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海宁“潮博会”策划梳理--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5期

整合资源,发力会展

2012中国海宁“潮博会”策划梳理

沈  洁 张  磊   

2013年06月04日15:17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作为典型的长三角繁荣区域亮点城市,高速发展中的海宁市每年有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但办节主体分散,资源浪费,品牌影响力并不突出。随着区域经济、对外联系及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整合全市多种会展资源,提高会展规模档次,集中打响“潮乡”特色会展品牌,扩大海宁会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已十分必要。

2012年,海宁日报把握时机,借鉴杭州西博会的优势经验和运作模式,创新提出“潮博会”的平台发展概念,按照“大统一、小分开、有特色、系列化”的原则,采取统分结合,突出原有各专业会展特色,在活动组织和运作方式连续性基础上形成系列化的做法,打造了一个辉煌的会展年。 作为点睛之笔,将全年40多场节会统一冠名为“2012中国·海宁潮国际博览会” (简称“潮博会”),而且有机结合海宁日报年内承办或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博览会、秋季汽车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和新年新春音乐会等,规模档次也大为提升,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成功地将一系列地方会展组合成具有品牌效应、可持续经营的年度宣传大平台。

【策划起点】: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消费需求

成功的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时下,众多苦心筹备的会展常常被许多人“忽视”与“诟病”,其重要原因是这些会展已经失去了最初存在的意义。会展是为了展示新产品和技术,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品牌,而如今很多地方政府搭台意愿强烈,但企业参会却仅仅是为跟风,民众参会积极性也不高,匆匆筹备、草草“现身”,会展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海宁日报注重深入把握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和公共文化消费特点,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品牌经营”之道,充分认识到会展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靠零敲碎打和小打小闹难见大成效,必须要有一个总抓手。继2011年和2012年初连续两年执行承办“长三角科博会”、2012年入展嘉兴“文博会”后,海宁日报迅速以“潮”为名,调整战线、扩大战果:经充分调研并及时向海宁市委市政府倡议,主动请缨“品牌化”升级历年单一的“观潮节”传统模式,力主克服分散办会存在的不足,通过“潮博会”对原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以“潮博会”统一冠名,把众多专业展、专题会议和文化旅游活动有机整合为综合性的博览会,放大综合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海宁产业、文化和自然资源,进一步推进节会与产业、市场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最佳对接,将海宁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类会展举办地,让“海宁潮”更好地涌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海宁潮”,在区域范围树立起“潮博会”的闪亮标杆。

【策划要点】:“潮”主题展现“潮”精神

尽管各地的节庆、会展活动眼花缭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不少活动给人的感觉是虎头蛇尾,搞了几年后就没声没息;出的钱不少,可反响平平,主办方认为是“赔本赚吆喝”,不理解的群众还会说“劳民伤财”之类的怪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节庆活动定位不准。有的活动没有经过专家的论证,也没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只是“拍脑子工程”,开展的活动没有能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城市精神风貌,当然不会有长久生命力。二是活动内容雷同,不外是高价请些明星大腕来献演献唱,再加上模特走秀、时尚车展什么的,市民和游客当然有审美疲劳,不会鼓掌加油。三是筹办方急功近利,没有从打造品牌的高度去认真制定谋划,而只是想制造一时的“轰动效应”,所以出现“开幕式就是闭幕式”的现象自然不足为奇。

海宁日报创新团队不断挖掘和拓展活动内涵,为确保“潮博会”的魅力长久不衰,紧紧围绕“潮”文化主题,将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产业文化相结合,让文化成为节庆的灵魂,令“潮文化”获得长久生命力。2012年潮博会,成功将开幕式化身为一场具有高度文化内涵、深度地方特色的大型主题文艺晚会,以“潮”为主题元素,演绎了海宁“自然潮”、“文化潮”、“科技潮”、“经济潮”、“时尚潮”等内涵,展现了海宁人民追潮、弄潮的“潮”精神。著名主持人杨澜、王帅等担当主持,著名演员费翔、范玮琪、顺子等到场献艺,每个篇章都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和振奋人心的擂鼓声开场。独特新颖的开场方式,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为海宁首届“潮博会”营造了唯美、大气、时尚的节庆氛围。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