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会议--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对外传播》>>2013年·第3期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会议

韩松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

2013年03月19日14:07    来源:对外传播    手机看新闻

一、把握会议的重要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将于2013年3月召开。这是一次完成国家领导人换届的会议,它紧接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将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获得全体人民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意义非常重大。这次会议,既直接关系今年中国的改革发展,也将对未来五年和十年产生重大影响,是一次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会议。对于本届人大来说,还是首次实行“同票同权”,即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之后的第一次会议。这也是迈入“新媒体时代”的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会前,国内国际形势格外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会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这次两会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重大机遇,也将为媒体提供重大机遇。我们要向海外宣传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介绍我重大人事变化以及我新的执政理念和各项方针政策,争取一个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跟上中央的节奏,进行文风上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新风引人瞩目,出台了八条规定,领导人以身作则,发出了改革动员令,促发一系列新变化,这都会在两会上得到反映。可以预计,会议的一个重点就是改革,这也是新闻报道创新的机遇。

从对外报道来看,今年要在程序报道上进行更多新设计,包括怎么进一步突出新闻,减少海外不太关注的内容,压缩篇幅,确保时效性,包括及时准确地报道选举和决定事项,不落在境外媒体的后面。如何利用微博、快讯、短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程序性报道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另外还要加强外文评论。

对于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也要根据今年的新特点,作出相应调整和安排。特别是几场关键的记者招待会,如发言人记者招待会、外长记者招待会和总理记者招待会,要在突出新闻性上进一步下功夫。

另外,作为换届会议,要抓住一些重要的节点,比如新老交替。要注意与前一届人大政协的衔接和平衡。

两会有其特殊的法定程序,包括它的会期长短,都不能机械地去理解。报道上仍然要严守纪律,把握好政策。

近年国内外传播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对外报道面临挑战。今年两会上,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保证报道的权威性、独家性,同时,面对海量信息,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搜集、整理、消化、分析和传播的能力,提高集成服务能力。

根据形势的变化,如何推动对外报道文风的改革,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短、新、实、深”。

短,就是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够三言两语说清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要注重消息写作。但内容并不能因为迁就形式而被压缩,有的相反还要写得长一些,如一些英文报道。

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包括新角度、新材料、新表达。要力争取得耳目一新的效果。

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就对外报道而言,还要做好平衡报道,不回避问题和困难,全方位展现真实中国。

深,就是要力求超越平庸,做到有个性,有风格,有深度,有分量,透过现场深入本质,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重要的是比拼整合提炼分析能力,以及有没有过人的思想性。

在总体设计上,要打破程序报道与重点报道的界限,要树立程序即是重点的观念。要把多种形式的报道融成一体。要在传统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上都占据主动。

三、针对境外舆论的新动向

我们要借助两会这个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一方面以我为主提供大量新鲜信息,另外一方面对海外最新的舆情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经过梳理,今年两会,境外舆论关注的热点预计将集中在如下方面:

一是中国的整体走向。一段时期以来,境外对我新政进行了密集观察,对下一步中国的道路,也就是今年、五年、十年的中央执政战略、风貌、理念,非常关注,包括全面小康能否实现,会对国际社会带来有什么影响。另外也落实到一些具体的政策上,比如今年的稳增长措施,还有对外关系等。

二是人事变动。包括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以及新部长的任命等,另外是两会上的新面孔,包括新的地方官员,观察哪些人会成为未来的中国领导人。重要人物的言行会成为焦点。对上一届政府的执政也会加以评判,对他们是否兑现承诺作出分析。

三是经济发展。关注中国经济回暖的意义,对其是否可持续作出预测。这是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第一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内需仍然乏力,外贸面临困难,一些投资缺乏效益,产能严重过剩,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新四化”如何拉动经济,尤其是城镇化方面,有哪些措施出台,都会受到关注。

四是政治方面的变化。八项规定带来了对“清明政治”的新期盼,下一步走向何方?如何保障人权,如何依法治国,怎样推进反腐,如何加大透明度,怎样实行财产申报公开试点,都会是热点。另外还有国务院机构如何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全国人大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党与人大的关系如何处理?对于同票同权的第一次全国人代会,代表的新构成新特点怎样?互联网怎么管理?司法改革情况怎样?有新闻审查吗?一些热点如南周事件、薄案、刘志军案件、刘晓波、“六四”等还有可能被提到。

