱為“鋼鐵英雄連”。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67師一直英模輩出,涌現出了一批聞名全國的先進典型。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郭明義從一個青澀小伙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軍人,在每一個崗位都盡職盡責,被評為“師學雷鋒標兵”。1980年,郭明義在30多個同年度兵裡,第一個入黨。他還先后5次獲得嘉獎,被師裡評為“優秀團員”。

在郭明義的“藝術清單”當中,電影《雷鋒》名列其中,正是因為在部隊受到了“雷鋒精神”的激勵,打開了郭明義走上“學雷鋒”道路的大門。1979年雲南發生大地震,當時,每個月的津貼隻有六七元錢郭明義聽到這一消息后,專門請假,步行20多裡路,趕到縣城郵局,將積攢的100多元津貼費寄往災區。這一次之后,郭明義便“一發不可收拾”,將“學雷鋒”堅持到了現在。

參加工作以后,郭明義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當中去,他以身作則,發動工友和他一起“捐器官”,甚至連工友的十幾歲的女兒都一起捐贈了器官,他不僅感言道:“你說誰是雷鋒?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我想我的工友就是雷鋒,他的這個思想和他的品德遠遠超過了我。”有一次,郭明義去井岡山學習,妻子給了他一千多元路費,他在井岡山買了一個28塊錢的戒指送給妻子,將剩下的錢背著妻子偷偷的資助給貧困學生用來完成學業。對於郭明義來說,“做好事”已經銘刻進他的骨血裡,能夠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永遠心懷感激,從內心感覺幸福。

“詩人勞模郭明義”

在郭明義的“藝術清單“當中,第一項就是《朱自清散文集》,他在節目中像孩子一樣開心的背誦著朱自清的《春》,讓人看到了他對於文字藝術的熱愛。從部隊轉業之后,他需要拿到高中文憑才能上崗。在他重新開始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他發現朱自清的文章通俗易懂,他切身地感受到了朱自清的文字之中發散出的光和熱。正是那段學習的時光讓他養成了寫作的習慣。郭明義有時會寫一些新聞報道和一些小短句發表在報紙上,位置並不顯眼,他親切地將這個位置稱為“報屁股”。后來,郭明義因為熱愛文學藝術,嘗試著寫過一些不成熟的詩、散文,還有詩歌,還寫過小說。他的小說《櫻桃紅了》發表在《鐵流》雜志上,在講述了一線工人生活情景的同時,還展現了工人階級的浪漫主義情懷。

郭明義不僅擁有作為一名“詩人”的文採,他還擁有著“詩人”的洒脫。他從不在意別人叫他“郭傻子”,也不在意外界對他質疑的聲音。他把愛心團隊志願者的捐款記錄放在微博上,他只是希望這些捐款能夠公開透明、落到實處。他用一句東北話“愛咋咋地”回應了質疑的聲音,在展現出東北人豪爽性格的同時,也體現了作為一名“詩人”洒脫、不羈的風骨。

2012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孫楠演唱了一首名為《把幸福給你》的歌曲,這首歌的詞作者是郭明義。歌詞來自於他早前寫的一首叫做《朋友,我還能給你什麼》的詩,這首詩字裡行間表達者郭明義的處事態度,那就是把幸福帶給他人,他說: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怎樣去做,自己去把幸福,把陽光,把思想給別人,這才是實在的考驗,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2012年的春晚,郭明義作為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坐到了春晚的觀眾席當中,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他流下了幸福的熱淚。

郭明義之前將自己的公積金四十萬元用於精准扶貧和幫助困難群眾,這件事他並沒有告訴自己的妻子。妻子在從別處知道這個消息之后,並沒有責怪他捐錢,而是責怪他沒有和自己說一聲,作為郭明義的妻子。在他的影響下,妻子一直都在默默的支持郭明義心中這份“偉大”的事業。郭明義總說自己不是“當代雷鋒”,說社會中還存在著千千萬萬個“活雷鋒”值得他去學習,他只是在英雄模范影響下的一個普通人,殊不知,他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心中帶給我們幸福的“活雷鋒”。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 未來這些措施讓網絡空間更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