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微博集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新态势

——以上海政务微博应对“H7N9”事件为例

艾鑫 汪青云

2013年10月22日15:1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本文提要】本文援引生态学中的“集群”概念,切实提出政务微博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集群化的可行性分析,并结合上海政务微博应对“H7N9”事件的剖析,概述出以突发事件为集聚线索、以中心扩散为集聚形式、以信息交错为集聚规律、以微型互动为集聚效果等表征,以期为政务信息公开与舆情把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务微博 集群 突发事件 H7N9 

政务微博的诞生,为政府提供服务和公众反馈意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尤其当今社会的剧烈转型与多重矛盾导致突发事件频发,政府和公众的摩擦和误解越发深刻,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已然成为考核这座桥梁是否坚固的最佳标尺,亦是检验信息互动是否呈现良性势态的最佳试剂。

一、政务微博集群的现状

自2011年政务微博元年后,各地的政务微博进一步开始成长。截至2012年12月20日,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政务微博客账号176714个,较2011年新增了126153个,增长率为249.51%。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党政机构微博客账号113382个,较2011年新增了81024个,增长率为250.4%。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党政干部微博客账号63332个,较2011年新增了45129个,增长率为247.92%。 随着微博客的快速发展,公众诉求越来越广泛,区域性、行业性的集成正成为政务微博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集群化服务使原本孤立的政务微博客得以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了服务合力。 例如,设立较早的“北京微博发布厅”,在其新浪微博页面中集合焦点大图、头条新闻、视频窗口三大内容展示模块,实现“图、文、影音”的多媒介整合,使用立体多样的手段宣传城市,除及时全面传达最新权威政令外,还可直观地向市民展示工作进度和阶段效果;利于民意征集、调查工作展开;并可有效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全面宣传推广城市活动。

立足发展的角度,较单个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而言,政务微博集群能整合信息资源,优化集群内部配置,提高政府发声的效率,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尤其当遭遇突发事件时,政务微博能成为即时发布信息的舆论平台和政民互动的交流平台。 由此可见,政务微博开始逐渐拥有媒介属性,并成长为新兴的融合传播平台,但是,政务微博基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成的组织传播职能被忽视,且以个例剖析应对的研究居多,未系统地呈现出政务微博集群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因而,本文还原政府开设政务微博的初衷,并凸显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集群的组织性和协同性,通过集聚的整体动态过程,结合本次事件作出具体阐释。

二、政务微博集群的表征

新媒体时代下,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逐渐变“独唱”为“合唱”,政务微博集群化发展成为国内政务微博发展的新亮点。“集群”原意是指生态学中的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生物族群。现今的发展常态体现为:多地政府新闻办公室整合本地区多个部门、县区机构政务微博资源,建设城市政务微博群、微博发布厅,甚至集聚为跨地区、跨职能部门的多重政务集群,而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同一区域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集群,故而选取上海政务微博应对“H7N9”事件为例。

H7N9禽流感是一种鸟类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自今年3月底,我国数个省市爆发H7N9疫情,不断涌现疑似和确诊患者感染的病例,本文选取上海为研究范本,原因如下:?较早发现疫情;?疫情周期发展较完备;?疫情控制较成功;④政务微博联动较密切;⑤政务应对获得舆论认可较多。并且,自2013年3月31日至5月24日的观察,在40个上海市级委办局的新浪政务微博中,期间发布与本事件相关微博信息的部门共有24个 ,发布信息总数共788条。因而,本研究旨在梳理政务微博在发布动机、主体、内容、过程及效果方面联动呈现出的集群化表征:

1. 以突发事件为集聚线索,贯穿事件发展的始末

按发展顺序而言,政务微博集群集聚的动因和消散均与突发事件相关。产业集群作为相关资源配置集中化的重要形式,被称为“发动机”,最早由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能为政务微博集群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相关联的同一类型的产业在同一个地域提升区域性的产业竞争力的上进行集聚,并达到一定的群体规模后产生的波及效应,其产生过程必须有市场竞争的参与,同时又强调地区禀赋的作用和政府战略的影响。 说明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偶然性,由市场因素影响,因此本次H7N9事件契合偶然的历史事件标准,同时,基于产业集群往往萌芽于区域比较优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之中,本次事件的发生地上海符合该点要求,满足一定的援引条件。因而,突发事件奠定了政务微博集群的起点。就本事件而言,4月2日政府决定启动流感流行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并建立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机制,标志着政府部门对本事件的定性,预示政务微博集聚的开端;5月10日政府终止预案响应,将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管理,随即的一天后,信息发布出现断层现象,各部门逐渐退出集聚范围,回归日常管理。期间,政务微博集群形成“同意的传播”(consensus communication),美国传播学家特里和科利认为这不仅是通过真实迅速的信息,更本质的是通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对话过程来完成的。 换言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集聚的核心。故而,伴随着突发事件的完满解决,政务微博集群才逐渐消散。

2. 以中心扩散为集聚形式,呈现以小带大的格局

政务微博根据与突发事件关联的密切程度,逐步发展为中心向外缘扩散的格局。从传播学出发,微博作为新兴的融合传播平台,通过构建人际传播的基点,以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为发展途径,逐步替代大众传播功能的方式,成为“四合一”的媒介,加之,政务微博具备先天的行政性质,近似于组织传播,但并不完全等同。其中,组织传播可分为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而集群化展现出对内传播扩张到对外传播的趋势:对内传播的工作沟通是指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被冲破并重塑组织的框架,致使对外传播中的主义和宗旨的传播、发展和扩大组织的传播及组织自身形象和政绩的传播得以实现,整体表现为由内到外的集聚扩张形式。本事件的“中心点”由上海卫生局和政府新闻办担当。基于H7N9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件,就接近性和专业性而言,卫生局首当其冲,关联最为紧密,同时,政府新闻办是统筹事件进度的权威发言人,在4月5日,19个部门中18个转发政府新闻办的信息,当日发布的141条信息中131条原创或转自政府新闻办;当上海政府组建由卫生局、政府新闻办、农业委、食药监、计生委、工商局、商务委等7个部门而成的工作小组应对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时,“中心点”扩展为“小中心”,4-6个部门参与联动,每日平均发布微博22.7条,为“大主体”24个政务职能部门开启示范效应,带动整体的参与意识和联动意识,期间9-19个部门参与联动,每日平均发布微博49.8条,呈现出由“中心点”扩展为“小中心”,再由“小中心”带动“大主体”的集聚格局。

 

图一 上海政务微博的发布数量堆积数据点折线图(4月2日至4月29日)

3. 以信息交错为集聚规律,把控网络舆情的节奏

集聚时机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政务微博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彰显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突发事件的危机演化周期应和舆情态势的维度进行统一分析,才能为舆论引导提供支持。舆论引导系统应包括构建舆情监测的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构建舆情监测机制,提高研判能力;构建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提高应对能力;构建舆论引导问责机制,加强管理部门责任感;构建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促进管理行为科学化。 本事件的观察周期为55日,期间共出现五次信息发布的重要节点,分别为4月2日、4月5日、4月11日、4月22日和5月10日,其中首尾两节点上述已知。4月5日政府组织召开由卫生、农业、工商在内的六大部门关于最新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信息及时、权威,掀起联防联控的最高潮;4月11日,政府决定三省一市联合组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将区域范围扩大化,与其他发现疫情的地区联动,合力面对全国疫情;4月22日,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组举行情况通报会,将本次H7N9公共卫生事件从国内性质提升为国际性质,激发更多的舆情共鸣。由此可见,在政务微博集聚化过程中,信息的发布量、转发量和评论量达到高峰,信息公开和网络谣言并行,公众对于繁杂的海量信息难以把持鉴定标准,此时,有节奏的信息聚点不仅能帮助政府梳理错乱无序的信息分支,而且能使公众更加便捷、直接地明晰政务信息重点。纵观本事件的发展,信息发布过程主要由5次信息节点穿插,呈现出此起彼伏的节奏化,与舆情维度高度相仿,赢得较好的舆论反响。