五是社会民生方面。对中国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食品、交通、土地、人口计生、老龄化、社会治安、社会不公、收入分配、妇女儿童等方面的面临的挑战,会进行广泛关注,既联系中国的变革,也联系公民人权。

六是文化问题。中西方的竞争与合作愈加深入到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领域。最近出现了破十二亿票房的华语电影,出现了莫言获奖,还有孔子学院的海外风波,都颇受关注。会不会出现“文化威胁论”?两会的文化报道不再是配角。要对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解释,包括其中涉及的自由平等,与西方的概念是一样的吗?符合人类的普遍标准吗?怎样看中国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

七是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这已成为关系中国发展成败的核心议题,也关系到整个人类和地球的命运。年初的北方严重污染,成为世界主流媒体的大新闻,被大肆炒作。外媒认为实现“美丽中国”很难。生态环境型群体事件急剧上升,会否引发政治事件?中国寄予希望的下一个发展引擎城镇化建设,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

八是其他热点敏感问题,如西藏问题。今年是“3?14”事件五周年,又是所谓“西藏独立一百周年”,加上藏区自焚事件,这都会使西藏代表团成为热点。两会期间,还要有相应的突发事件预案。

九是国际问题。中国领导人热衷说民族复兴和中国梦,这让外界担心中国日后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难以做出让步,中国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明显,联想到中国在钓鱼岛领土争端和黄岩鸟事件中的强硬态度和立场,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外交方略是否已经过时?中国新领导人怎样对待美国重返亚太?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引起一些议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抵制中国的游行示威,中国是不是在搞一种新殖民主义?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会不会擦枪走火,爆发一场战争?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能做什么?如果美国介入,中国会怎样反应?中俄会否结成对抗西方的联盟?中国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中国新的国家主席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可能是哪个?

四、抓住一些重点方面

一是上一届中央政府是否兑现了履职承诺。相比西方近年陷入的困境,政绩最能说明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报道可以关注我们的主要承诺是什么,兑现表现在哪里,是如何兑现的,哪些还没全面完成,如何体现了中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可结合过去十年的关键词作梳理,如“四万亿”等。

二是人事变化等程序报道。要以此展示我领导核心获得人民广泛支持,继往开来、掌控大局、领航中国稳步前进的主调。报道的时效要更快,更加突出新闻和关键性内容,并进行更多的解读和背景添加。可对新任部长的个人情况进行介绍。

三是突出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意。关注重大宣示、结论和数据,以及关键词及其频率。要考虑怎样更适合新媒体传播。抓住这是温家宝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对照梳理以前的重点和异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十年进程和对未来作前瞻。

四是财政和预算报告解读。主要通过赤字、民生支出、军费、通胀预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方面,反映中国着力要做的工作,及其为世界带来的机会。

五是两高报告的报道。要结合中央新领导集体履新之后,推动依法治国,以及出台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新举措,加以解读。

六是中国的发展前景。报道好主线和主题。就今年来看,要突出如何稳增长,以及突出问题的解决: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为经济企稳出台新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缓解产能过剩;城镇化避免走西方老路;防控金融风险;农业和能源安全。

七是突出报道中国推进改革。尤其是,从吹响号角,到走向实际操作。从两会看中国推动改革的具体部署、改革的新起点,以及顶层设计时间表。报道增长如何才能依靠改革红利,关键领域的改革如何拉动国内消费,如何提高创新和生产能力。

八是对外开放如何拓展。如何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怎样看未来的外交新政,中国与世界和平相处、互利共赢还要应对哪些新挑战。

九是人大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协作为基本政治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发挥其特点和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也是向海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的机会。

十是做好团组的报道。特别是重要省区市一把手的讲话,重要团组的开放讨论,均要到现场进行采访。

十一是报道好两会会风的改变。

十二是报道两会把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获得全体人民的支持。

五、在新媒体传播上迈出新步伐

做好新媒体传播的专题设计,是完成今年两会报道的一项重点任务。既要积极,也要稳妥。新华社的新媒体传播是去年两会开始的,开了个好头。今年要继续创新:

一是做好领导人活动的新媒体报道,特别是微博、客户端报道,并与传统报道相结合。

二是进一步在海外有影响的社交媒体上推动传播。

三是发挥各个语种、各种形式新媒体报道的特色,做好集成服务,并用新媒体报道倒逼传统报道的改革。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