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进入网络时代--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公共外交进入网络时代

2013年07月17日08:37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随着互联网逐渐从信息展示平台转变为以互动、社会关系网和用户生产的内容为基础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各国也纷纷开始更广泛、更深入地使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外交,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政策、文化与价值观。传统外交机制及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受到挑战

  

  中国 与公众密切互动

  赵可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种被称为“网络公共外交”的新外交形态呼之而出,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推进的外交平台。各国政府部门和驻外使领馆不仅开设网站,而且纷纷开通微博等社交媒体,开发手机和平板电脑客户端,建立与民众直接交流的网络平台。

  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5.65亿,居全球第一。中国在网络公共外交上起步较早。早在1999年6月,外交部新闻司就设立了因特网主页管理处,负责网站工作。2004年,又设立公众外交处,增加了公众外交协调业务,开设了“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接待民众前来观摩新闻发布会、与驻外大使交流等。外交部主要领导还与公众网上连线,回答公众的问题。

  随着公众外交的拓展,外交部又加大了公共外交职能,将最初的公众外交处更名为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负责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公共外交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并开设了中国政府第一个政务微博“外交小灵通”,在领导人高访、突发事件处理和海外公民安全保护等问题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8月,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升级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成为指导中国公共外交的综合协调部门,网络公共外交成为其重要职能之一。

  除了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文化部、国新办、国侨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开设网站和微博,中国网络公共外交平台呈现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格局。

  中国网络公共外交注重内外结合。中国网络公共外交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对内主要是引导国内网络舆情,向民众解释外交政策,增进公众对外交事务的了解。比如外交部主办的“外交小灵通”,紧跟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网民的各种问题,直接为民众提供外交服务。对外主要是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民众的沟通,向世界阐释中国,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如驻外使领馆的官方微博、中国政府各部门的外文网站、中国网和新华网等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等。

  虚实结合,也是中国网络公共外交的一个特点。尽管网络公共外交更多发生在虚拟空间,但也不囿于此。与美国开展纯粹虚拟的社区外交不同,中国开展网络公共外交更多是配合实际举办的外交活动。比如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往往配合中国领导人高访、蓝厅论坛、博鳌论坛、世界和平论坛等公共外交活动,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体来看,中国对内网络公共外交是富有成效的。尽管互联网上充斥着不同的观点,但中国网民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基本认同政府的观点。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和中国海外公民安全保护等问题上,中国网民的认同度比较高。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国梦”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行动,网民对中国外交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支持度。

  相比之下,中国在海外的网络公共外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欧美国家舆论对中国外交有着较大的误解和猜忌,周边国家的舆情对中国也不太有利。一些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壮大,很多怀疑、批评中国的声音在网络空间蔓延,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可将更多资源投放海外,鼓励中国网民与世界网民交流,吸纳更多外国志愿者,用接地气的语言和风格与世界交流,特别是围绕海外舆情聚焦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和澄清工作。同时,吸收国内网络公共外交的经验,做到虚实结合、官民并举、多方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当今互联网时代,已在现实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广大无垠的虚拟空间。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达到24亿,电子邮件用户达到22亿,移动电话用户超过60亿。

  互联网使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被突破,传统上的“公民—国家”纽带被侵蚀,公民的国家身份和政治认同正经历着再定义。在互联网世界,公众不再以国家区隔划分,而是以网络区隔划分,不同语言、宗教和社区之间的互动,成为当今世界政治互动的重要方式。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欧盟 适时引入Web3.0技术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  杰

  网络外交进入欧盟决策层始于2007年。欧盟于当年发布《全球化世界中的欧盟文化行动议程》,明确表示密切配合2000年欧盟制定的“里斯本战略”,用“最新的通信技术和信息传播工具,辅之以创意产业和高尖端科技,进一步推广欧盟的多样性文化”。那时,美国兴起了一些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平台,欧盟也开始重视新通信技术和信息传播工具下的网络外交,并梳理自己的Web2.0外交战略。

  2010年,欧盟制定的欧洲数字化进程强调,其目标是向国际展示一个智能、可持续、包容和强大的欧洲。随着2010年底欧盟对外行动署的成立,欧盟的对外政策由一个部门统一实施,而对外行动署不仅可以通过Web2.0系统展开对公众的互动式推介,还可以通过Web3.0语义网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搜索、整合,为己所用,通过技术积累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外交。

