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理想的日子》:二十年后的反思和再出发--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点燃理想的日子》:二十年后的反思和再出发

2013年04月27日15:58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手机看新闻

央视网消息: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首播,该栏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也改变了投入其中的“电视打工仔”的命运。今年是《东方时空》开播二十周年,时任《东方之子》编导、原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张洁,携手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共同拍摄了九集纪录片《点燃理想的日子--<东方时空>传奇》,试图以“独立的立场和客观公正的视角”,审视二十年前刚刚发生的历史,探访一代电视人的生命历程,再现他们不一般的生活,“用他们所追求的理想,所负载的价值观,影响当下的观众,促进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变革”。

纪录片中一共采访了58人,其中有决策的台领导,有负责栏目创意的“七君子”,但大多数是“打工仔”身份的策划、编导、摄影、主持人。凭着这部纪录片,第一代东方时空人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相聚,也进行了一次超越二十年的总结和反省。几乎每一个访谈都进行了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聊的话题也不断地深入,围绕着《东方时空》的创立和发展,围绕着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围绕着成长的欢喜与疼痛。

囿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一部纪录片无法全面展示这些颇有价值的深度访谈。从中挑选一些精彩的有代表性的访谈构成一本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东方时空》口述史遂成为共识,于是,我们面前的这本书,《点燃理想的日子--我与<东方时空>二十年》应运而生。

本书共收入19个深度访谈,既有已退休的老台长杨伟光,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七君子”,也有当初初出茅庐的白岩松、王志、水均益、周兵、章伟秋、李伦、李玉、鄢蔓、雷婷等;他们中间,有的仍留在电视圈子里,并且卓有成就(如白岩松、水均益、章伟秋等),也有跑到圈子外面的人(如李玉成了知名电影导演,雷婷成了著名电视编剧,周兵成了纪录片大导演等),但无论是散落在哪个领域,他们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就--显然,这与《东方时空》头几年的训练是紧密不可分的,那几年是他们成长最快的时光,那时候注入的理念和精神,那时候培养起的能力和眼光,已经成为这些人成就日后所有一切的隐形基因。他们是《东方时空》这个母亲生下的若干孩子。

一代电视人的青春和成长

收入书中的19个访谈,有着同样的底色--关于创新,关于开拓,关于理想与激情,关于自由与平等。但因为年龄不同,个性迥异,每个人的讲述也各有特点。比如,《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时间传递的,不光是栏目的创办过程和体制突破,不光是节目的形态和运作、主持人的挑选和培养,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方式、做人的态度,以及应该怎样思考、怎样思想;而《焦点时刻》的一线记者陈耀文则是用一件件刻骨铭心的采访事件和自己亲自操刀的片子,来阐述自己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成长,其中有得意的笑,也有痛苦的哭。

水均益几乎是当时唯一一个从正式单位调来的员工,之前差点去外企当了经理,因此热火朝天地工作的同时,他也在是冷眼旁观,他说那群人,“说他们是‘北漂’都轻了,他们是一帮殉道者”。白岩松则是讲述了自己整个的成长脉络,人生重要的几个阶段和几次选择,他喜欢那个时代,但是拒绝伤感和复制,他说,不能埋怨环境变了,体制的束缚之外,更多的其实是自己的选择,你依然可以选择理想,选择奋斗,而不是作为既得利益者,故步自封,甚至成为年轻人的拦路虎;他的下一步,就是努力去做一个很牛的中年人。而杨伟光台长从最高决策者的角度所讲述的那些往事,可能许多人至今都不知道。

本书有着极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多角度的群体回忆反而更有力量,大家彼此勾勒、互相印证,更有助于拼凑起那个激情与理想交织的岁月。读者在这里体会到的,不止于19个人或58个人,不只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欢乐和忧伤,梦想和低谷;而是一个有着理想主义色彩的群体,一个破茧而出、充满创意的栏目;也是一个改革奋进的时代,一种“群体的疯狂”。

在疲惫中呵护理想,激发正能量的“励志书”

