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5期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2】

徐玲莹 

2013年06月04日15:03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

当然,民生新闻主持人成功与否,仅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是不够的,个性化传播十分关键。卡兹等传播学者在《个人影响》中提到,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几个中介因素中,讯息传播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主持人的语言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说什么,怎么说,说的效果如何,都需要经过细细推敲。

1. 故事化的呈现

光有好看的新闻事件还不够,新闻故事的表述方式有时更为重要。一档好看且有黏着度的新闻,必须给观众制造强烈的收看引力,除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因素,这种吸引力还来源于故事化的呈现。

故事化呈现的关键,就是悬念的设置,而悬念设置的实质则是对信息的控制②。主持人要学会“讲故事”,在“说”的基础上,做到以下三点:

(1)故事化结构。多用“设悬念”、“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将新闻“讲”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更易引人入胜;

(2)娱乐性诉求。新闻描述绘声绘色,语态夸张,原则是表现形式上的娱乐性不能损害新闻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

(3)方言的感染力。方言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性,其歇后语、俚语、口头语等贴近性强。较之“说”,“讲新闻”更能做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鲜明生动,如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山东齐鲁台的《拉呱》等方言新闻,都是通过对民生新闻中故事元素的开掘,达到强化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效果。

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有话好好说》,是一档民生调解类新闻节目。故事化风格不仅呈现在每则新闻的故事化结构上,还体现在主持人的 “讲故事”。每期节目开场,都有一段夺人眼球的视频,再加上主持人的故事化表述,激起观众的好奇心。节目通过悬念设置、调查求证和解疑释惑,不断积蓄观众对故事的黏着度,又通过故事化的呈现,满足受众多种诉求,如好奇、愉悦、感动、气氛、感慨、深思、求知等等,让观众看后对新闻事件有回味有嚼头。

2. 风格化的评论

评论是民生新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其评论出彩,而且,很多民生新闻主持人成名也是因为其在节目中精彩的点评。对于评论,主持人应该设身处地,而不是居高临下,应该切中要害,表情达意,而不是不关痛痒,或者哗众取宠,更不能一味地批判,满足口舌之快。

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的主持人元元,点评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成为不少北京人评判身边大事小情的依据。在一则老人“喊山”,影响鸟儿繁殖的新闻中,元元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温柔地提醒这些老人们:“我想老人们肯定没有想到喊山会把鸟儿喊醒,如果想到了,肯定也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老人们是最善良的,最富于爱心的。比方说,他们每天早晨离开家门的时候,不就是轻手轻脚、生怕吵醒儿孙们吗?”。如此委婉的提醒,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实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元元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主持人,但我敢说我是与众不同的。”就像我们平时聊天拉家常,总有些人能把事情说得绘声绘色,讲得头头是道,让人有强烈的收听欲和认可度。这就是个性魅力的展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意见领袖”。

风格化的评论,无疑是主持人成为“意见领袖”的利器。民生新闻主持人要为群众的切身利益仗义执言,努力批判社会上的丑陋事件和不公现象,在信息流向的最后出口提供意见和建议、阐述观点和立场,为百姓说话。在新闻实践当中,作为意见领袖的民生新闻主持人还应做到“帮忙不添乱”,主动搭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帮助化解行政部门和群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与误读,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和共同点,一起推动社会建设。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