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疫”隨手拍成現象級傳播
導 讀
移動互聯網時代,生產出刷屏作品、形成現象級傳播,已經成為衡量或評價內容能否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重要指標。
新聞工作者很多時候都希望自己採寫或拍攝、制作的內容能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移動互聯網時代,生產出刷屏作品、形成現象級傳播,已經成為衡量或評價內容能否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重要指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刷屏的現象級傳播亦有不少。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兩幅照片。一幅是為武漢市惠民苑社區居民購買藥品的網格員豐楓全身挂滿藥袋的照片﹔一幅是病床上80多歲患者與一旁20多歲醫生一同欣賞落日的照片。這兩幅照片都是非專業人士拍攝的,或者說都屬於隨手拍。
數據是傳播效果的証明。盡管這兩幅照片不是出自專業的攝影人士之手,卻打動了眾多網友的心,第二幅照片還被網友稱為“2020年度最佳治愈瞬間”。圍繞這兩幅照片,從中央到地方的多家媒體都做了報道,閱讀量過億。僅在微博上,人民日報發起的微博話題#藥袋挂滿一身的社區網格員#就有4000多萬的閱讀量,央視新聞發起的微博話題#武漢藥袋哥把藥袋串得像鞭炮#有3800萬的閱讀量﹔央視新聞發起的微博話題#醫生為病人停下欣賞日落#,閱讀量超過2億。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當很多新聞工作者在為如何生產刷屏的現象級內容苦苦求索時,兩名非專業人士卻在不經意間就做到了。不可否認,這兩幅照片能成為刷屏的現象級傳播作品,媒體報道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從專業的新聞攝影的角度而言,這兩幅照片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現場的唯一性仍賦予了其獨特的價值。照片本身傳遞的信息和意境,也切合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受眾的心理和期待。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有麥克風。這彌補了新聞工作者不能抵達每一個新聞現場的遺憾。依靠群眾辦報,是黨報的優良傳統。從這兩幅刷屏的照片看,媒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依靠新聞工作者生產內容的同時,如何更好地依靠用戶生產內容亦是大考。即如何更好地把PGC(專業生產內容)、OGC(職業生產內容)與UGC(用戶生產內容)結合起來。
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宣傳、新聞、傳播和融合之間的關系,也是這兩幅刷屏的現象級照片留下的思考。宣傳、新聞、傳播和融合之間,有相通的地方但亦有區別。宣傳注重引導,新聞注重價值﹔傳播注重效果,融合注重形式。越來越多的案例說明,是好傳播但未必就是好新聞。當宣傳、新聞、傳播和融合之間不能完全統一的時候,各有側重、各得其所,則有利於提升新聞輿論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為長江日報長江財經傳媒研究院主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