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性才能离真相更近--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3期

只有理性才能离真相更近

张 静 

2013年03月19日15:52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渠道多元的年代:报纸电视上各种声音云集,新闻评论动辄以数千上万条计,而全国三四亿网民更是能随手发布140字微博信息。但就在我们被各种信源的消息包围时,却发现“真相沦陷”。为了帮公众剥开包裹住真相的层层外衣,调查性报道成为媒体近年来颇为热衷的报道形式。

所谓调查性报道,即通过记者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某一社会事件或某类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度报道。一个成功的调查性报道,除了向公众陈述事实外,更重要的是找出单个、零碎表象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立体解构,从而使公众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2012年底,今日早报刊发了一组有关温州楼市真相的调查报道,记者通过多天的走访调查,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楼市崩盘说”进行了深入求证。以该组报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调查性报道采编链条上的四个关键节点,即主题认知、外围搜索、核心调查和样本分析。

多维度评估才能理性认知主题

2012年,可谓是中国楼市的深度调控年。在经历了大半年跌宕起伏的行情后,有消息传出:温州楼盘价格频现腰斩,六成投资客被套,温州楼市恐崩盘。一时之间,这座诞生中国第一批炒房客的城市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

得到这一线索后,编辑部召开了策划会,对选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选题显著性评估,即判断其是否属于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其次是风险评估。由于调查性报道题材的特殊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我们必须全面而审慎地考量其社会效应,从而做出该题材是否适合公开报道的结论。编辑部在这一环节的讨论中,充分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调查情况显示温州楼市果真显现了崩盘的迹象,这一报道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情绪,甚至造成极端事例,此时就宜通过其他渠道真实呈现问题,引起有关方面警觉,而不是贸然“广而告之”。

此外,在前期策划会上,我们还就题材的独一性、时效性、可操控性等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决定将其列为重点选题正式“立项”。

多方位调动数据库资源实现外围“包抄”

在展开实地调查前,还有一步很重要的“功课”要做,即外围搜索。除了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事件相关的数据,进一步熟悉背景外,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信源并成功约见当事人。互联网当然是一个便捷的工具,不过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是记者日常积累的强大采访数据库。

在这一选题的操作中,记者所搜集和统计的重要数据包括:2006年以来温州楼市的成交情况、变化趋势;当地媒体近期的报道及房地产广告刊登情况统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2012年三季度房价变化指数及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三季度城市地价监测数据等等。

同时,记者从自己及编辑部其他记者的采访数据库中搜索出三个关键人物:温州市连通房产大自然店高级置业顾问阿东、温州大学房产研究所研究员向阳以及一位温州当地的媒体同行。以这三个关键人物为中介,记者又找到了第二层及第三层的“线人”,从而形成了初步的采访提纲。

多管道采集信源形成可靠证据链

调查性报道的一大显性特征就是记者的独立调查。因此,毫无疑问,核心调查是整个采编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记者“职业能力”的综合考验。记者需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通过一套科学系统的新闻采访方法来完成调查任务。在这组报道中,记者就运用了多种手段,采集了来自多点信源的信息,一一比较印证,完善证据链的可靠性。

1、观察法:记者跟着当地房产网站组织的看房直通车,去亲身当了一回“购房者”,近距离观察了真正购房人的反应;记者探访被称为温州中介一条街的蒲源路,发现曾经挤满20余家中介门店的街上只剩下3家尚在营业,并且人气惨淡。

2、访谈法:记者先后采访了数位二手房从业者、普通市民、房产投资人、房地产营销公司老总、行业协会专家、温州大学研究员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对温州楼市的总体判断。

3、比较法:记者探访了多个热点楼盘,比较了其历史房价指数及当下价格的差异及成交情况;对土地市场价格及关注量进行了纵向比较;对温州各个区域房价涨跌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

需要提醒的是,提前进行主题分析后可能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记者无意间给自己套上了“主题框”,在主题先行的意识下带着倾向性寻找证据,甚至只吸收自己“想要”的证据,这就会造成调查结论的偏颇。因此,时刻保持理性的态度是做好一组调查性报道的前提。

多角度剖析挖掘样本意义

通过以上三步,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个调查性报道的80%。但是如果没有“二次概念化”的过程,即对素材的全面剖析、理性解构,就不可能透过漂浮在事件表面的“泡沫”,直抵“深流”,从而回答调查性报道的著名三问——它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对选题的二次分析,我们重点放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崩盘说”是否成立——楼市崩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房企大量破产,烂尾楼频现。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上述趋势,显然这一说法言过其实。二是此轮下跌该如何定性——从世界房地产发展史上看,一个地区房价整体下跌三成,就可算作泡沫破灭。综合各种数据,温州楼市此轮的下跌幅度整体在三成以上,部分区域和少数楼盘达到五成。同时,结合温州房价此前6年疯涨4倍的大背景,可基本判定为泡沫破裂后的理性回归,对于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利大于弊。

基于这样的判断,整组报道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现象篇“温州楼市,泡沫破灭?”、背景篇“房价‘过山车’的背后”、纵深篇“楼市挤泡沫,路在何方?”,较全面地对深度调控下领跌全国的温州楼市现状、原因及出路进行了调查剖析,揭示了它对于中国房地产业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的样本意义。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包括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之声、北京青年报、瞭望东方周刊等多家传媒,都对该题材进行了大规模的跟进报道。

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更多的调查性报道,转型中的传媒同样需要借助它的力量“自救”。当受众对传媒功能的嬗变产生了更多的期待时,我们唯有更理性地履行责任践行使命。就像期待理性精神回归中国楼市一样,希望理性精神引领中国传媒破浪前行。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