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的定位、风格及制度安排【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研究

中国新闻社的定位、风格及制度安排【2】

邓炘炘

2013年02月20日14:5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三 制度机制设计有待完善

中新社作为一个现象,并不仅只是提供一种“中新风格”,其背后还有作为支撑的“中新模式”运行问题。问题是“中新模式”是否一个可借鉴、可模仿的制度榜样呢?中新社是主体坐镇中国大陆、以对外中文新闻服务为最主要功能的通讯社。中新社几十年坚守新闻报道阵地,其核心业务和运行主体始终没有偏离新闻报道主线,是国内新闻专业氛围和情结最浓的传媒机构之一。这也是中新社之所以成其为中新社的根本点。多年来,中新社新闻报道风格是明确清晰的,但是其报道运作背后的中新社机构模式则是模糊和犹豫的。就此而言,中新社本身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国内外传媒业界中,恐怕难觅第二家。

对比可见,中新社虽然和新华社同为国家通讯社,但它的基本使命是对外而不对内的;中新社虽然和美国之音(VOA)和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BBC World Service)皆为国家级对外传播机构,但却没有后两家相对无忧和稳妥的财源和制度安排。中新社的服务对象在境外,而它可能的商业创收空间大抵在国内,长期经费靠政府拨款,但拨款水平保持在维持还是顾及长远发展等复杂问题一直未得到周详和全面的处置。这些不搭或错位实例还可以举出一些,中新社就在这样一种多重牵扯的境遇关系之中延续和运行,其长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和探究。

从历史上看,中新社成立之初正处在新中国初建时期,对外空间和交往途径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国家迫切希望冲破障碍;而中新社正是基于此主旨而设计,落脚点放在以侨务为统领、涵盖和涉及统战、外交、新闻、文化等多重工作的宽广区域内。因为,当时华文通讯社的新闻传播正是兼顾或联络上述各方工作开展的一条有效的路径或灵巧的方式。这种具体历史的情境与成立中新社的初衷考量之结合,在中新社历史中记录得十分清晰。

除此之外,中新社之诞生与发展,还与总领此事的最佳人选——廖承志直接相关。回顾六十年的历史,廖承志的背景、资历、影响、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超深入参与中新社事务的任何其他领导人士,他对中新社成长和发展的贡献,也远非任何其他人可相比。可以说,没有廖承志,就没有中新社。廖承志多年来作为中央高层领导人,直接统领和主持前述众多领域的工作,中新社是横跨这些领域工作的一个特殊工具。在廖承志的领导下,中新社的运行独特而有成效,重要原因之一是廖承志能够上下连通,驾驭全局,能充分运用和发挥中新社在一定空间内的特殊工具作用。事实上,廖承志多年间是中新社真正的“总编辑”,他提出并培育了中新社一系列基本运行原则、精神、风格、体例的要点和精髓,至今作为中新社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与成规习惯。复社之后,廖承志甚至具体指示业务拓展:“专稿要进入香港《华侨日报》、《明报》、《东方日报》三家重点报纸”,由此带起海外供稿业务的扩大。

文革结束后,中新社机构重新得以恢复,然而此时的中国社会已经与13年前中新社停办时的情况,有了区别,特别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开放,中新社创建以来所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的对外交往和沟通渠道飞速地多样化,面向华侨华人的对外商务、统战、外交、文化等事务的日渐独立和蓬勃,都使得冠名“侨务”的工作概念和范围的外延及领域逐渐退缩,“侨务”已经不再是能够涵盖众多其他对外事务的“大屋顶”。就新闻报道领域而言,国家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报道,现今不但不再作为海外传媒排斥的对象,反而因其官方正式身份,受到格外的重视和使用。在改革开放的情境下,中新社有了新的业务发展和空间,但是它作为综合性的对外社会服务机构,在业务渐趋收窄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之下,成为该行业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无奈地受到行政层级架构和国内新闻传媒行业管理的双重制约和限制。近几十年来,中新社发展了扩大了,但其初始服务于“大侨务”工作已经发生了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身体长高大了,而过去的衣服已经远远小于现实身体的尺寸。这是中新社自新时期开始以来所面临的渐趋突出、日益明显的体制制度安排约束。从本质上说,一个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传媒机构,长期或者固定地脱离目的对象的活动生活空间来提供“远程服务”,是否是一个妥善的对应搭配呢?

1980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就明确中新社领导体制和改善其工作条件,向中央提出报告,请求明确中新社是相当于中央直属一级新闻机构,并受中宣部和国侨办党组双重领导。中新社在创办之时,刻意避免打出国家通讯社的招牌,而取民间通讯社的面貌身份。但是时过境迁,1981年复社之时,廖承志明确说,中国新闻社就是国家通讯社。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确认这一说法:“中国新闻社是我国专向港澳和海外左、中及偏右的华文报纸发稿,向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和这四种人有密切联系的外国朋友宣传的国家通讯社。” 这些都可视为中新社地位和身份调整改变的种种动作。不过,这一变身依然没有完全和彻底,换言之,中新社的体制架构安置仍在过渡及磨合的过程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传媒业界的情况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中新社也难免不受影响。时下,国内新闻传媒业界在行业基本框架不变、严把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纷纷趋向商业化、网络化、视频化运作追求,特别在商业营利创收方面步幅巨大。这里不论近期人民网的上市,仅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中央台2010年全年创收约为5亿元,2011年超过10亿元,增长幅度翻倍,其中广告营收和各类项目入款大约各占一半。国内各中央级或地方强势媒体单位各有行业、政策、市场或地域等独占优势,中新社参与其间的空间和机会,远不如其他国内传媒那样广大。

中新社作为通讯社,本是服务一线传媒机构的二线传媒单位,本应该直接经办面对普通社会民众的一线媒体。但是,这种行业成规和分工,在时下国内传媒业界已经被打破;新华社就直接主办多种一线传媒机构,对外传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开播对内的广播节目等。这些传媒实体运行都采取了商业化模式。面对这种变动,中新社自2000年起也做了业务转向尝试。目前,中新社开办直接面向国内广大受众的两个窗口界面——《中国新闻周刊》和中新网(www.chinanews.com),都取商业性运行方式,各自影响及可持续运转状态还都不错。这两家传媒都是新闻性的,有中新社强大的新闻资源做靠山,表现不错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它们在中新社整体体制和架构调整上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还未有清晰的说明和认定。它们能否成为中新社整体战略发展的新财源支撑,更需观察和时间。特别是中新网目前还肩负着大力发展全社新闻视频报道及多媒体网络传播业务的担子,任务重而路途尚远。

四 结 语

回顾历史,中新社的制度地位和模式安排,一直是社内几代人追寻探索的主要课题之一,历经起伏和困难,仍未放弃实验和追求。近一二十年,中新社在保证新闻服务的同时,亦有不俗的运营表现,但和其他国内传媒机构的运作规模和场面气势相比,尚有一些差距,主要问题不在业务层面,而事关制度机制整体设计。

借六十周年纪念契机,中国新闻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举办了题为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 。除了总结总结文风、讨论风格,其实有关各方其实也需要做点扎实功课,认真总结和反思中新社目前所处的体制关系和架构安排,评价其在当下国内外传媒传播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适应程度,分析讨论它所面对的多重变革压力,梳理出可行的创新路径和方案,以便为中新社的未来提供一个全面、切实的制度性调整和适当安排。中新社作为外向型华文通讯社,只有获得适当的制度机制保障,不被当作一家普通的国内传媒机构简单处置,才有可能常葆生机和活力,可靠和顺利地完成服务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传播使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