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媒体话语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
网络媒体话语所呈现的形态特征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将农民工群体客体化,这意味着媒体话语并未为他们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位置。新生代农民工比父辈的网络接触与网络使用更为频繁,网络媒体话语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关于“身份认同(identity)”的考察维度,可以从群体归属感和群体疏离感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指向人的社会认同,也称为群体认同,意味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确定自己的所属的某个阶级、阶层和群体,常常表述为“我归属于哪里、哪个群体”;后者则指向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认同,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而存在,不属于任何群体或阶层,只属于自己,常常表述为“我就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
1.对社会/群体认同的强。“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媒体再现旨在向别人描述这个群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这类媒体再现也向对象群体的成员展现了别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以及‘应该’如何看待他们。[4]”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媒体为“描述”和再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做了很多积极努力,通过其强大的议题设置功能,使这一群体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然而也不难发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符号所指始终难以绕开“弱势”、“困境”、“维权”,始终意味着是一个异质群体、问题群体。媒体再现以自然化、渗透性的影响方式,逐渐形成了关于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不仅为作为“旁观者”的感受构建出一些意义,同时也为作为再现对象的群体自身构建出一些关于自身位置的对应感,并从中得出“我们就是/正是这样的”结论。具体讲就是:虽然为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属于城市,同时又拒绝农村,也很难归属于农村。因此,无论怎样都是个问题群体。媒体话语反复强化的结果,不是增强这一群体的自信,哪怕他们怀揣着“发展自我”、“成就未来”的生活理想,而是不断强化这一群体的无根感、漂泊感以及社会底层感。
2.对自我认同的淡。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自我认同的满足和增强,与父辈相比,新生代更加喜欢和向往能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生活,实现都市梦想”的动力,使其自我认同的需求更加突出,在他们的自我认同中,弄清楚“我是谁”远不如追寻“我想要成为谁”更有意义。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身份其实是由话语实践所构建起来的,“话语自身建构了使它因此而有意义和有效的主体—位置。[5]”然而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在媒体话语中被动地作为再现对象而活跃着,却依然无法获得足够的话语空间,无法生产和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尽管农民工网站不断出现,农民工网民规模也不断壮大,但官方政治话语、社会精英话语与市场逻辑话语的联合作用,使农民工自身的话语常常被扭曲、被限制、被推向社会边缘,使其在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作为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未能真正获得传播主体的地位,因而也谈不上拥有可以自由表达、展示自我的公共空间。当然,应该指出的是,除了话语空间被挤占的主要原因以外,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媒介素养、参与态度等原因也不能忽视。多项调查表明,农民工受众在媒介使用时追求最多的是娱乐消遣功能,而信息传播与反馈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对被挤占的话语空间难以介入,对冠以农民工身份标签的网络空间心生抵抗,对除了自身切实权益事件之外的公共事件惯于沉默,这些都使得传播活动中农民工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之又少。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为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体提供了一个可以作为主体进行自由表达的传播平台,因此也成就了当下最为活跃的传播媒介。如何能在真正意义上作为主体在大众传播中获取和确认自身位置,是社会、媒体和农民工群体自身都须正视并共同努力的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2010RW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金艳,女,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传播与社会文化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宁.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使用情况调查?J?.新闻爱好者,2011(5).
[2] 包凌雁.新媒体受众:不能少了农民工——从宁波市农民工媒介使用调查谈起?J?.新闻传播,2010(7).
[3] 赵莉.农民工网站的特点及影响?J?.新闻前哨,2011(4).
[4] (英)伯顿(burton,G)著.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英)霍尔著.徐亮,陈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