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央视春晚中当代工人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央视春晚中当代工人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3】

——以2007-2012年春晚中工人题材节目为例

檀彦杰

2012年12月10日16:1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二)工人媒介新形象:新城市人

近些年来,随着农民工逐渐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主体,大众传媒对于其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原油的社会秩序,引起人们在观念、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上的不适和紧张。这种不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是城市的不适合紧张,比如说农民工对于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和市民就业的压力急剧加大,从而导致一部分市政管理者与市民视农民工为“盲流”。 虽然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离不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但农民工现今仍然受到城市各个方面的排挤,例如教育、住房等问题。于是,农民工成了城市的“边缘群体”,较难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这关系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长远上讲,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进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

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1进城务工者生活状况与消费文化研究》以及《新京报》的相关报道,可以了解到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转而更趋向农民身份:农民工的归属感下降。2004年认为自己是城市一分子的比例为67.2%,2011年下降为57.9%。2011年的调查还发现,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上,认为自己是农村人的比例为68.5%,认为自己是城市人的比例是15.7%,认为既不是农村人又不是城里人的比例更是占到13.6%。

在倡导主流意识的春晚中,农民工加强自我身份认同感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就成了春晚重点关注问题。

1、 从图表5可以看出,在2007~2012年春晚中36个工人类节目中关于农民工的就有13个,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 

2、 在春晚农民工节目中,演员表现的农民工对于自我身份的定位是“新北京人”或“北京人”。例如2008年王宝强主演的小品《公交协奏曲》、歌曲《农民工之歌》中表达自己为“北京人”或“新北京人”,以及2011年小品《还钱》中农民工自称“新北京人”等。反映了他们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感的加强,积极主动地去融入城市生活。

3、 制服化和职业多元化的农民工形象更具有规范性,并有利于消除人们对于农民工的偏见。根据图表6可知,在农民工群体中,穿工作服和正装的数据达到整体的一半多。从而春晚塑造的农民工形象更具有文明规范的特点。

而农民工的职业也趋于多样化,这一特点在2007年歌舞类节目《进城》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在《进城》中,农民工从农村前往城市,并在融入到城市的各行各业里,从清洁环卫、建筑工人到餐厅侍者、医院护工,都有着农民工的身影。再比如说在2009年小品《吉祥三宝》中农民工从事保安、保姆工作,2012年小品《面试》中农民工应聘做搬运工人等。这些都不是传统观念里农民工做建筑工人的职业。

农民工形象中职业的多样化和规范化,对于大众媒介曾经塑造的农民工负面形象有着更正作用。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