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报业现实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报业的“冬天”已来临,台湾也无法幸免。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不景气、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以及纸张等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使得台湾报业面临窘境,有些小报黯然退出市场,其他报纸则纷纷寻找转型自救之路,确保经营的延续。
1. 新媒体冲击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登陆互联网获取信息,纸质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日益弱化。
如今在高峰期的台北捷运上,越来越多的人手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新闻,过去人手一份报纸低头阅读的情景已难再现。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报纸这一纸质媒体的许多优势被削弱。无论是在新闻的时效性,还是获取的信息量,以及信息传递成本和价格等方面,电子传媒都具有明显优势。
据有关统计,台湾报纸阅读率从2000年的59%下滑到2009年的42.2%。换言之,台湾已有一半以上人口不再读报,而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这一比例下降更快。
2. 广告市场萎缩
台湾近年来经济的长期萎靡不振导致媒体广告市场整体萎缩,1990年台湾全年的媒体广告量高达1000亿元新台币(下文货币单位同),而目前只有500亿元左右。由于阅读人口的下滑使得台湾报业整体市场规模日益缩小,其赖以生存的广告营收更是大幅减少。2009年报纸广告量约为100亿元,与2000年相比大幅缩减46.6%。
尽管台湾五大媒体广告量在2011年出现1%的微幅增长,达到502.47亿元,仅次于2004年的545.77亿元,但这种特殊荣景并未幸及报业。2011年台湾报纸媒体的广告营收负增长高达10.7%,在五大媒体中跌幅最深。
3. 停刊和裁员风潮迭起
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即使人人都是受众读者,也仅2300万,而台湾拥有2210家报纸、2104家通讯社、8875家杂志社、14016家出版社,再加上广播、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密度过高,竞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报纸生存大不易,价格战、赠品战屡见不鲜,而竞争的结果即接二连三的报纸停刊、裁员。
据统计,仅2006年就有包括《中央日报》、《民生报》、《台湾日报》、《星报》和《大成报》五家报纸停刊。而《中国时报》则于2008年6月 “裁员一半”,其从台湾报业曾经辉煌一时的领军者到后来举步维艰的经历,更是引发人们对台湾报业前景的担忧。
4. 报道日趋娱乐化
以膻腥色、八卦起家的《苹果日报》进入台湾,凭借头版耸动的标题、夸张的图片,有别于传统报纸以政治、经济等硬新闻为主打报道,专攻社会、娱乐八卦和消费等软新闻,获得了巨大成功,阅读率超越了任何一家台湾本土报纸。《苹果日报》的八卦化在台湾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台湾报业的操作模式和新闻理念,使台湾本土报纸愈发重视起娱乐内容对其自身经营与生存的重要性。“苹果化”、娱乐化俨然成为台湾报纸在报业本来就不景气的背景下不可不重视的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