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社会活动运行机制探索--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3期

媒体社会活动运行机制探索

——以温州商报“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为例

苏亦锋 

2013年03月19日15:39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媒体组织一次大型社会活动,相当于开展一次大的“战役”,需要整合大量的人、财、物资源,需要多个“兵种”协同作战。那么,采用何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让采编、经营、后勤等部门人员能打破条块分割,在通力合作中完成任务?在“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具体运行和采编统筹中,温州商报实施了“项目制”、“三三制”和“主编制”的运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项目制:活动有序推进的抓手

对于“品牌温州全国行”这么大规模的活动组织,在温州商报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对于这个要采访全国110多个城市、举办活动10多场的大型社会活动,在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靠什么机制来管理运行?这是温州商报领导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答案是“项目制”——通过大项目制和小项目制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活动运行。商报领导先把整个“品牌温州全国行”作为一个大项目,确定项目目标、项目内容、项目实施计划、项目领导者和执行者等。同时再将大项目按照内容和阶段等分解成“合作单位落实”、“品牌温州宣传册出版”、“活动启动仪式筹备”、“百城采访安排”、“济南商帮与转型论坛举办”等10多个小项目,将采编、经营、后勤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筛选确定为每个小项目的责任人,成立项目小组。每个小项目的执行情况由大项目负责人和执行者负责监督落实。

比如,“广州论坛”和“郑州对接会”就是“品牌温州全国行”10多个小项目当中的两个。在活动启动之初就确定了这两个项目的责任人和项目小组人员,各自负责落实。2012年4月20日,“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对接会”在郑州举行,森马、奥康、红黄蓝等温州品牌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代表100多人出席。4月27日,“品牌温州全国行广州论坛”举行,1000多位温商代表参加。这两个活动由于规模较大,需要协调、准备的事很多。比如广州论坛,从出席领导确定,到会议议程安排;从邀请主持人袁岳,到邀请广州当地媒体记者;从主持人串词准备,到新闻通稿的落实等等。在外地举办这些活动,对我们报社和记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已远远不止采访报道这么简单了。而且当时郑州和广州活动的举办时间很接近,如果是同一帮人在负责落实的话,一定会比较忙乱。但由于实行的是小项目负责制,这两个活动都按原计划得以从容、顺利地举行。

可以说,“项目制”的实施,是“品牌温州全国行”各项活动得以有序推进和成功实施的重要抓手。

三三制:活动高效运作的保障

从“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的组织情况看,需要20多个采访组,10多个项目组。这些采访组和项目组人员都需要到全国各地采访报道和策划举办活动。如何提高这些采访组和项目组人员的策划力和执行力,确保活动议行合一、运作高效?

温州商报总编辑金可生认为,在今天策划的年代,需要多方面资源整合,更需要边议边干、议行合一,不可能什么事都一级一级商量请示,但是不商量又不行。因此在基层最前线,急需要一个机动的小组对大量的事务进行决策、执行。我们把分工相近,能力互补的2-3个人组成一个个协作体,战斗小团队、小分队,这就是“三三制”。其运行的好处之一就是议行合一,运作高效。

根据“三三制”的运行思路,此次活动项目组一般都安排3人至4人,采访组全部配备3人。项目组一般由一名中层干部、记者和后勤人员等人员组成,而采访组由一名骨干记者、新记者和司机兼摄影组成。采访组和项目组在前线组织采访和组织活动时就是一个战斗小团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既要一边采访写稿,还要一边组织活动,而每一个城市的采访和活动组织时间只有三四天,时间非常紧迫,不可能事事都要向报社领导请示,而是边议边干,大量的决策都是来自他们自己的智慧。比如,我们的项目组人员在广州举办论坛时,当天由于天气原因出现航班延误现象,论坛领导和嘉宾可能会迟到。项目组人员经过商量后临时决定制定新的预案,如果领导迟到就将领导的致辞改为论坛最后的讲话,论坛嘉宾的发言顺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后来,论坛按时顺利举行。另外,我们一路在银川采访的记者,由于提前获知“全国商报联合会年会”恰逢在银川举行,他们商量后,就提早策划,在会议期间,采访了江汉商报、徐州商报、泉州商报等多家商报的总编以及当地的官员,推出了《各地商报总编和宁夏相关官员齐聚一堂——盛赞温商 献策“品牌温州全国行”》的专题报道,为活动收获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活动,既是采访又是调查摸底,也是广交朋友、建立人脉的好机会。温州商报要通过这次活动与各行业、区域建立密切的联系,关注各地温商动态,因此对记者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相比而言,以“三三制”的小组展开行动,更易实现这些既定目标。

主编制:采编顺利统筹的关键

此次社会活动又是一次大型的采访报道活动。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该用什么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统筹如此多的版面和报道,才能更好地创新版面的内容和形式?

温州商报目前的采编模式实行的是采编大分离的制度。但若对于“品牌温州全国行”这样的大型采访活动,仍实行采编大分离的模式,编辑将难以全面统筹报道、版面,不利于版面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后来,我们经过讨论后决定,本次活动报道的采编模式采取 “主编制”。“主编制”以编辑为主导和中心,南北两线采访组记者的采写,分别由两位编辑指挥、统筹,编辑既抓版面、又介入采访,随时跟前线采访记者保持沟通,做好选题和版面策划统筹。

从实践效果看,采用“主编制”模式有三大好处。一是利于编辑统稿。对于这样的大型采访活动,采写、发稿都是有很强的计划性,每周的发稿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编辑只有做到全盘兼顾、统筹安排,才不会出现版面“掉链子”的意外。从实际发稿情况看,总体上做到了提早安排、有序发稿;二是利于选题讨论和新闻点提炼。因为“主编制”是以编辑为中心,编辑会积极与记者沟通,记者也乐意在采访中主动跟编辑沟通。比如为了改变头条都是大稿的现状,编辑在跟广州的采访记者做了多次深入沟通后,把一条只有700多字的消息《国际大师认可的是温州人这个牌子》做成版面的头条稿。另外,编辑跟另一路在苏州采访的记者沟通时发现,有一个温商转型的故事很典型,就要求记者详细写出了这位温商多次转型的故事,在版面上突出刊发了《姑苏城里一位温商的八次转型》一稿,可读性强;三是利于版面创新。由于编辑提早介入、全盘统筹,编辑会尽量让各路记者“错位采写”,在版面内容和形式编辑上尽量出新。比如我们有一路在无锡、扬州等地采访的记者,由于采到的内容跟前一路记者差不多,提炼不出新的亮点,经常打电话跟编辑沟通、讨论。后来,在编辑等人的一起策划下,以新的采访角度专访了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还采访了无锡商报总编辑马正红等当地媒体领导,推出了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报道内容,如《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建言温州企业——创品牌要“三品共进”》、《无锡媒体谈“品牌温州”》等。

“主编制”的实施探索,为本次大型活动采访报道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主编制”中的编辑从过去把关式、防守型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型、进攻型的角色,有利于稿件统筹和版面创新。

在为期近10个月的“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项目制”、“三三制”和“主编制”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运行机制,一直在贯彻执行和联动实施,它对活动的成功开展和报道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