对于那些聆听着《东方时空》的晨曲成长起来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次怀旧与回首,是与白岩松、王志、水均益等人一同成长的分享与总结。二十年后的今天,当的创办者和“打工仔”都已步入中年,沿着脸上的皱纹穿越时空的年轮,他们是怎样看待那段日子? 二十年前选择时的冲动、干起活儿来的激情、以及那样一种青春的挥掷与不离不弃的梦想,是怎样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甚至人生?《东方时空》的诞生怎样改变了他们的成长路向?他们今天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回望二十年前的青春,有何种总结与心得?……

而对于初入社会、正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本书无疑充满了洋溢着青春与梦想的励志故事。周兵怀着“一定要做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的梦想只身来到北京,成为第一批“北漂”,住的地方却连张床都没有;大年三十还要去采访,一天居然没吃饱饭,在擦干泪水回到地下室的集体宿舍时,发现白岩松两口子摆好了一桌年夜饭在等着大家。李玉也只是因为“不想每天生命是静止的”而放弃了济南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跳上火车”就来了;来了之后,没有老编导带你,大家都在忙--“你应该经受这种摔打,呵护不是一个做纪录片的人应该做的事情,你就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头去磨。”虽然“开始特别茫然,甚至张惶地观察”。

李伦则说,新人“就是墙角里的蘑菇,进来之后,可能把你扔到墙角,然后大家都会往上拨脏水,扔垃圾,你要干最苦最累的活儿。直到有一天,那堆垃圾上长出一个蘑菇,制片人路过,这个蘑菇好啊,就把你摘走了”。所以对初来乍到的人、实习的人来讲,“你要正视这个现实,没有人应该把你放到桌上来”。陈虻、时间、张海潮这些制片人,没有对新人进行那种呵护式的关照,但是他教给你一个很强大的内心,你能正视这件事。“虽然他会把你扫到墙角,但是他会每天看一眼那里长出什么了没有。”

二十年后的反思和再出发

《焦点时刻》的制片人张海潮说,《东方时空》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它留下的一批人,一个是它留下的一种精神。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人依然在;而这种精神,还在么?

《东方时空》在1993年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它是1992年中国政治改革对意识形态的诉求,是媒体对时代进步的回应,是当时的媒体人对电视功能、自身价值的反思和认知,对受众需求的充分尊重和真诚表达。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媒体冲击着传统的形式和内容。然而在表层之下,依然有一些东西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作者张洁说:“一个好的时代是激浊扬清、除弊立新的时代,是不断为生命解除桎梏,使人的思想力、生命力、创造力最大化迸发的时代。新闻是时代的镜子,媒体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时空》二十年聚合起来的个体回忆,不止于怀旧,不止于纪念。她是对青春的礼赞,对理想的呼唤,对自由的向往,对包容的赞美,对创造力的歌唱。回首,是为了向历史汲取力量,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行。”

白岩松在书中也说:“回忆二十年前《东方时空》创立的时候,我们都感慨,很庆幸拥有了一段去做一个最棒的青年人的时代。今天,不该是守在中年人的岁月里头回望自己曾经有个多么牛的青春,然后感慨青春不再。生命从来都是这样,我觉得现在该思考的是,我能不能做一个很牛的中年人,下一步再过十年、二十年,再去思考,我怎么样做一个更牛的老年人,这才是《东方时空》的精神。”

2013年:“点燃”理想,唤起精神。

作者张洁在本书的后记中写到:“我喜欢'点燃'这个动词,中国现在不需要形容词,需要名词,更需要动词。我对编导们说,如果我们的片子的质量达到我们的预设,播出后没准儿”点燃“会成为热词,与”舌尖“一样。但愿”点燃·理想“会成为2013年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2012”舌尖“勾起的是肠胃,2013”点燃“唤起的是精神。”

这也是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十年前,三联书店曾出版了《东方时空》总制片人孙玉胜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2006年出版了新闻调查栏目组的《“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无论是以前的“电视语态”、“电视栏目”,还是今天的“电视人”,三联书店一以贯之地对“理想”和“激情”、对“创新”与“开拓”表示尊重。

书稿封面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