  欧盟三大机构——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拥有各自的社交网站,在网上传播施政理念,树立国际形象,增强公众认可度。由于Web2.0平台社交网站的交互性,欧盟可以了解到网民对网上信息的接受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对自身的网络外交政策进行修正。

  2011年欧盟部分国家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时,欧盟对外行动署社交网站页面借助一名利比亚女孩的视角,阐释利比亚对欧盟核心价值的向往,以说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正义性。

  2012年,该署又在某社交网站上贴出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关于“希望欧盟采用一切方法捍卫人民权利,无论这些人民来自世界何地”的表态后,曾获不少好评。但欧洲议会发表的一些有关干涉中国内政的信息则引起了网民的批评。各机构根据网民的表态,改善各自的网络传播内容和方式。

  另一方面,欧盟主要领导人也有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发表一些非官方的信息,支持欧盟的网络外交政策。范龙佩等欧盟领导人和欧盟驻华代表团还在中国开设了微博实名认证账号,以达到向中国民众传播欧盟对外政策和价值观的目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计算机系高级研究员黄智生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到Web3.0时代,低智能、大数据量的逻辑运算方式会在今后欧盟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作用。这项网络技术虽有别于欧盟目前的网络外交政策,但服务于欧盟外交,符合“里斯本战略”的要求。

  黄教授表示,今后欧盟将聚合各成员国以及欧盟的对外政策资源,组成一个大的网络数据库,可在今后的外交行动中做到实时查询。基于Web3.0的语音识别技术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可以在欧盟的外交谈判中作为辅助,为谈判者提供技术支持。

  

  美国 国务院花钱买“粉丝”遭批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

  2013年7月3日,法新社关于美国国务院斥巨资购买“脸谱”粉丝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关注。投入社交媒体的巨额网络推广费,却因缺乏明确的媒体策略,几乎“打了水漂”,这突显了美国国务院在其引以为豪的全球网络推广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国务院公共事务局社交媒体互动处处长包日强。采访时,他坦言,政府在利用网络平台与民众互动时,确实没有好方法来衡量推广效果;此外,网络世界瞬息万变,需要政府花更多精力维护账户安全,尤其是保护用户隐私。

  美国总监察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透露,美国国务院在过去两年为推广4个“脸谱”主页花费了63万美元,虽然使主页粉丝从10万涨到超过200万,其中真正参与网页互动的粉丝仅为2%。对此,总监察办公室的监察长表示,美国国务院缺乏社交媒体策略,没能在吸引年轻、边缘化群体和吸引社会精英、意见领袖之间找到平衡。美国国务院各机构共有150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彼此之间互动并不充分,发布内容也多有重复。

  用网络推广国家形象,输出价值观念,是美国政府长期经营的一项公共外交事业,经常得到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支持、配合乃至参与。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美国政府认为线上推广其活动的重要性与现实中公共外交活动的影响等量齐观,前者甚至更有影响力。因此,美国从总统、国务卿,到一些特别问题特使,几乎每场领导人的公共活动都会通过视频直播、社交网络互动或是新闻推送等方式进行线上推广。据包日强介绍,美国政府在全球各类网络平台上共有近3000万名粉丝。今年以来,前国务卿希拉里和现任国务卿克里几次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视频聊天。今年1月26日,希拉里在一次网络视频直播活动中,就美国外交政策与全球5个地区的网友实时互动,其中就有通过中国的网站提交的问题。

  美国政府在频繁利用网络开展公共外交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不确定性强、文化冲突和账户安全等。今年4月23日,美联社的“推特”账户被黑客盗用,发布了“白宫被炸”的假新闻,导致当日美国股市股指出现短暂性暴跌。包日强表示,政府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并无特权,与其他账户一样受到安全挑战。

  此外,不同的国情与文化也对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不同的解读,譬如今年6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就将土耳其骚乱的源头归咎于“推特”等社交网站,指责它们是社会“祸害”。

  美国对中国网民进行的外交推广工作也显然经过了周密策划。开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入乡随俗”的做法,为美国驻华使馆赢得了不少粉丝。曾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官的包日强,至今仍运作着他在新浪网上的实名认证微博。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7日 23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