4. 以微型互动为集聚效果,均衡特殊认知的供求

从信息角度看,突发事件处置过程就是政治决策系统与突发事件特殊环境的信息输入、输出互动过程,即是政府、媒体、民众信息传播互动过程。政府运用信息传播媒体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及通过官员行为举止来表明政府的态度;民众通过媒体、政府的行为来知晓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 政务微博的介入让传统媒体在过程中作用式微,甚至抽离,同时,被赋予部分大众传播的功能和权力,能自主地连通政府和公众的直线对话,均衡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差异化的认知需求。以本事件为例,微型互动的多样化是政务微博集群的亮点。期间,上海政务微博共同开展六次微直播(政府新闻办三次、卫生局两次、科技委一次),两次微问答(政府新闻办),总计原文微直播转发52448次,评论12348次,原文微直播转发3198次,评论1934次,此外,以“#你问我答#”“#网民关注#”为系列的互动话题讨论亦俘获不少公众的关注。就发布内容观察,从里(病毒标本)到外(公共卫生防疫信息)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是人类共同抵御新型流行性疾病的铁壁铜墙。 突发事件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心理不稳定,无论事件发展到何种阶段,公众对于事件的信息需求始终处于不对称的状态,这也正是谣言滋生和舆情升级的关键源头。因而,政府应当立足于公众处于非常时期的特殊心理,以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为主,采取多种的形式均衡公众的心理落差,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

三、政务微博集群的展望

政务微博与政务微博间的传递式的信息共享与联动备受关注,这种内容层面互动式的信源支持系统,通过立体交叉的矩阵式互动协同,可以使政务微博的传播力产生“集群效应”和“联动效应”, 结合本次个案,政务微博在应对突发事件呈现的集群化的特点可归纳为:以突发事件为集聚线索,贯穿事件发展的始末;以中心扩散为集聚形式,呈现以小带大的格局;以信息交错为集聚规律,把控网络舆情的节奏;以微型互动为集聚效果,均衡特殊认知的供求。辩证而言,基于大多数城市政务微博群、微博发布厅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在信息发布、信息互动、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传播价值、传播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现实,加之,政务集群化产生的发布信息同质化、内部组织约束力过强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与考证。

政务微博系统是一个多维度资讯提供、多内容职能分工、多主体联动参与的虚拟组织平台,从组织到个体、从领导人到公务人员、从资讯的前端到后端,政务微博要想打造传播优势,必须从立体的协同开始。 政务微博集群的应用不应局限于类似本文所选的事例,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非常态时期,更应被尝试着融入政务微博常态化的管理当中:如:共同做好政策解读,联合开展“微访谈”、“微调查”,联手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共同引导社会公益等,为更好地联系与服务群众,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信息公开,监督与引导舆情提供更多内容。

 【作者简介】汪青云,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研究生导师;艾 鑫,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传播与危机应对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XW006)。

 

 注释:

《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3年3月

刘晓岚,陈晓一:《突发事件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网络舆论》,《青年记者》2013年2月中

[美]Michael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年

陈力丹,董晨宇:《甲型HINI流感国内主流媒体报纸新闻报道分析》,《新闻写作》2005年第7期

赵振宇,焦俊波:《加强系统构建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7期

欧三任:《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变异与防控》,《重庆邮电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童大焕:信息透明共享是抵御甲型流感良方. http://news.qq.com/a/20090512/000811.htm 2012年10月10日

侯锷,潘建新,寇佳婵:《微政时代:政务事物指南》,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年,第195页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