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以BBC为例,讨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旨在强调这一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与其所根植的历史与社会土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通过对影响中国新闻记者职业身份的三套话语——儒家传统道德话语、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商业主义话语进行深入阐述,以探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BBC;客观性;记者
根植于西方社会与文化土壤中的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正在获取全球性的影响力。国际新闻从业者联盟(IFJ)在其官方网站上,将新闻专业主义归纳为如下一些基本概念:真实(truthfulness)、准确(accuracy)、客观(objectivity)、公正/公平(impartiality/fairness)与公共责任(public accountability),等等。[1]对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因素的摒除使得这些概念带有了某种普世性色彩。在中国,亦有为数众多的媒体从业者和学者为上述理念的推广而呼喊,主张将新闻记者变成一个纯粹的“职业”。
国内新闻业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社会剧烈转型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对自身角色想象与认同的某种焦虑。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确实为新闻记者赋予了较多“非职业”的色彩——记者不但是信息记录者与阐释者,还是执政党的喉舌、肩负着“兼济天下”使命的知识分子,以及匡扶正义的“媒体法官”。这些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期许,使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承担着“难以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在西方具有深厚根基的新闻专业主义,几乎成为唯一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稳定”的体系。
然而,新闻媒体是深深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它的变迁不能脱离独特的文化土壤存在。当中国的新闻记者毫不犹豫地将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视作化解身份危机的良药时,西方社会的民众其实也在不断反思这一主义的种种缺陷和困境。以享誉全球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例,或可令读者管中窥豹,更为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BBC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以庄重的风格和对专业性的坚持赢得广泛尊重。但纵观最近十年来BBC面临的一些形象危机事件,不难发现大多与其所奉行的专业主义理念有关。
从业者不恰当的行为和言论
2004年,英国王太后去世,BBC记者皮特·西森斯在进行现场报道时,竟系着红色的领带。在事发当天,这名记者即前往王宫,采访王太后的侄女玛格丽特·罗德,并一连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王太后死前什么样子?女王陪在王太后身边吗?她是不是很痛苦?……正因失去至亲而悲痛万分的罗德夫人当场拒绝了这个记者的所有提问。此后,英国王室成员在多个场合指责BBC记者有失礼仪,没有体现出对死者的关怀和对王室的尊重。而面对王室和大批民众的指责,BBC态度强硬,称这样的报道方式是董事会投票表决的结果,也是英国主流民意的反映,记者只是在依从专业性守则工作。而一些研究者和观察家则认为,这一状况表现出BBC的决策者错误地判断了民众对君主立宪政体未来走向的看法。
从业者言论的政治不正确问题,也使BBC时常为民众诟病。源于专业主义中的公平原则,公共广播与电视须为多方观点提供平等的表达空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时常因尺度过大而“走火”。例如,2004年初BBC主持人罗伯特·吉尔罗伊-希尔克公开发表言论,用“阿拉伯人”指代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激进分子,称“难道让我们钦佩阿拉伯人当人体炸弹、让别人缺胳膊少腿,或是赞赏他们压制妇女?”,此举遭到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和英国穆斯林委员会的猛烈抨击,并报了警。类似的事件,还有2010年BBC女主播朱蒂·史碧尔公开在一档节目中调侃“中国人吃猫肉”而遭华人社群投诉,不得不公开道歉;2011年BBC著名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在节目中嘲弄印度人不讲卫生,也遭到不少观众的投诉。
专业主义的存在旨在于新闻媒体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设立屏障,以确保新闻业运行的独立性。但过于生硬的割裂也难免陷入教条主义的窠臼。毕竟新闻的内容广涉言论、观念、意见与思想,新闻从业者的身份可以纯粹,但其言行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专业主义无法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